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田子方是春秋战国时魏国人,当时各国政局震荡,战争频仍,人们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田子方崇尚宽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当权者,关心人们生活疾苦,注重民生,在当时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而受人敬仰,他有哪些重要事迹呢?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以乐声论治国

当领导有当领导职责,如果做领导者的精力都放在琐碎事务上,必然会影响对大局的把握,面对领导有别的爱好,田子方是如何做的呢?

魏国的贵族魏成子听说了田子方的名声,便想法与他交往,并把他介绍推荐给当时的国君魏文侯魏斯,魏文侯得闻田子方令名,不觉大喜过望,于是延请田子方为师。

一天,魏文侯邀田子方一同饮酒,令乐师奏乐以助兴。酒乐正酣之际,魏文侯倾耳悠然细品乐声,说道:“钟声听起来不对称啊!左面钟音有些高了”。

田子方看着魏文侯笑了起来,魏文侯不解,问:“您为什么笑啊?”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田子方说:“臣听说,做国君应该明白管理官员的道理,不应关注音乐。您对乐声辨析得这么清楚,臣担心您忽视了管理官员的大事。”魏文侯听了,连连称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教导太子

田子方在魏国时,多次用巧妙的方式,教导太子魏子击治国之道,提醒他要心怀谦卑,礼贤下士,戒骄戒躁、敬重士人,不要因自己身居高位而自我膨胀,盛气凌人,这样才能得到人心,平定天下。

田子方与众大臣宾客陪魏文侯讨论国事,而太子魏子击从外面进来见魏文侯,其他大臣与宾客都站起身来,以示礼敬,唯独田子方稳坐原地,不动声色,魏文侯与太子都有不悦之色。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田子方说:“为了太子起立是合乎礼议的吗?或者不为太子起立是有罪的吗?我听说楚恭王为太子时,准备去云梦,路上碰见大夫工尹。工尹为表尊敬,快步走到一户人家的大门里躲避。楚太子见状就下车跟着他来到大门里,并说:‘大夫,您为何如此啊?听说礼敬父亲不必同时礼敬他的儿子,若同时礼敬儿子,是最大的不吉。你是大夫,不必这样!’”

魏文侯觉得非常有道理,就要求太子魏子击连续三遍背诵楚恭王的话,并让他跟随田子方学习。

魏文侯十七年,魏文侯领兵讨伐中山国,让太子魏子击守卫都城。一日,子击出行,在路上碰见田子方。受魏文侯礼贤下士的耳濡目染,他马上引车避道,并下车拜谒田子方,田子方却傲不还礼。

魏子击觉得被冒犯,很生气,于是对田子方大声说:“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意思是:是富贵的人可以傲气待人自高自大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傲气待人自高自大?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田子方说:“只有贫贱者才能傲气待人吧!富贵者怎么敢傲气待人呢?国君如果傲气待人,就有可能失去他的国家,卿士大夫如果傲气待人就有可能失去封地。失去国家,没听说有人用国君的礼仪对他;失去封地,也没听说有人会用卿士大夫的礼仪对他。而贫贱之人,言不合心,行不如意,穿上鞋子就可以离去。象飞鸟一样,任意走到楚国、越国这么远也没人管,到那儿不能当贫贱之人呢?”子击心中顿时有所领悟,便向田子方致歉,并感谢他的教导。

崇尚宽仁

田子方能够身体力行,笃行仁义,并利用自身影响去劝谏当朝权贵,劝他们结束战争,客观上符合广大贫苦百姓心愿,因此也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魏文侯与田子方闲谈,有两个年幼的童子身穿着青白色的衣裳,在旁侍立。田子方问:“这是您的爱子吗?”魏文侯说:“不是啊,他们的父亲死于战争,我收留了他们。”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田子方说:“臣以为您的贪婪之心已经足够了,现在看来比以前更旺盛了!您现在宠爱这两个孩子,等他们长大了,又让他们杀谁的父亲呢?”魏文侯心有感触,不觉油然而生悲悯之心,黯然说:“寡人受教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动战争。

田子方后来到齐国当了国相,一次出门,路遇老马,觉得心中很有感嘅。就问驾驭它的御者:“此何人之马?”御者说:“这是以前公家的牲畜,因为又老又病不能干活,现在牵出来准备卖掉”。

田子方感叹说:“这马年轻时,体壮强健,就使劲利用用它的劳力干活,等它老病疲弱就抛弃它,仁者是不该这样的。”于是就拿出一束绢帛把它赎回家。那些老病疲弱的士兵听说后,心中都很感动,从此就都打心底里拥护田子方。

此人是魏国高士,崇尚仁政,贫贱骄人

结语

田子方积极入世,性格直率,不畏权贵,往往当面直斥其非,然后通过平易的道理,让他们理解到错误之所在;他心地善良,悲天悯人、身体力行,讲求仁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即便今日,我们再读他的事迹,仍然令人神往,其飒飒高风,千载而下依旧沛然长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