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录姜伯约遗言(刘克庄)

事或难遥度,人殊未易知。谁云卧龙死,复有一姜维。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姜维可以说是蜀汉后期最坚定的主战派,也是最为悲壮的人,甚至比诸葛亮还要悲壮。在朝中一片反战的声音中坚持北伐事业;在蜀汉已经灭亡,后主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还设计中“一计害三贤”的复国大计,真有一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在蜀汉后期,诸葛瞻、董厥、樊建等反战派逐渐控制朝政,希望削夺姜维的兵权;黄皓也依仗刘禅的权势,与姜维不合。可以说姜维在蜀汉敌人重重,受到很大的制约。那么这对姜维的北伐事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姜维的北伐事业

在蒋琬、费祎执政时期,姜维在北伐上没有太多的表现,在蒋琬时期虽然有北伐的想法(从魏兴郡、新城郡进攻襄阳,其实从方向来讲应该算是东伐),但是被整个蜀汉高层枪毙掉,蒋琬虽然退而求其次,让姜维继续进攻陇右,但是没有看到太明确的战绩;费祎时期就更不用说了,费祎是个彻头彻尾的鸽派,长期压制姜维,只给他一万的兵力。在费祎执政期间,姜维取得的最大胜利就是在廖化的配合下接应凉州少数民族白虎文、治无戴归降蜀汉。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直到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费祎被魏降人郭循刺杀,姜维这个卫将军录尚书事成为蜀汉的二把手。此时在朝中当尚书令的是长袖善舞的陈祗。

陈祗纯粹是一个政客,原先受到费祎的提拔,想来是以一种鸽派的姿态,此时又全心全意支持姜维北伐。第一姜维是自己的上司,第二姜维长年在外北伐不会挤占自己的权力。

姜维本身也乐得如此。于是在费祎去世到陈祗去世,

从延熙十六年到景耀元年(即公元258年),这六年时间是姜维北伐的高峰期,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

其中取得了“洮西之战”的巨大胜利,也得到了“段谷之战”的惨败。“段谷之战”后姜维虽然名望受损,境地有些逼仄,但在陈祗的支持下,仍然没有放弃北伐的事业,在次年就率军与邓艾等人在关中对峙。不过用兵上与之前相比确实更加谨慎。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从景耀元年到蜀汉灭亡的炎兴元年(即公元263年),这段时间里姜维的北伐事业又陷入低谷。

只有在景耀五年(即公元262年),姜维对陇右发动一次进攻,

但也是保持足够的谨慎,被邓艾挫败后就草草收尾。可见从陈祗去世后,姜维的北伐事业变得一蹶不振。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姜维受到的阻力

在蒋琬和费祎执政时期,姜维受到的阻力当然是蒋琬和费祎的节制。尤其是费祎。其实在蒋琬执政时期,也没有进行太大规模的北伐行动,虽然有东征的计划,但是被毙掉了。陈祗执政时期,姜维简直是撒开了北伐,几乎达到平均一年一次,即使在“段谷之战”这样的大败之后,都能够继续出兵北伐。这个时候的姜维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仍然无法阻挡北伐的势头。直到陈祗去世,姜维在朝中的重要盟友不在,反战的阻力才体现出来。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首先是一些反战派的声音。比如中散大夫谯周、征西大将军张翼,后来还有右车骑将军廖化等等。

谯周在蜀汉朝中算不上重臣,张翼和廖化虽然反战,也要受到姜维的节制。所以这些反战派的声音对于姜维来说,构成的阻力比较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朝中的舆论。尤其是谯周这样的名士大儒,是一些后进者学习的对象,他所说的话、写过的论文无疑也会对这些后进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与黄皓的关系恶化。

董允去世后,黄皓对政治的干预初见端倪;等到陈祗去世后,黄皓干政的势头更加不可收拾。姜维曾经劝说刘禅处死黄皓,但被刘禅拒绝,只是让黄皓向姜维谢罪。这样一来姜维和黄皓的关系无疑极度恶化。其实黄皓作为一个宦官,他所得到的权势基本上是依托刘禅的皇权而来的。

但是黄皓作为刘禅的宠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刘禅的意志,引导皇权为己所用。

比如刘禅的庶弟刘永,就因为得罪黄皓被刘禅长期疏远。姜维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在蜀汉位高权重,当然不会被黄皓轻易扳倒,但是对黄皓也心存忌惮。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最后是诸葛瞻、樊建、董厥等反战派的上台。这一点对姜维造成的威胁和阻力是最大的。

陈祗去世后,董厥成为尚书令。姜维作为曹魏降将,又长期领兵在外,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根基非常浅。所以董厥这个尚书令的权重还是非常高的;在景耀四年(即公元261年),诸葛瞻、董厥、樊建各自被升迁,诸葛瞻和董厥各自成为卫将军、辅国大将军,平尚书事;樊建则代替董厥成为尚书令。诸葛瞻、董厥、樊建都是荆州派系,也是反战派,关键是处于权力中心,可以在政治上架空姜维。诸葛瞻等人决定等待姜维还朝时废掉姜维,以镇守永安的阎宇代替姜维的位置。姜维于是不敢回成都,留在沓中屯田避祸。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对北伐事业的影响

这些反战派对姜维的北伐事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在蜀汉后期反战派声音这样强烈的时候,姜维都没有放弃北伐的事业。这一点从姜维改变汉中防御体系中就能够看出来。以往汉中防御体系是将兵力屯集在汉中北部和中部的诸多围守城坞中,层层防御,让曹魏大军无法顺利进入平原地区。

姜维以这样防御只能击退而无法歼灭敌军为由,削减了这些围戍城坞中的兵力,而将一部分兵力向西转移;姜维自己本身也屯兵在沓中。

可以看到姜维改动汉中防御体系固然有希望在汉中大量消灭敌军的目的,但同时也是为了北伐陇右的需要,只能从汉中调集兵力。而当诸葛瞻、樊建、董厥等人纷纷上位把控朝政之后,姜维在沓中仍然有余力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北伐。可见从整体上,姜维的北伐事业并没有受到完全的摧毁。

姜维在蜀汉受到的阻力如何?对北伐事业有何影响?

但是从北伐的具体事宜上,姜维受到的阻力就显而易见了。原先的北伐战役中,姜维敢于冒险,悬军深入、连续奔袭,才能取得巨大的战果,也遭遇了巨大失败。而“侯和之战”中,姜维虽然被邓艾挫败,但并不是溃败,而是主动“遁走”。

这个时候的姜维已经不敢再冒险;从频率上来看,前后对比更加鲜明。陈祗在位期间,姜维六年五次北伐;诸葛瞻、董厥、樊建在位时,姜维仅进行了一次北伐。

根据小编的推测,还是为了获得军功而对抗反战派的一次赌博。所以综上所述,蜀汉后期反战派的阻力虽然没有彻底摧毁姜维的北伐事业,但是造成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是姜维北伐由积极转为消极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