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说到夏天的消暑利器,大部分人肯定说是空调。不假,自上世纪初,美国人威利斯·开利发明空调后,夏天对于人类而言便不再酷热漫长,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充满感激,其简直就是人类夏天的再生父母。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不过,空调发明至今也才短短百余年光景。在这之前,我们国人主要靠什么避暑的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古人夏天消暑的神器——凉席。

凉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那会已经有了席子的说法了。不过,最开始的席子并不是用来避暑,其采用生长在沼泽或低洼处的草编织而成。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这种草席相当粗糙简单,主要是用于遮盖坑洼的地面,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床垫、坐垫。当然,其并没有避暑的功效,毕竟石器时代那会,人们只想着如何御寒,避暑反倒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即便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一直以来,不管是草席还是芦苇席,避暑都不是它的主要功能,最重要的开始充当各种垫子。管宁割席、席地而坐这一系列成语里便能看出席子在古代的用处,直到明朝水竹凉席的出现,席子才终于被赋予了避暑功能。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水竹凉席不同于其他席子,其采用绵竹细蔑丝编织而成,由于竹子本来性凉,加上有驱虫的功效,且经过打磨后十分滑爽,一下成了古人夏天的拥趸之物。也是从明朝开始,水竹凉席基本成了老百姓夏天人手一件的避暑神器。

而民间用水竹凉席,皇帝又用什么凉席避暑呢?为了体现出阶级的差异性,凉席自然也是非同一般。上世纪70年代,故宫在进行藏品清理时,在一堆草席中发现了一张与众不同的破“凉席”。这席子洁白如玉,摸上去甚是光滑,即便年代久远落满灰尘,依旧难掩其珠玉光泽。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该席子立马引起了故宫工作人员的警觉,意识到其必然非同小可。擦拭灰尘后,在场所有专家都惊叹起来,这是一张完全用象牙打造的凉席!

象牙本来质地又硬又脆,其和柔韧延展的凉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而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东西竟能结合到一起,这是怎样巧夺天工的手艺?在历史学家后续的调查中,发现这张象牙凉席是当年雍正帝的御用凉席,乃广东地方官员进献给朝廷的贡品。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雍正收到席子后,既开心又心痛。毕竟象牙属于名贵材料,用来织凉席着实奢靡浪费,尤其在听到象牙席需要60位工匠,耗费18个月才能制成后。一向以勤俭著称的雍正便下了道谕旨,禁止以后再生产象牙席。

算上进贡给雍正的这张,当时一共制作了3张象牙席。它们也成了绝世孤品,而制作象牙席的手艺,从此也就失传。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这张象牙席被发现后,专家们保守估计至少值2000万人民币。一张凉席2000万人民币,果然是御用凉席。

据说,当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落魄那会,曾想着将这张祖传的象牙席带出宫卖钱。不过,当年被冯国璋赶出宫时,因太过匆忙忘记带上,后来想要再回宫拿基本无异于天方夜谭,此事就不了了之,这张象牙席才得以保存至今。

博物馆清理出一张破“凉席”,挡去灰尘后,专家大喜:最少2000万

如今,这张象牙席正静静躺在故宫博物院中,成了国宝级的文物。而唯一感受过它避暑效果的,恐怕只有雍正本人了。光是一张凉席,里面就大有文章,清宫里究竟还有多少遗珍,是我们后人所不知道的?正是验证了如今脍炙人口的俗语——“有钱人的生活,实在是难以想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