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扁鹊墓》中这样写道:“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这是描写我国著名的神医扁鹊。

在中国的国粹中,中医绝对算得上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扁鹊也是第一位出现在我国正史上医生。但是,这位被众人传唱多年的神医,却在2017年新版本的中学历史课本中被删除,针对教材的这一改变,教育部只给出了“扁鹊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解释。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那么,扁鹊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教育部对于教材的编撰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一、被教科书除名的扁鹊是何许人物

扁鹊,相传是上个神话中黄帝身边的一个鸟面人生的神医。而今也用来形容医术高明的医生,这也是为何我们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称为华佗的原因。扁鹊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以及李时珍被称为是我古代五大医学家,后世人尊称他们为医祖。

扁鹊名为秦越人,他也是中医中望闻问切的奠基人,是他提出了这一沿用至今的理论。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如今中医中的完整性的系统理论。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扁鹊这一称呼并不单指秦越人,而是指以秦越人为代表的派系的总称。也就是说他的弟子同样可以是扁鹊这个称呼,只要医术够高明。要说到人们常常传扬的神医扁鹊,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黄帝内经》这本书。这是中医现存最早的医书,这也是扁鹊一派弟子秘传的典籍。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原本秘籍是少有外人能够接触到的书籍,然而在传到汉代淳于意手中时却出现了差错,他因为触犯了刑罚被押进长安接受肉刑。小女儿十分难受,决定上书救父,这一出父女情深感动了汉文帝,皇帝一高兴立马赦免了淳于意,并且为了展示自己的大度,还废除了残忍的肉刑。

被赦免的淳于意感恩皇帝,便在皇帝召见他时,亲手奉上了属于扁鹊弟子才有的医书。而后,汉成帝根据这些医书将其官方修订,编撰了《黄帝内经》和《皇帝外经》等多本医书著作。由此可见,如今众多著名得医书都是基于扁鹊一派的医书编撰而成。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曾详细的记录了扁鹊的一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扁鹊治好了虢太子“尸厥症”。

“尸厥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死症。扁鹊能够起死回生的本领,很快便名扬天下。并且他还向世人宣传了属于他自己的价值观,相信医学不相信巫术。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对于这点我们不难理解,在古代人们在遇到医生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时,大多会相信这是中了巫蛊之术,封建社会下,百姓对于迷信的深信不疑着实让人惊恐,而这也是大多数医者不愿意看到了现实,病人长此以往未得到有效救治,最终结果就只能是送死。这也是为何扁鹊会呼吁大家不要相信巫术的原因。

但也有不少专家提出自己的疑问,认为扁鹊的存在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样的说法源于何处呢?

二、修建地铁挖出的铁证

不过,针对扁鹊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问题,不少专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之所以史记中即便有详细描写扁鹊的文章,也并非司马迁亲眼所见,而是根据民间改编而成。

正如《说苑·政理》中所说的:“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在没有除去史记外任何历史文献及物品的佐证之下,谁也没办法下一个正确的定论。一切还得以事实说话。

加之,在史记中记载,扁鹊在春秋时期为赵简子看过病,而后又为秦武王看过病。两者前后差距两百年左右,也就是说扁鹊不仅是神医,还是能够活两百多年的不老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能够活动两百岁的那是神仙,而现代人并没有古人那么迷信,更相信科学,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专家会对扁鹊此人的真实性存在怀疑的原因。不过,这个谜底很快就揭晓了。

2013年,四川成都在修建地铁三号线时,就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了大量的汉代古墓。这一古墓出土的竹简中,无一不与扁鹊有着直接关系。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墓葬因常年浸泡在水中,让古墓免遭了盗墓贼的毒手,得以保存完好。专家在整理之后发现,其中的竹简上面加载了大量的看病良方。

最后,在专家的分类下,将所出土的竹简分为了九部医书,除去有名字的《五色脉诊》,其余的8部没有名字,而这些竹简是何人所撰写,也没有任何的记录。

大量出土的竹简吸引了不少专家的注意,考古学家邀请了大量中医名家对竹简内容进行了解读。最后,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竹简很有可能与扁鹊有关,有可能是他本人留下,也有可能是他的弟子留下。

很多人都会表示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何中医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得文化传承,怎么逐渐没落,而且曾经那些医书著作留存至今的并不多见。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其实,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对于中医而言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早期的古老医派,扁鹊一派的发展方式主要还是靠着师带徒传承,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为了预防救人的秘诀泄露,医生选择对自己的秘诀保存在心,这也是为何古老且精湛的中医技术大多都已经失传的原因。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汉名医华佗直到自己遇害之前才将一生的心血交付给了狱卒,然而对方却并不敢接收。最终华佗一气之下便将医书全部烧毁。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并不在少数,而扁鹊一派的医书失传很有可能也是这样的原因。

但是,不论如何成都出土的竹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扁鹊的真实存在,那么,教育局将扁鹊的故事从教材中删除,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常理呢?

三、科学严谨的态度撰写教材

在教育方面,我国所下功夫并不少,尤其是对于教材的编写上更是十分严谨。对于没办法完全确定扁鹊人物的真实性时,舍弃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教育局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神医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加之,中国的历史名人太多,名医更是不在少数,放弃一个容易出现争议的人物,这才符合编写教材的严谨性。加之,成都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虽然所有的内容都指向这是扁鹊或者其弟子所撰写,但终究是没有明确的表示。

并且,中国历史教科书出于审时度势的史观,去掉一个半仙式的名医也不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值得我们过多的去讨论。教育局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必定有其考量的依据和标准。

小结

由此,可以告诉我们的一件事情就是,想要凝聚了万千国人的文化精粹不再流逝,我们应该做的是将其好好保护且传扬下去,千万不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造福人类的技能就不应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毕竟这样只能造福一方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本就应该形成一个传承。

其实,不论是华佗还是扁鹊,亦或是其他名医,都是我们敬仰的对象,他们用自己的精湛得医术为百姓缓解痛苦,不管他们的故事是否会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他们的形象以及医术早已留存在人们心中。

参考文献:

《扁鹊墓》

《黄帝内经》

《史记》

《说苑·政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