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我们也曾经对外国进行过长达几千年的技术封锁,直到最后一个外国人从中国偷走了一根竹竿,躲过了关卡的检查,才打破了这个技术封锁,最后让中国损失上千亿。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相传四五千年前,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宗,也就是黄帝,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织布的办法,所以这时候就有了“黄帝垂衣冠而天下治”的说法,从这时候起,衣冠飘飘的丝绸衣服成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形象代表,所以史书上记载说:“有衣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中国古人虽然在国内没有“专利意识”,但是在国与国之间,就有很强的专利意识,他们知道像丝绸这么先进的技术,不能够随便的传给外国人,于是把它作为一项技术专利保存了起来。哪怕是当时的和亲公主远去万里之外,皇帝也不允许她们带上蚕,丝绸随便拿多少都没关系,但是不准带蚕。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所以这造成了丝绸在国外的高度神秘感,当时有很多外国人甚至比一直认为丝绸是从一种神秘的树木上面长出来的,还有些各种极其脑洞的对丝绸的神秘猜测。但是不管如何,丝绸的色泽、质感,在世界上所有的纺织品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谁看到丝绸,都会爱上这种柔软、光滑而又绚丽的美丽东西。

在《释名》当中,古人对锦,也就是丝绸的解释是这样的:“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也就是说因为丝绸的价值和黄金接近,所以用“金”的音来命名它,叫做“锦”。实际上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有时候甚至用丝绸作为货币,为官员发放工资。官员们对这样的“硬通货”也爱不释手。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不仅中国人对丝绸有着独特的爱恋,外国人对丝绸更是爱得死心塌地,因为中国的技术封锁,所以外国人得到丝绸的机会很少,偶尔得到一件都会当作稀世珍宝。比如印度佛教徒得到了一件丝绸,都会当作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家产,然后传承给自己的弟子,这就叫做“衣钵传承”,也是中国佛教的“袈裟”的最早来源。

而罗马帝国对丝绸的追捧更是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人地步,罗马的元首凯撒,曾经在一次宴会上面穿了一件中国丝绸出场,一下子就引起了在场所有的武士与贵妇的尖叫,这样奢华、高贵的衣服,把凯撒承托的超凡脱俗,惊为天人。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会后,大家都跑过来询问凯撒丝绸是从哪里买来的“高级货”,在三番五次的打听下,大家终于知道丝绸来自中国,于是引起了贵族们向中国商人购买丝绸的狂潮。公元2世纪,丝绸被他们的疯狂采购下达到了12盎司1磅中国丝绸的天价,相当于454元丝绸需要360克的黄金才能够购买,罗马每年甚至要花费几百万两黄金来采购中国的丝绸。

罗马的政府为了财政收支平衡,甚至出台法律打压丝绸的价格。然而物以稀为贵,当时欧洲十分稀少的丝绸价格虽然被法律明面上控制,而私底下则被黑市炒到了天价,还有价无市,罗马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

又想要穿丝绸,又想要少花点儿钱,于是罗马人动起了歪主意,他们派人前来中国偷窃中国的丝绸技术,在多番打探之下他们才知道原来丝绸居然是从一种叫做蚕的小虫子当中吐出来的,于是他们决定偷偷地将这种小虫子带回去。不过他们也知道中国对这方面的技术讳莫如深,他们想要偷偷地混过海关,是非常难的。

外国人偷走中国一门千年工艺,躲过检查带回国,导致中国损失百亿

于是他们捡了一根竹子做自己的拐杖,而偷偷地将蚕和部分桑叶放进了竹子当中,当时的海关人员仔细地检查了他们身上的各个地方,但是唯独没有去看他们那个看起来脏兮兮的竹子,大家谁会想到不远万里而来的朋友会有这样的小心思呢?于是他们顺利地将蚕和丝绸技术带回了国,获得了他们向往已久的丝绸技术。

就这样,欧洲人从中国拿走了丝绸的制作技术,不过由于欧洲那边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的不同,那边制作出来的丝绸当然是没有中国出产的正宗的,但是相对而言也是非常不错的艺术品,有了自己的“山寨”丝绸,欧洲人再也不用每年花数以百万计的黄金来采购中国的丝绸了,这相当于给中国每年损失了数百亿的外汇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