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第八集团军,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主力军,在清川江战役中挫败,被迫一路南撤回韩国,成为美国战争史上后撤距离最长的部队。是什么导致了其千里大逃亡?

第八集团军也是杂牌军

刚开始进入朝鲜部分的第八集团军是驻日美军。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美军和平占领日本,原先准备进行“没落行动”的美军成了“维和部队”。

1945年8月28日,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横须贺登陆,接着15万美军占领了日本全境,开始以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占领日本。从8月30日到9月6日,麦克阿瑟所率领的美军共46万人陆续进驻日本,控制了各大都市和战略要点。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美国占领日本示意图

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战事,所以驻日美军疏于训练,即使1948年,第八集团军的司令就换成了素有“虎头狗”之美誉的沃尔顿.沃克,也就是第八集团军在朝鲜战场的第一任司令,经过了两年多的训练,但是成效不大,在朝鲜战争爆发入朝后,前期和北朝鲜军队的战斗中都没取得太多成绩。

第八集团军因此改变军团指挥机构,裁减师级单位,并从美国本土派兵入韩,入韩的是美国的预备役恢复现役部队第一军和第九军,就此组成了第八集团军的主力部分。

可以说第八集团军从组建之初就决定了其战斗力不会太强,如果从日本调兵属于是就近原则,那从美国派的兵,里面是美军骨子里的高傲,因此可以说,初期的第八集团军是正规的“杂牌军”!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

从朝鲜战场的照片上看,第八集团军的司令沃克看着戴个钢盔,还有点大腹便便,但这家伙在二战的时候是个狠角色。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沃克是巴顿最喜欢的将领之一,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军第20军在他指挥下推进迅速,所以此军便有幽灵军之称。在欧洲战绩辉煌。

乔治·巴顿颇为器重他,常用粗鲁的话语称他为“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作为战术家,他在欧洲战场曾获得了“攻势权威”的美名,并被冠以“虎头狗”的美誉。

俗话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沃克不算熊,但两年时间没有把驻日第八集团军带出个样子,实在是费解,有可能美国大兵在日本安逸当大爷过头了。

美军骨子里的傲慢

这个从组建第八集团军就可以看出来,除了从日本来的,就是从美国来的预备役,预备役比起现役还是有差距的,这就导致了在真枪实战的时候战斗力欠佳。

再一个就是从麦克阿瑟到士兵仁川登陆后都有点狂傲了,虽然沃克显得谨慎,但没有用。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所以在麦克阿瑟前期的“圣诞攻势”中,从来没有考虑过失败。

没有从战术上重视志愿军

其实第八集团军中不乏二战的老兵,但为什么也无所适从呢?因为没见过志愿军的打法!

在欧洲战场,大家都是梯次火力配置,海陆空立体作战。但志愿军因为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从来都是火力配备不足的一方,没法硬碰硬,只能智取。这些年迂回包抄玩得更是炉火纯青。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上将洪学智》中曾经有一个洪学智和美国俘虏的对话:这些都是连长以上的人物,他们问为什么要绕到侧面和后面打,并说这种打法不光彩。洪学智对他们说,战场上,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美军的陆军未动,轰炸先行一样。

第八集团军在清川江战役被打败,正是败给了这种打法。

没落与重生

可以说,前期的第八集团军因为己方原因和对志愿军认识不足,战场失利,情绪极为低落。

其司令沃克横死与友军的车祸更是让第八集团军士气低落到极点!

沃克的继任者李奇微在其回忆录中说:“

刚到第八集团军,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大家谈志愿军色变,他试图阻挡逃亡车辆,站在路中央拦截车辆都不减速!

美第八集团军初期被志愿军打到大逃亡,撤退距离创美军历史之最

就这样,第八集团军一路撤到了韩国,李奇微花了数月才解决了士气问题。也不知道,沃克活着能改变颓势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