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1971年,宋子文美国参加宴会时,不小心被食物噎到,呼吸不畅去世。

宋子文的葬礼在纽约教堂举行,教堂外面,记者们架起了长枪短炮,

从上午等到下午,一直都没有人出现。

作为关系很好的宋氏家族,身为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来到葬礼现场吗?记者们都很不理解,

宋氏三姐妹为何一直都不出现?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瓜葛呢?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子文是宋家长子,

他虽然不像宋家三姐妹那样被广为人知,但是他也很有能力,

是一位风云人物。

1917年,宋子文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以后,跟妹妹宋美龄一同回到祖国

宋子文刚回国的时候,在韩志萍公司上班。

1923年,孙中山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府,

宋庆龄把宋子文推荐给孙中山做秘书。

后来宋子文担任了中央银行行长。

孙中山去世的时候他在旁边陪同,宋子文在国民党中的地位提高。

受到父亲和孙中山爱国主义的影响,在抗战的时候,

宋子文虽然是一介文人,但是

他为抗战队伍提供了大量的经费。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子文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人民的爱戴。

1971年,宋子文与夫人去旧金山拜访朋友,

在宴会上,被一块鸡骨头噎住,窒息摔倒,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去世,享年77岁,一代风云人物就这样与世长辞。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他正在休假,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向宋家三姐妹发出邀请,希望她们都来美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

本来宋氏三姐妹都表达了要去葬礼的意思,可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到场。

(一):宋庆龄

宋庆龄的父亲是宋嘉树,他与孙中山先生是好朋友,

宋庆龄从小就受到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小时候去美国学习先进思想。

1913年,宋庆龄学成归国后,做了孙中山的秘书

,她给当时处于低谷的孙中山很大的鼓励,在相处中,两个人互相吸引。

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婚后,她跟随孙中山为祖国四处奔走。

在孙中山感到失望的时候,宋庆龄给他安慰;在孙中山做出一番成果的时候,宋庆龄与他分享喜悦,

孙中山总说宋庆龄是他的精神支柱,但孙中山同样也是宋庆龄的依靠。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在孙中山写《建国方略》等著作时,宋庆龄给孙中山很多建设性意见

,孙中山对她又爱又敬,他们的感情羡煞旁人。

1921年,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宋庆龄坚持做好后勤工作,让孙中山没有后顾之忧。

在孙中山遇到危险的时候,她对孙中山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你孙中山。

”宋庆龄毅然决然地让孙先生先走,自己留下来带领士兵吸引敌军。

1925年,孙中山病逝

,她极度悲痛,心痛到几乎不能呼吸,她想休息一段时间平复自己的心情。

但是为了完成先生的遗愿,宋庆龄不得不打起精神,为中国崛起而努力。

在抗战的时候,宋庆龄虽然不能上战杀敌,但是

她毫不犹豫地跟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事事考虑到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庆龄的这些努力,大家也都看得到,她被大家称为“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庆龄虽然是一介女子,但是她的气概从来不输男子,她也同样是我们的英雄!

尼克松这次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上心,这么积极想把宋家三姐妹聚在一起,就是

希望宋家三姐妹在参加宋子文葬礼的时候,他可以见到宋庆龄,并且与她深入交流,打破中美关系。

宋庆龄在得知了弟弟去世的时候,第一时间有了反应,

十分悲痛,她很想来参加弟弟的葬礼。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但是当时中美还没有建立建交关系,从北京飞往美国并没有专门的航班。

如果宋庆龄想马上赶到美国的话,

她只能去租飞机,然后雇人飞往美国。

但是宋庆龄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即

使能租到飞机,也没有办法赶上宋子文的葬礼。

并且,国内还有很多事等着宋庆龄处理,

她没有办法不负责任地丢掉所有的事,不管不顾地去美国。

宋庆龄很遗憾,但是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错过宋子文的葬礼,在心里为他送行。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二):宋美龄

1917年,宋美龄在学成归国后,想在社会上找工作,但是父亲坚决反对她的提议。

所以宋美龄只能在家学习古典文字。

1918年,父亲病逝,宋美龄在二姐宋庆龄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

是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

因为工作比较轻松。所以宋美龄经常会去参加一些活动,

由于她外形出众,性格大方开朗,很多社会名流追求她。

宋美龄家境殷实,从小就去国外留学,到底是见过大世面,

她对这些人的小把戏都不在乎,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心意的对象。

一段时间以后,

中国同盟会的一些人邀请宋美龄去上海参议会工作。

中国同盟会觉得

宋美龄是一个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二来,还可以与孙中山密切接触。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但是

宋美龄并不想远离家庭,去上海工作

,而且她觉得现阶段的工作就很好。

家里人听说了这件事以后,都觉得是见好事

,纷纷劝宋美龄接受这份工作,

家里人觉得这份工作可以改变宋氏的命运。

再加上

同盟会的接连几次邀请,盛情难却,宋美龄只好接受了这份工作。

1922年,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晚会,蒋介石也受邀参加了这场晚会。

在宴会上

,蒋介石对宋美龄一见钟情,不顾一切地追求宋美龄,但是遭到了二姐宋庆龄的反对。

可是蒋介石还是势必要得到宋美龄。

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蒋介石带兵进入上海,开始疯狂追求宋美龄。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美龄很矛盾,家里只有大姐宋霭龄赞成,她抓住宋美龄爱慕虚荣的心理,

给宋美龄分析了嫁给蒋介石之后的好处。

宋美龄听完之后动心了,她答应嫁给蒋介石。

两个人在上海结婚。宋美龄成了“第一夫人”。

宋美龄在跟蒋介石结婚之后,凭借着“第一夫人”的身份,跟着蒋介石参加了很多活动,充分的发挥自己聪明的头脑,展开了“

夫人外交”

,帮了蒋介石很多忙。

收到哥哥去世的消息后,宋美龄立马行动起来,

她有自己的专机,叫“美龄号”。

她乘坐飞机飞到夏威夷,在稍作休息,

准备飞往美国的时候,她接到了一封蒋介石发来的电报。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这个时候中美已经开始有所接触,虽然都是秘密进行,但是蒋介石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

他立刻给宋美龄发去电报。

蒋介石告诉宋美龄

,中美关系有所缓和,这次很可能是美国的一个陷阱,可能是要把宋美龄骗到美国后抓起来,从而威胁蒋介石。

不然为什么是由尼克松发出邀请。

蒋介石让宋美龄不要再去美国了,很危险,

让她立即回到台湾。

那个时候的通信很不发达

,宋美龄没有办法确认宋子文的死讯,不能冒险去美国。

宋美龄接到电报后,立即返航,回到台湾,等宋美龄看到报纸后,才知道宋子文真的去世了。

最终宋美龄也没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三):宋霭玲

与两个妹妹不一样的是

,宋霭玲对政治方面并不感兴趣。

她在美国学习的时候,

是这个学校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大家都对她很好奇,但并没有与她过多的交流。

宋霭龄在闲暇时间会观察各位同学的衣着打扮,她并不是为了学习他们的穿着,而是结合衣服判断这个人的家境如何,他们的父亲拥有多少资产

。小小年纪的宋霭龄就展现出了对金钱的敏感。

宋霭龄受到父亲的影响,有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有一次学院里的一个教授说她是美国公民,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反驳道:

“我不是美国人,我是一位中国公民,我为我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1906年,宋霭龄的姨夫温炳忠到美国华盛顿,宋霭龄经过学校批准,去看望了温炳忠,并且

和温炳忠一起出席了罗斯福为中国教育代表团举办的招待会。

在招待会中,宋霭龄对罗斯福说了自己来到美国时,被海关扣押的经历,向罗斯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并且当众批评美国所谓的“民主”。大家都很震惊,佩服宋霭龄的勇气。

最后,宋霭龄说道,面对一个14岁的女孩子,美国竟然监禁了三个多礼拜,难道美国的待客之道就是这样的吗?

还说中国绝对不会这样做。

罗斯福当场哑口无言,给宋霭龄道歉。

这个事件还被美国媒体报道了出来,宋霭龄的父亲宋耀如看到之后非常激动,

他告诉宋霭龄不要害怕,家族永远为她撑腰。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霭龄的精明厉害初次表现出来,随着她的长大,气势越来越盛。

连蒋介石也要让她三分。

宋霭龄学成回国的时候先是当了孙中山的秘书,

后来推荐了妹妹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她与父亲去往日本。

宋霭龄在日本的时候,

结识了山西的首富孔祥熙,并与他结婚。

在与孔祥熙结婚以后,宋霭龄充分表现出她在经济方面的天赋,

她把孔祥熙的财富打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宋霭龄还把钱拿去做投资,投资赚了很多钱,

她与丈夫在中国开了很多家银行,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宋霭龄虽然不像两位妹妹那样有名

,但是她也是很有能力,对中国的影响力很大。

这次宋霭玲收到了宋子文的死讯,很伤心,但是

她有点犹豫要不要来。

之前丈夫的葬礼,宋子文就没有来,这让爱面子的宋霭龄十分的生气。

宋霭龄本来赌气打算不来的,但是弟弟从小就非常依赖她,她想到那个小小的宋子文,亦步亦趋地跟着她喊她姐姐,宋霭龄狠不下心真的不送弟弟最后一程。

面子大不过亲情,思考再三,

宋霭玲还是决定去参加弟弟的葬礼

知道了宋霭龄会出席葬礼,记者们又振奋了心情,为了等她,怕宋霭龄觉得赶不上就不来了。

宋子文的葬礼的时间被改到了下午。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但是在临近出发的时候,宋霭玲接到了妹妹宋美龄的电报,宋美龄在电报中说了自己没有去葬礼的原因,并且

劝说大姐,最好别去参加葬礼,宋霭龄虽然不从政,但是怕被有心之人绑架,来威胁两个妹妹。

宋霭龄不想因为这个错过弟弟的葬礼,可是两个妹妹都是政界的风云人物,如果因为自己受到危险,宋霭龄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

宋霭龄最终还是放弃了去弟弟的葬礼。

就这样,宋霭龄也没能去参加弟弟宋子文的葬礼。

直到最后,

宋家三姐妹没有一个人出席宋子文的葬礼,

葬礼匆匆开始,

现场只去了不到500人

,一代风云人物就这样入土为安,令人叹息。

1971年,宋家三姐妹无一人参加宋子文葬礼,失去最后一次团聚机会

外边的记者架起相机,一直在等宋氏三姐妹的到来。

这是蒋介石败走台湾

,30多年后三姐妹第一次相见,这场见面应该就是最后一次了。

记者们都想拿到第一手消息,

即使等不到三姐妹都来,能有一个人来也是好的。

可是记者们一直等到下午,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教堂门口却始终没有人出现,大家都很失望。

在中国,很看重亲情,他们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连亲弟弟的葬礼都不出席。

无论怎样,事情已成定局,

宋氏三姐妹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现在宋子文的葬礼上,也没能见到彼此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