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1970年,

孙毅

到南方视察工作,陪同在身边的是司机小杜,途中经过一座城市时,他突然想起来这个城市的司令员,曾经是他的手下,也是他的好友,便想着去看看多年未见的老友, 只见他穿着最基本的工人服,衣服上还有许多补丁,司机小杜亦是如此。

此举就是为了看看老友会怎么接待他,为了更加真实,孙毅特地放弃了专车,选择步行去军区司令部,也没有惊动地方领导,边走边对小杜说:“

我们现在穿着这身衣服,去见我曾经的老部下,看他如何接待我们,如果闹了什么不愉快,你可别多言!

在孙毅身边工作这么多年,他自然是知道分寸的,立马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二人来到了军区大门口,门口只有一个站岗的哨兵,哨兵看见穿着朴素的两人后,立即将他们拦了下来,询问道:“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来找谁?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孙毅

孙毅回答道:“

我们是从干休所

(军队干部休养所)

过来的,找你们司令员是有点事情。

”说完哨兵有些为难了,干休所他知道,那里是团级以上干部才能休养的地方,但看着眼前这人,是不是团级干部还真不好说,毕竟他从上到下透露着一股穷酸气。

像这种连衣服都买不起的人,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来自干休所,于是问道:“

请问您是哪位?

”孙毅直接将名字告诉他,哨兵听了之后,在脑中回忆了一下“孙毅”这个人,可是他翻遍记忆,也只知道有一位孙中将,但是看着眼前这人,完全无法和孙中将联系在一起。

一时间哨兵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先将二人带到了值班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则给上面的人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司令员的秘书,秘书听完此事后,觉得有些不正常,便问道:“他有承认自己就是孙毅中将吗?”值班人员说:“没有,他只说自己叫孙毅。”

秘书接着问:“那他有坐干部专车来吗?”值班人员回答道:“没有。”在问完这些问题后,秘书断定他们是来要补助的,便将电话挂了,挂之前也没有交代什么,于是孙毅二人就在值班室等着,身边的小杜有些生气,他们这很明显就是以貌取人,眼睛就跟长在后脑勺一样。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孙毅将军

过了好一会儿,秘书才趾高气昂地从军区里面走出来,亲眼看到孙毅后,更加确定他们就是过来找司令员要补助的,于是阴阳怪气地问道:“你是从哪来的啊?”“哦,你是从干休所来的吧?”秘书自问自答道。看着秘书这样,孙毅并没有生气,回答道:“我是从干休所来的。”

听到这里,秘书也不绕圈子了,开门见山地说:“

你是不是现在生活困难,来找我们首长要补助的?

”孙毅一听笑了:“我现在的生活不困难!”秘书追问道:“那你来找我们首长做什么?”“

我就是专门过来探望他的,你能帮忙通报一下吗?

”孙毅道。

秘书已经就有些不耐烦了,心想得赶紧把他打发走,敷衍道:“

司令员去省里面开会了,不在这里,你先回去吧。

”孙毅表示自己可以再等等,秘书见状也没有多说,直接就走了,就这样,孙毅等了司令员近两个小时,结果一直没有等到人。

最后他只能写下一张便条,带着秘书离开了,然而就在他们走后不久,秘书就将便条交给了司令员,原来司令员根本没去省里开会,只是在军区开会罢了,看到便条后,他立马问秘书:“他人呢?”秘书见司令员这么着急,知道自己可能冒犯了大人物,心里凉了一截,支支吾吾地回答:“他走了。”司令员喊道:“

你怎么能让他走?赶紧去备车!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孙毅(左)

很快司令员就追上了孙毅,此时二人在大街上优哉游哉的散步,司令员立即命人将车停了下来,一脸歉意地走到孙毅面前,愧疚地说道:“

孙老,真是不好意思,这次是我这边出了问题,怠慢了您,我们现在回去说话可好?

随后,他又喊来了秘书,秘书赶紧和孙毅道了歉,孙毅并没有追究秘书的过失,只是呵呵一笑,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在这件事情后,孙毅再也没有来过这里。

孙毅的胡子对他“不离不弃”

孙毅原名孙俊明,1904年出生在河北廊坊大城县内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小家境就十分贫寒,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当时军阀之间战争不断,四处都被战火殃及,民不聊生,这也让孙毅家过得更加艰难,在读了几年书后,家里便供不起学费了。

而热爱学习的孙毅只能辍学回家,回到家后,他打算到外地去打工,让家里的生活更好过点,就这样他开启了四处流浪、背井离乡的生活,他从北到南一直漂泊,期间去过上海、厦门等地,不过去了这么多地方,都没能彻底安顿下来,也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常年奔波的生活,孙毅已经觉得厌倦了,便打算去河南开封投靠表哥,给他介绍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孙毅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这期间他只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了没多久就被辞退了,他只能在表哥家里白吃白喝。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冯玉祥

时间一长,表哥就看他不顺眼了,批评了孙毅一顿,孙毅一时气不过跑了出去,后来他逐渐冷静了下来,表哥说的确实没有错,是自己不知上进,还不知道努力,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正巧这个时候他看见了征兵启事,心里顿时有了方向。

1923年,孙毅被编入了由

冯玉祥

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并在河南陆军军官学校进行学习,先后担任23军上尉办事员、上校参谋。在这不久之后,两名少将参谋被调到了23军军部,其中有一位叫做

赵博生

,也是后来影响孙毅的关键人物。

不久,赵博生被提拔为军参谋长,而孙毅也就成为了他的手下,二人也开始有了工作上的交集。可是在这不久后,孙毅就生了一场大病,正巧这个时候赵博生也进了医院。有趣的是,两人还是同一家医院,相比之下,孙毅的病情比赵博生更加严重。

因为这场病,孙毅在医院躺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他连下床走路都十分麻烦,好在赵博生会经常过来和他说话,慢慢地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也更深了。孙毅的身体在经过这几个月的摧残后,变得十分虚弱,身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就连头上的发丝也掉光了。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赵博生

比较有趣的是,在孙毅消瘦的脸上,那些胡子却长得很茂密,自此以后,孙毅就对胡子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认定了胡子对自己不离不弃。孙毅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说什么都不愿意刮掉胡子,坚持要留着胡子。

在孙毅身体恢复过来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同往常一样的事情,唯一有变化的人是他和赵博生的感情,他既是上级也是好友,二人在共事期间十分愉快。一天,赵博生将孙毅带到自己的房间里,从床头拿出一本较厚的本子,交给了孙毅,并说道:“这是我写了近一年的日记,我现在将它交给你,你可以看看,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跟我提。”

孙毅拿回去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看完,里面写的都是赵博生的一些经历,孙毅看完后感触颇多。后来赵博生被调到了别的部队,二人之间暂时断了联系。

跟赵博生组织起义,参加红军部队

1930年5月,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此次混战由三支部队组成,其领导人分别是

蒋介石

阎锡山

以及

,而这次军阀混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而结束,阎、冯二人的部队失败后,基本上都被蒋介石收编了,其中就有赵博生和孙毅所在的部队。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阎锡山

不过,孙毅不愿意待在蒋介石麾下做事,便回到了家乡生活,虽然他已经回到了家乡,但依旧心系外面的局势,经常会四处打听爱国部队的消息,自此对红军部队有了些许了解,知道他们专门为穷人打仗,是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部队。

一天,孙毅像往常一样看着报纸,报纸上“赵博生”的名字吸引了他,上忙写着:“总指挥孙连仲、参谋长赵博生率领26路军,由山东济宁开赴江西宜黄、崇仁一带。”重新得到好友的消息,孙毅高兴极了,立马出发去寻找赵博生的部队,可是到了部队后他就后悔了。

原来,通过和好友赵博生聊天,他才知道此次行动针对的是红军,那支由穷人组成的队伍,孙毅十分后悔自己的决定,便对赵博生说:“

我做不到针对红军,我想我还是回河南吧,这场战斗我就不参与了!

”赵博生听后,生怕自己的好友会离开,连忙说道:

“26陆军现在听到是与红军作战,一路上都唉声叹气的,并且士气非常低落。命令虽然是命令,但是那枪杆子是握在我们的手里,这场战最后打不打,决定权也是在我们手里!”

孙毅认为赵博生说的也有道理,便没有着急要走,打算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说,果然26路军在训练的时候,情绪不高,常常都是敷衍了事,看到这些孙毅心中安心多了,由此可见士兵们也不愿意和红军开战。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蒋介石

1931年,26路军战士被压制的爱国情怀爆发了,所有战士联名催促总指挥孙连仲,给蒋介石发电报,他们不愿意和红军作战,希望能去对抗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在这里自己人打自己人,但是蒋介石压根不理会,选择了无视,将士们对老蒋的做法十分失望。

甚至到后来,战士们连训练都不管了,整日里都在为了开战的事发愁,总指挥孙连仲也以生病为由离开了,自此部队由赵博生管理,而孙连仲之前的事务,基本上都由孙毅代为处理,不久孙毅就被提升为25师中校参谋。

12月初,赵博生、孙毅、

董振堂

等人经过商议,决定秘密策划并发动起义,而这时却传来了紧急命令:“

即令26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赵博生,务必将雷震亚、袁明、岳中三名共匪分子逮捕,并押送至南昌严处,不得有误!

”三人正是军中比较有威望的人,看来蒋介石早就料到了26路军会有反心,这是给他们来了一招杀鸡儆猴啊,那他们就来一个将计就计。

当晚,赵博生就命人将三人装进了囚车,并让孙毅想尽办法稳住部队,随时待命,孙毅知道起义计划,或许要提前进行了。第二天,囚车在26路军的目送下渐行渐远,事实上,他们最终的目的地不是南昌,而是中央苏区,刚刚那样也只是虚晃一枪。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朱德

雷震亚、袁明、岳中三人抵达中央苏区后,立即将26路军的情况报告给了

朱德

,后由朱德传达给

毛泽东

,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尽最大努力争取实现全部起义,但不能全部起义,已经暴露的共产党员,可以随起义部队到中央苏区,未暴露的也不必隐藏了。

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等人带领26路军驻扎江西宁都,发动了“宁都暴动”,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编为红五军团,由季振同担任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担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担任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而孙毅则担任十四军侦察科长。

宁被罚也不肯动胡子

加入红军后,孙毅的胡子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当时为了作战需要,红军军队规定所有军官以及士兵,一律都不许留着长发和胡子。虽然孙毅知道有这条规定,也有不少同伴提醒他剃胡子,但这胡子对于他而言意义非凡,实在是舍不得将它们刮掉。

于是,他心一横懒得想这么多,到时候不管怎么处置他都无所谓,只要不伤害到他的胡子就可以了。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孙毅发现没有人管自己胡子了,他心里一松,近日的焦虑都一扫而空了。可不等他高兴,朱德就迎面走了过来,孙毅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完蛋了。

果不其然,朱德叫住了正准备偷偷跑路的孙毅,走到他的身旁,拍着他的肩膀说道:“红军的纪律相信你是知道的,不能留胡子这是明文规定,你可不能公然违纪啊!”不给孙毅说话的机会,朱德直接来了一句:“

受处罚和刮胡子,你选择一个吧。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孙毅当时一听急坏了,赶紧将他留胡子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并表示自己是因为讲义气,才没有将胡子剃掉的,就算被处罚他也认了,但绝对不能动他的胡子。朱德知道他留胡子的原因后,没有再强求他刮胡子,甚至还特批他可以留胡子,此后他多了一个称呼叫“孙胡子”。

1933年,孙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好友赵博生,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得知消息后的孙毅伤心了许久,但他也知道伤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逼迫自己振作了起来。

后来,孙毅凭借着突出的军事能力,先后在几场重要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只不过少了一个人帮他庆祝,每当想他的时候,孙毅就会拿出自己珍藏的日记,翻看里面的内容,他的脆弱只留在了晚上,第二天的时候,他又是精神抖擞的孙胡子。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不得不开启长征,孙毅也即将跟着部队进行战略大转移,结果当天上午就出了状况,原来孙毅本来是有骑马资格的,但最后却没有给他安排,张经武说:“

老孙啊,看来你要吃苦了。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张经武

知道这件事情后,孙毅不以为然,甚至还幽默地说道:“

既然没有了四条腿,可我还有两条腿嘛,这有什么,你尽管放心,我是不会掉队的!

”见孙毅这么说,张经武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再怎么样也会发个牢骚,哪有孙毅这么淡然啊!

长征途中不仅环境恶劣,还有国民党的追兵在后紧追不舍,不少同志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孙毅等人只能含着悲痛,在心里默默地送别自己的队友,随即收起情绪,踏上新的旅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军减员情况超乎意料,从原本的6000余人,到如今竟连一半都没有。

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不用敌人大费周章对付我们,我们也会慢慢消亡,这一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在这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会议,决定甩掉一些瓶瓶罐罐、重装备等,全员轻装上阵,避免发生突发事故。

经过此次会议后,我军的减员情况有明显的改观,后来中央机关进入贵州遵义,随后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会议期间,孙毅带领国家政治保卫团驻守城南,其任务就是保证中央会议和各领导人的安全,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在街上巡逻。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毛泽东

一天,孙毅带着干部在巡逻的时候,迎面走来两个人,因为隔得有点远,看不清楚来的人是谁,待人走近后,才发现是毛泽东和张闻天二人,孙毅立即喊道:“首长好!”毛泽东一眼就看到了孙毅,对孙毅说:“

孙胡子,现在天冷,巡逻的时候可以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了!

孙毅感动极了,回答道:“

感谢首长关心!

”在告别毛泽东二人后,孙毅等人继续巡逻,只不过没有刚刚那么冷了,现在心里都是暖暖的。遵义会议结束后,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以及全军的地位,孙毅逢人就会说:“

毛委员又回来掌舵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孙毅曾担任抗大二分校校长,那时他还留着胡子,不过为了让学员遵守规定(不能留胡子),他决定将自己的胡子剃掉,起带头作用。即便他的心里十分舍不得胡子,但他必须这么做,就在他拿起剪刀,准备动手的时候,聂荣臻赶了过来。

聂荣臻连忙夺下孙毅手里的剪刀,并劝他要三思而后行,后来孙毅还是下不去手,胡子也就继续留着了,此后他再也没有动过剃胡子的念头,而胡子也成为了他的显著特征,大家只要在晋察冀根据地看到留着胡子的首长,就知道他是孙毅,毕竟在军中这可是为数不多的存在。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图|聂荣臻

在新中国成立后,孙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校部副部长等职务。

被授予中将军衔,自认为不配

1955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万众瞩目的授衔仪式,根据孙毅在战争中的贡献,最终他被授予中将军衔。然而孙毅得此殊荣后却坐立不安,他认为自己作出的贡献并不突出,并且自己对名利无欲无求,给他一个少将都算是看得起他了。

于是,他写信给中央,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希望中央能够收回中将的军衔,但中央对于他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依旧授予中将军衔。对此,孙毅也只能坦然接受,在此后的日子里,孙毅一直保持着朴素的作风,身上的衣服即使全是补丁,他也不会丢弃,依旧穿在身上。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1970年,孙毅到南方视察工作,为了不增加当地领导的负担,他这次没有通知任何人,只带了一名司机前往,此时他身上还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衣服,看起来就跟普通百姓无异,正因为如此,他去军区司令部探望老友时,才会被秘书打发走。

司令员知道孙毅被秘书怠慢后,立即派车去追已经离开的孙毅,见到孙毅后,赶紧让秘书给他道歉,孙毅没有计较,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也没有追究秘书编造谎言一事。

回到军区司令部后,孙毅和友人相谈甚欢,不过自此以后,孙毅再也没有和他见过面。

孙毅探望老友,因穿着朴素被秘书怠慢,司令员:你怎么能让他走?

后来,孙毅积极向后辈传递红色思想,常常会给他们讲述关于革命先烈的事迹,晚年的时候依旧穿着旧军装,一双旧解放鞋,身上没有一点架子,深得当地群众们的喜爱。

2003年,孙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