天天看点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是德国党卫军中番号排行第一的精锐作战师,堪称是第三帝国的“黑色御林军”,从1939年的波兰战役到1945年的柏林战役,“警卫旗队”的战斗轨迹遍及东西两线,在诸多重大战役中都创造了骄人战绩,涌现出诸如约瑟夫·迪特里希、库尔特·迈尔、约阿希姆·派普、米夏埃尔·魏特曼等知名人物。

不过,除了在前线冲锋陷阵外,“警卫旗队”还始终扮演着元首警卫部队的角色,在柏林保持一支留守部队并参与了守卫总理府的最后战斗,而希特勒贴身卫队“元首护卫队”成员也大多来自“警卫旗队”,虽然他们名望不及前线将领,却是元首的“身边人”,有着常人不及的独特经历,这其中就包括党卫军上士罗歇·米施,他在元首指挥部服务长达四年有余,而且是希特勒死亡的见证者和最后离开元首地堡的人。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1935年12月,希特勒在迪特里希陪同下检阅“警卫旗队”。

1917年7月29日,米施出生在西里西亚省的阿尔特-萨尔科维茨,他的童年十分不幸,作为建筑工人的父亲被征召入伍,重伤身死,母亲在他两岁半时感染流感去世,他的哥哥布鲁诺也在1922年游泳溺水身亡,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米施在8岁时被迫辍学谋生,成为画工学徒,后在1935年作为熟练画工进入科隆的艺术学院进修。1938年7月,米施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格尔达,两人于1942年新年喜结连理,婚后育有一个女儿。

1937年,米施与同时代的很多德国年轻人一样,受到党卫队精英形象的吸引,报名加入党卫队特别任务部队,也就是武装党卫队的前身,之后又和其他11名党卫队员一道被选拔到希特勒的警卫部队“警卫旗队”,到战争爆发前夕的1939年8月,米施已经晋升上等兵,在警卫旗队第2营第3连服役,连长就是日后在柏林战役中指挥总理府防御战斗的威廉·蒙克上尉。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米施于1937年加入党卫队,左为他的戎装照,右为1942年元旦他和妻子格尔达的结婚照。

1939年9月1日,波兰战役打响,米施作为“警卫旗队”特遣队的一员开赴前线作战。9月24日,德军包围了波兰莫德林要塞,连长蒙克挑选了包括米施在内的4名士兵随同他前往波军阵地进行劝降谈判,米施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会说波兰语,虽然不太流利。

谈判没有取得成功,波军拒绝投降,于是蒙克带人返回己方阵地,但一行人才走出80米战斗就再度爆发,来不及躲避的米施身中数弹,当即倒地,不省人事,被同伴救下火线,送往后方急救,起死回生。

米施先后在两座医院接受治疗,度过了六周的康复期,他也因为这次行动而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和战伤勋章。在了解到米施是他家族里唯一健在的成员后,蒙克推荐他进入元首护卫队任职,从而免于再度被派往前线作战。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米施的战时留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制服第二纽扣处的二级铁十字勋章勋带和左胸上的黑色战伤勋章以及国家体育运动奖章。

米施于1940年5月初被调入元首护卫队,这个单位负责希特勒的贴身保卫,成员均从警卫旗队中精挑细选,对希特勒绝对忠诚。

护卫队成员是希特勒身边仅有的被允许携带武器的人,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交出武器或受到搜身。在执行警卫任务时,护卫队的保镖们通常携带一支7.65毫米瓦尔特PPK手枪,而米施后来回忆他对这件武器能否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表示担忧。

除了担负保卫职责外,护卫队成员也是希特勒的贴身勤务人员,比如电话接线员、信使、传令兵、男仆和侍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协助日常工作。米施在战争余下的时间里一直跟随在希特勒身边,辗转于“鹰巢”、“狼穴”等元首指挥部之间。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1941年冬季,希特勒在“狼穴”大本营与元首护卫队的贴身警卫们合影。

1945年1月16日,也就是德军在突出部战役中最终失败的同日,希特勒和他的亲信幕僚及身边工作人员转移到总理府后花园的元首地堡内,开始了最后数月不见天日的蜗居生活。

元首护卫队最后一任指挥官弗兰茨·施德勒党卫军中校分配给米施的工作是担任电话接线员,在地堡底层的电话交换间内负责与外界的所有电话联系。

在第三帝国末日临近之际,他几乎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仅有一次短暂离岗。那是在4月22日,施德勒打电话给米施,告诉他飞离柏林的最后一架飞机为他的妻子和孩子预留了座位,米施请人临时代班,自己驾车去接家人前往机场,但是格尔达拒绝抛下丈夫和双亲,坚持留在柏林。

当米施回到总理府,他得知希特勒已经允许身边的大部分工作人员自行离开,此时苏军已经攻入柏林城区,而宣传部长戈培尔携妻子玛格达和六个儿女搬入元首地堡,陪伴在希特勒身边。戈培尔一家的住处就在电话交换间隔壁,米施常常看到他可爱的孩子们在走廊里玩耍。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柏林总理府花园内的元首地堡3D剖视图,分为前后两部分,右侧被称为前堡,左侧有厚重混凝土墙保护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元首地堡。

4月30日,苏军距离总理府已经不到500米,当天下午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在宣布结婚不到40小时就双双自杀身亡。米施是希特勒最后时刻的见证者之一,他跟随元首副官奥托·京舍和首席近侍海因茨·林格一起走进元首起居室,在进门后米施只来得及瞥了一眼,他看到爱娃斜躺在沙发一侧,双腿交叉,两眼睁开,但已经没有了气息,希特勒也瘫坐在扶手椅上,头部微微前倾,显然也已经死去。

米施随后退出门外,向施德勒报告了情况,当他再次返回起居室门口,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已经被移开,并用地毯包裹,几个人抬着尸体从米施面前走过。米施再次向施德勒报告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这时雷茨巴赫下士对他说:“看来他们现在要把老大给烧了!”并问米施是否打算到上面亲眼看看火葬现场,但米施表示拒绝。不一会,京舍返回地堡内,对米施说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已经在花园内被烧掉了。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战后拍摄的总理府花园内元首地堡出入口,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就是在此被焚烧。

在希特勒自杀次日,即1945年5月1日,米施又亲历了戈培尔夫妇毒杀六个孩子随后自杀的惨剧,对于米施而言,戈培尔的冷血举动令他极度不安,很多年后他依然说这是他在地堡内经历的最令人痛心的事情。

戈培尔在自杀前解除了米施的职责,允许他自寻生路。米施和电工技师约翰内斯·亨策尔是最后留在地堡内的人,他们在离开前彼此交换了家庭地址,以便自己如果遭遇意外可以由对方告知家人。

米施和亨策尔离开地堡,穿过总理府地下室,向施德勒做了最后一次报告。米施说戈培尔已经允许他们离开,施德勒向两人指出可能逃出苏军包围圈的路线,随后饮弹自尽。5月2日凌晨,米施在苏军到达前几个小时离开了总理府,他加入一群溃兵,试图向北穿过战线,但很快就被苏军俘获。

在战俘营内,米施的身份被识破,他随后被关进莫斯科的卢比扬卡监狱,在那里受到内务部人员的拷问,试图从他口中获得有关希特勒最后一天的详细信息,斯大林对自己仇敌的最终命运以及他是否真的已死表示出强烈的兴趣,米施之后在苏联劳改营内度过了八年时光。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米施在战时的戎装照,他在希特勒身边工作的经历在战后为他换来八年牢狱之灾。

1953年12月31日,米施被苏联释放,回到西柏林与家人团聚。获释后,米施从事了很多工作,在得到一笔资助后买下了一座画室,从事室内装饰行业,得益于自己年轻时做画工的经验,他把这份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直到1985年退休。

终其一生,米施都保持了对希特勒的忠诚,并致力于为纳粹辩护,他曾经这样描述希特勒:“他不是畜生,他不是怪物,他不是超人,……他是个很棒的老板。”

2004年反映希特勒最后时光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上映后,米施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这部影片过于“美国化”,虽然准确表现了当时的重要事实,但明显为了戏剧效果而对细节进行了夸大,比如影片中地堡中的人常常声嘶力竭地尖叫,但据他回忆当时大多数人都语调平静。

他还收听了希特勒在1942年与芬兰曼纳海姆元帅的谈话录音,那是唯一存留的希特勒非官方录音,他承认声音很像希特勒,但语调和语气有些不同,怀疑有人模仿希特勒说话。

到2008年时,米施已经是当年从元首地堡中幸存的人员中最后活在世上的人,他在同年出版了回忆录《最后的目击者》。2013年9月5日,米施在柏林去世,享年96岁,外界认为他将很多关于希特勒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米施的回忆录《希特勒最后的目击者》封面(左)和《帝国的毁灭》中的米施(右)。

身高1米93的希特勒贴身保镖,活到96岁将所有秘密带进坟墓

■晚年的米施拿着希特勒的照片留影,他至死都没有改变对希特勒的忠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