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从明朝嘉靖年间到近代抗日战争,“广西狼兵”威名远播,对于这支“狼兵”,世人曾有评价:有“狼兵”在,这场战役就胜利了一半。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和日军的军事装备差距很大,“狼兵”之所以能够威吓日军,与“破破烂烂”的装备无关,而是他们骁勇善战、勇往直前的气概使敌人震慑。

“头戴英式钢盔,身着短裤黄军装,脚穿草鞋。”这是对“广西狼兵”的贴切形容。

他们就是穿着简陋如此的装备,在抗战中一次次成功退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西狼兵”有多狠?从明朝抗倭到近代抗战,“广西狼兵”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的战斗力到底有多高?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文弱书生”袁崇焕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地区,我国领土主权时刻面临着威胁。

明王朝多次派兵抗击倭寇,均出师不利,打了不少败仗,倭寇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以为时机成熟,大举进犯江浙沿海地区,明王朝数千里海上疆域同时告急。

值此危急存亡之刻,明王朝赶忙派遣英勇善战的“广西狼兵”到江浙地区抗敌。

“广西狼兵”是明代广西地区的地方武装,他们主要活动于南丹、庆远、那地、东兰州以及思恩、田州等地。

与普通士兵不同,狼兵有自己独特的作战方式,以7人为一组独立合作的团队,战斗力十分强悍,是明朝廷重要的作战力量,敌人闻之丧胆。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除了“广西狼兵”,当时明朝的精锐还有浙江义乌兵、福建藤牌军、关东铁骑等,四方兵力并称为四大精锐,在保护明王朝安定、繁荣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次派往江浙地区抗倭的“广西狼兵”,由一名女将率领,她就是著名的广西壮族女子瓦氏夫人。

在瓦氏夫人的指挥率领下,“广西狼兵”的骁勇被发挥到极致,赢得漕泾镇战役、金山卫战役、王江泾战役,消灭倭寇4000多人。

明王朝屡次抗倭失败的局面终于被扭转,瓦氏夫人此次抗倭取得的胜利也让明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恢复了以往的安稳和繁荣。

明万历年间,满清崛起,大明的权威再次受到挑战。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发兵进攻明朝,灭明军数十万,长驱直入,步步紧逼,山海关近在眼前,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努尔哈赤进攻迅猛,明军与其数度交锋,连战连败。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当时的统治者明神宗深知,若山海关被攻破,北京就保不住了。

1622年,北京戒严,大明王朝君民上下一片惶惶,终日处于不安之中。

这时候,袁崇焕坐不住了,“消失”一段时间后,他又重新回到北京。袁崇焕出身广西藤县,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及第,在明朝廷任职。

“消失”的这段时间,他单人单骑,驾马巡视山海关内外,侦察敌情。

回到北京后,袁崇焕将敌情上报,宣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驻守住此。”

国家生死存亡,袁崇焕临危受命。他本是广西人,对“广西狼兵”比其他人更加熟悉,这些骁勇善战的将士,雄踞天下,不惧危,不畏死,冲锋陷阵,横戈杀敌,勇武非凡。

于是,袁崇焕从广西抽调“狼兵”6000名,加入了守卫大明河山的战斗。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他高筑城,收失地,与清兵正面对战,创下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师大捷三次战役的胜利,所向披靡的努尔哈赤也成了刀下亡魂,成功打破了清兵战无不胜的神话。

著名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一生著有武侠小说、新闻评论千万字,但他只为一个人作过传,这个人正是袁崇焕。

袁崇焕本是文弱书生,面对如此不利的局势,他毫无畏惧,直面纵横无敌的努力哈赤,并成功将努尔哈赤打死。三战三胜,袁崇焕临危不惧、慷慨大义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遗憾的是,崇祯皇帝后来错杀了袁崇焕,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愈战愈勇冯子材

袁崇焕死后,明朝再无翻盘可能,很快,天下就落到了皇太极手中。遗憾的是,皇太极不明白,封建帝制迟早会遭到淘汰。1840年以后,中国经历数次战争,从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战争,屡屡战败使这片土地满目疮痍,杜甫所谓“国破山河在”足可形容当时的境况。

这五次战争中,只有在中法战争,中国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法国陆军伤亡重大,乳费里内阁直接垮台。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中法战争于1883年12月爆发,共分为两个阶段、两个战场。第一阶段从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战争在越南北部进行;第二阶段从1884年6月至1885年6月,战争在中越边境、福建沿海和台湾进行。

1885年1月,法军派出主力军队7000人,大举进犯广西边境,攻势迅猛。

当时的中国守军见状,临阵脱逃,镇南关被攻陷,广西危在旦夕。

冯子材曾任广西提督,受张之洞竭力推荐,冯子材迅速建军,重新出关抗击法军。

这个时候的冯子材已年近古稀,本是退职状态,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毫不犹豫地携子率将,直奔前线,义无反顾。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至前线后,冯子材被推为前敌主帅,与时任广西提督的苏元春互相配合,协同作战。1885年3月23日,3000名法军兵分三路,向镇南关发动猛攻。

兵临城下,冯子材布下战阵,与法军正面对抗,成功将其击退。

野心勃勃的法军仍不死心,次日再次来犯,架起重炮猛轰关前长墙,为后续攻击开路。冯子材一马当先,“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手持戈矛,对着敌军大呼:

“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

若是再让法军入关,我有什么颜面再见父老?

冯子材愈战愈勇,身负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期待,身先士卒,跃出城墙,与敌肉搏。经过激烈战斗,法军再不能敌,大败镇南关。

26日,冯子材率兵对法军展开反攻,重伤其指挥官,最终将法军逼退至朗甲以南。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镇南关大捷让法军认识到中国的实力,法人自谓“从未受此大创”,成为中国中西战争中的“第一大捷”,也是扭转局势决定性的一战,为中法和谈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瓦氏夫人到袁崇焕,再到冯子材,广西人坚韧不拔、英武不屈的基因一直存在。

当国家处于绝境,当胜利机会渺渺,他们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拼杀一条血路,救国危难,脱民水火。

镇南关大捷过去不到半个世纪,随着“九一八”事变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再次面临亡国的危险。

“恐日症”席卷全国,马君武、李宗仁、白崇禧等广西文人各个发出抗战最强音,广西人再次站到了中国抗战的最前沿。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抗战洪流中的桂军

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桂军的地位非常重要。“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桂军全力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抗战前期的桂军仅有7、15两个军,发展到后期已有7、31、46、48、84五个军。桂军在作战上非常积极主动,并且战斗力极强,毕竟是由“广西狼兵”演化而来。上海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桂军的表现都极为突出。

“八一三”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召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与日军在淞沪一带激战。

九月底,日军展开全线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转守,主力置于蕴藻滨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

10月7日,日军向蕴藻滨南岸展开猛攻,想一举突破国民党阵地,进一步切断京沪线。

战斗持续数天,国民党军队愈渐不支,呈全线动摇之势。

值此危急关头,桂军第48军及时赶到,日军威胁国民党军队的目的未能达到。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为了消灭南渡日军、回复阵地,国民党军队决定当面制敌党的同时发动反攻,桂军第48军编为第一路攻击军,首当其冲。

在这次战斗中,第48军顽强抵抗,勇猛拼杀,给日军造成重创,阻滞了日军的进攻。

但48军本身也受到重大伤亡,两个旅长战死沙场,部队伤亡过半。

到了上海会战后期,为掩护淞沪地区大撤退,桂军第7军在吴兴一带阻击敌人,血战数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沪会战以后,日军继续夹击徐州。经过商议,第五战区决定趁敌人分离时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在具体部署中,桂军第31军担任主攻任务。

1938年1月18日,日军占领明光镇,2月1日,敌军的警戒部队侵入临淮关附近地区,其大部队向蚌埠发动进攻。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第31军认为时机已到,从敌人后方发动侧击,将敌军切成两段,双方鏖战两日。但由于势单力薄,桂军这次袭击未能发挥全效。见形势不利,第31军主动撤军,牵制敌人。

2月6日,第21集团军从江南赶到合肥,8日再次出击对敌。

在桂军第31军、第7军、第48军的协同下,击毙敌人千余,击毁敌人战车十余辆,一度收复凤阳、考城,日军被迫停止北进。

台儿庄决战时,南敌再次北犯,遭到第31军的顽强抵抗,日军始终未能突破固镇以南一带阵地。这次阻击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夹击徐州的计划,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徐州会战结束以后,日军又对武汉发动进攻。此次战役中的桂军也表现得勇武敢当,昼夜猛攻,与敌人血战数日。

“敌据险顽抗,攻击迄少进展,唯敌以重创,死伤累累,惜我伤亡亦重”“各阵地失而复得,反复攻击者数次”。

经过桂军等顽强抵抗,敌人未能深入,但我军也伤亡甚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武汉会战能坚持五个月之久,桂军功不可没。

抗战前期,桂军作战一直积极努力,表现出的战斗力也很强,多次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扭转局势,在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并非偶然。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首先,桂军走上战场,是因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洪流。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抗日救国的风暴席卷大地。尤其是“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中华民族投身到一场重大的生死搏斗当中。这些都成为将桂军推向战场的洪流,让他们义无反顾,勇武抗敌。

其次,这一时期的新桂系出现过错误,但随着九一八事变、两广事变、七七事变的爆发,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桂军也自然而然地走向“拥蒋”、“联共”、“抗日”的道路。

桂军在抗战中表现出的积极努力,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以上是桂军积极努力参加抗战的原因。不过,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桂军的战斗力这么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广大桂军作战英勇,非常敢于流血牺牲。

虽然新桂系集团在政治上代表的是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桂军中的大部分士兵来自底层劳动人民。为救亡图存,为保家卫国,他们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惜疆场洒血,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赞歌。

上海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中,桂军自上而下都表现出令人震惊的英勇,尤其是中下级军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力,都是烈士们的鲜血铺成的,“奋死抵抗,终以弹尽”,“饮弹自戕”,都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从明朝就存在的广西狼兵,用最简陋的装备打最狠的仗,日军都害怕

第二,桂军的战略战术正确,军纪严明。

统帅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将领李品仙、廖磊、夏威等,都受到过近代军事教育,战争经验非常丰富,再加上一定的文化知识,能在长期南征北战中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能制定出更有效地战略战术。

此外,桂军军纪严明,能够吃苦耐劳。

由于长期征战,再加上李宗仁、白崇禧的严格管理,桂军形成严密的组织纪律。广西吃苦耐劳、剽悍顽强的民风也在桂军中有所体现。不过,到了抗战后期,桂军开始抗战不力,作战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与其内部的腐败性有关。

从明朝的“广西狼兵”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桂系,桂军在保卫中华大地的战争中功勋卓著。虽然抗战后期的桂军不如前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挥洒热血的将士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所有为了国家生存、民族独立的抗日将士,都值得我们永久纪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