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说到霸王别姬,我们脑海中立刻会涌现出一幅无限凄美、动人心魄的历史画面:多日戎装未解,却依然双瞳如炬的楚霸王项羽被围垓下,面对 着一枝梨花春带雨的美人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虞姬伤心欲绝,舞剑而和——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最后,虞姬在舞影婆娑之际横剑自刎,为爱殉情,霸王怀抱美人,泣数行下,留下了英雄末路的一曲千古悲歌。

霸王别姬是中国人文化记忆中难以抹掉的历史一幕,后世的不少文艺作品取材于此,戏曲舞蹈有之,绘画雕塑有之,以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更 是数不胜数,就连烹饪文化中都有一道菜肴以此为名。

然而,如果我们细细考究起来,霸王别姬未必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古代不少学者对项羽的《垓下歌》持保留态度,清代的周亮工就曾经质疑说:项羽被重重围困在垓下时已经是四面楚歌、山穷水尽了,情况万分危急,哪有闲暇和心思作诗?

即使作了,那么后来虞姬自杀,项羽兵败,身边仅剩下的几个随从一个接一个被杀,自己最后也自刎乌江,这些诗歌又是谁记录下来的?

历史总是有它的诡异神秘、出人意料之处,所以我们无法完全否定 《垓下歌》的真实性,因为它在风格上和当时的诗歌,比如刘邦的《大风歌》(这可以肯定是刘邦的作品)是相符的。相比之下,虞姬的那首和歌更值得质疑,因为秦汉之际可考的文人作品中没有这样的五言诗。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而且关于虞姬究竟是自刎还是他杀,还有可待商榷之处,请看宋初《太平寰宇记》第一百二十八卷“濠州钟离县”中的记载:“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在虞姬被杀而非自刎的前提下,如果是虞姬怕自己受辱,让霸王把她杀死以保贞洁,那么虞姬之死凄而不美;如果是项羽不想虞姬受辱,便自行其是将虞姬杀死,那就不是凄美,而是悲惨了。

再者,虞姬是否真爱霸王还是个问题。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后人读虞姬故事,每每伤感于她“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的忠贞,感动于她“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的痴情,却忽视了她像乌雅马一样是始终和项羽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项羽的所作所为她都亲眼看到了,亲身经历了。那么,我们就要发出这样的疑问:项羽三次屠城,两次杀俘,荼毒生灵,即将遗臭万年时,如果虞姬真的爱他, 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而是一言不发,任其为虐呢?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如果历史上霸王虞姬被困垓下时不曾悲歌唱和,如果虞姬对于霸王没有真爱,如果虞姬不是自刎殉情而是死于霸王剑下,文化记忆中霸王别姬的凄美是不是就令人质疑,大打折扣,乃至荡然无存了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