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大明风华》第二十三集中,说到这女配角胡善祥,为了能够选上秀女,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惜与虎谋皮,如此一来清白被污、贞洁痛失,连累的自己的养母胡尚仪都挨了汉王妃一巴掌。虽说因为参选秀女一事,胡尚仪、胡善祥母女二人心生嫌隙,但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孩子,胡尚仪还是强忍悲痛将她接回寓所,好生安抚。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占了便宜的汉王朱高煦到也是算信守承诺,果真举荐了胡善祥为秀女,随后胡善祥也得偿所愿,被选为太孙朱瞻基的太孙妃。

而剧情的发展,在三十九集的预告中,胡善祥更是成功怀孕,生父也是直指汉王朱高煦。侄子朱瞻基这头上的青青草原,也当真是可以放牧牛马,不过要说最可悲的怕不是,好好的一朝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就这样被写成了汉王朱高煦的儿子,这不是二流子骂街——胡说八道嘛!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看到这里,喜欢看剧的朋友,总会觉得剧情有点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前几年郑晓龙导演的清宫戏《甄嬛传》里甄嬛与十七阿哥果亲王胤礼之间苟合生子弘历,绿化了雍正帝的桥段的翻版嘛!至于这编剧的脑洞,作为观众的小编表示:是在下输了,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过我们不禁要问,皇帝在古代就真的这么容易被戴绿帽子?如胡氏这般痛失贞洁的女子,真的就能当选为皇妃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随着礼法制度的严苛践行以及完善,皇帝选妃的规制,可谓是几无纰漏,更遑论在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的时代,它可并不是像春秋战国那般礼乐崩坏下的秦宣太后(没错就是芈月)与义渠王能够苟合;嫪毐与赵姬能生子,吕不韦与嬴政之间那般不明不白的时代。在此时的大明王朝讲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语出《明史烈女传》)。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明朝皇帝关于选妃的流程,更是有7道之多。在朱元璋洪武朝编纂的《女训》中,为了防止如前朝般的外戚干权,便特意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因此,民间女子在选妃时,只要是13-16岁,嫡出,良家之女符合条件,便可以入选。在皇帝下诏选妃时,便会按照此规从全国各地遴选5000名良家女子;而在第一道初选中,便会根据体态、外貌是否美丽、贤惠,进行淘汰;第二道就是精选,这两道程序之中便会淘汰1000余人,这1000余人也会由政府出资遣送原籍;第三道、第四道程序中,更会由宦官对美人的容颜、声音,三围乃至手脚尺寸、仪态、仪容,进行甄选,这两道工序下来会淘汰3000人之多;第五道程序,与前面的四道不同,会通过一个月的礼仪培训,由女官和宫娥来负责,这一审核中便会有“探其乳、嗅其液、扪其肌理、察其贞洁”的步骤,本着对皇帝负责的态度,如若发现不贞洁之人,都会被宁杀误纵。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经过这一道程序,此时的5000秀女也只便只有300人。在第六道程序中,皇帝还会派人将这300人在未来一个月时间的言谈举止一一记录,最后才会选出50名美人。但真正能够登天子门堂的却是第七道,由皇太后、太妃的决策权,而真正被册立为妃嫔的也只有3人而已。

至于我们《大明风华》中的胡氏,纵然有汉王保举,单单就是痛失贞洁一项便已经是百死莫赎之罪。

或许这里有读者会说古代并未真实有效的手段检测,女子是否为完璧之身,一如宋朝实行的守宫砂等方法也都是无科学依据的,可以人为操纵。

大明风华:被汉王糟蹋、痛失贞洁的胡氏,还能被选为皇妃吗?

那么其实还有最为真实有效的方法,作为皇帝的禁脔,皇后、皇妃大婚之时,行周公之礼,若无落红,等待这些女子的便是诛灭之罪。

这样的胡氏,朱瞻基能够容下她?怕不是只有电视剧、编剧才敢这样演、这样写。最后,我们要为胡皇后说一句,历史上的胡皇后贤德聪慧,被朱瞻基无过而废;生有两个女儿顺德公主、永清公主。反倒是孙若微(孙皇后),可谓是一言难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