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大明風華》第二十三集中,說到這女配角胡善祥,為了能夠選上秀女,可謂是煞費苦心,不惜與虎謀皮,如此一來清白被污、貞潔痛失,連累的自己的養母胡尚儀都挨了漢王妃一巴掌。雖說因為參選秀女一事,胡尚儀、胡善祥母女二人心生嫌隙,但到底是自己養大的孩子,胡尚儀還是強忍悲痛将她接回寓所,好生安撫。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占了便宜的漢王朱高煦到也是算信守承諾,果真舉薦了胡善祥為秀女,随後胡善祥也得償所願,被選為太孫朱瞻基的太孫妃。

而劇情的發展,在三十九集的預告中,胡善祥更是成功懷孕,生父也是直指漢王朱高煦。侄子朱瞻基這頭上的青青草原,也當真是可以放牧牛馬,不過要說最可悲的怕不是,好好的一朝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就這樣被寫成了漢王朱高煦的兒子,這不是二流子罵街——胡說八道嘛!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看到這裡,喜歡看劇的朋友,總會覺得劇情有點似曾相識,這不就是前幾年鄭曉龍導演的清宮戲《甄嬛傳》裡甄嬛與十七阿哥果親王胤禮之間苟合生子弘曆,綠化了雍正帝的橋段的翻版嘛!至于這編劇的腦洞,作為觀衆的小編表示:是在下輸了,某佩服的五體投地。

不過我們不禁要問,皇帝在古代就真的這麼容易被戴綠帽子?如胡氏這般痛失貞潔的女子,真的就能當選為皇妃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随着禮法制度的嚴苛踐行以及完善,皇帝選妃的規制,可謂是幾無纰漏,更遑論在大明王朝,這樣一個封建社會發展到成熟的時代,它可并不是像春秋戰國那般禮樂崩壞下的秦宣太後(沒錯就是芈月)與義渠王能夠苟合;嫪毐與趙姬能生子,呂不韋與嬴政之間那般不明不白的時代。在此時的大明王朝講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語出《明史烈女傳》)。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明朝皇帝關于選妃的流程,更是有7道之多。在朱元璋洪武朝編纂的《女訓》中,為了防止如前朝般的外戚幹權,便特意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嫔,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是以,民間女子在選妃時,隻要是13-16歲,嫡出,良家之女符合條件,便可以入選。在皇帝下诏選妃時,便會按照此規從全國各地遴選5000名良家女子;而在第一道初選中,便會根據體态、外貌是否美麗、賢惠,進行淘汰;第二道就是精選,這兩道程式之中便會淘汰1000餘人,這1000餘人也會由政府出資遣送原籍;第三道、第四道程式中,更會由宦官對美人的容顔、聲音,三圍乃至手腳尺寸、儀态、儀容,進行甄選,這兩道工序下來會淘汰3000人之多;第五道程式,與前面的四道不同,會通過一個月的禮儀教育訓練,由女官和宮娥來負責,這一稽核中便會有“探其乳、嗅其液、扪其肌理、察其貞潔”的步驟,本着對皇帝負責的态度,如若發現不貞潔之人,都會被甯殺誤縱。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經過這一道程式,此時的5000秀女也隻便隻有300人。在第六道程式中,皇帝還會派人将這300人在未來一個月時間的言談舉止一一記錄,最後才會選出50名美人。但真正能夠登天子門堂的卻是第七道,由皇太後、太妃的決策權,而真正被冊立為妃嫔的也隻有3人而已。

至于我們《大明風華》中的胡氏,縱然有漢王保舉,單單就是痛失貞潔一項便已經是百死莫贖之罪。

或許這裡有讀者會說古代并未真實有效的手段檢測,女子是否為完璧之身,一如宋朝實行的守宮砂等方法也都是無科學依據的,可以人為操縱。

大明風華:被漢王糟蹋、痛失貞潔的胡氏,還能被選為皇妃嗎?

那麼其實還有最為真實有效的方法,作為皇帝的禁脔,皇後、皇妃大婚之時,行周公之禮,若無落紅,等待這些女子的便是誅滅之罪。

這樣的胡氏,朱瞻基能夠容下她?怕不是隻有電視劇、編劇才敢這樣演、這樣寫。最後,我們要為胡皇後說一句,曆史上的胡皇後賢德聰慧,被朱瞻基無過而廢;生有兩個女兒順德公主、永清公主。反倒是孫若微(孫皇後),可謂是一言難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