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这两天,西安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在持续下降,钟南山院士1月6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西安本轮疫情拐点已经出现,防控措施已经奏效!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为此,全国人民紧绷的心弦应该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了,希望在我们的农历新年到来前西安能够全面开放,过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回看本轮西安爆发的新冠疫情,却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前年武汉疫情爆发,我们可以说是因为新冠病毒初次面世,我们刚开始对该病毒不够了解,猝不及防而导致的。但如今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已经持续了2年时间,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和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虽然新冠病毒经历了多次变异,但我国的防控成绩在世界范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但为何这次西安却失守呢?为何西安疫情防控给人一种很多漏洞的感觉?可以说,西安这波疫情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具体分析如下。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防控政策在执行中仍存在漏洞

虽然我国并没有采取封国,禁止境外人员进入国内的措施。但针对境外人员的病毒筛查,我们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战线,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落地后还需要到定点酒店隔离观察14天,期间还需要进行2次核酸检测的1+1防控模式。

长期以来已证明,这种防控模式是有效的。但再完美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只要涉及到人,就难免会出现疏漏。虽然西安本轮疫情外泄的真实原因官方并没有披露,但专家认为仍然是在机场第一道关卡中出现漏洞导致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继续做好筛查工作,病毒溯源工作同样不能放松,这可以为我们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及时地堵上漏洞。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本轮西安疫情爆发,同时也暴露出了西安的通讯网络设施不足的缺点。正当需要开展大规模流调的时候,西安的“一码通”居然崩溃了,而且还崩溃了2次。现在已经进入了5G时代,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发现高风险人群,降低流调人员的工作难度。

“一码通”崩溃这种情况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罕见的,但却在西安短时间内发生了2次!而且我们将西安的5G基站与上海的对比,也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西安5G基站每平方公里才10个,而同等面积下上海是80个。所以,及时完善通讯基础设施,也是西安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疫情初期人员投入不足

要大规模开展流调,其实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的。但西安本轮疫情在这方面明显暴露出人员不足的问题,据媒体报道,西安的常设专业的流调人员只有300人,而上海市常设流调人员足足3000人!西安12月初发现首例患者,但到月底都没有找到传染源,想想这期间失去了多少宝贵的防止疫情扩散的黄金机会?根据陕西省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从1月4日到1月7日,有43个病例,是1月4日发布的同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之所以会出现超级传播者,多数是因为超级传播者被发现的时候处于感染早期,排毒能力较强,类似这种超级传播者,如果早日发现被隔离,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疫情扩散。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西安这波疫情给我们的启示

上述疫情防控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要疫情防控精准化,不搞一刀切,这就要求提前准备,未雨绸缪!比如媒体报道特别多的,西安在本次疫情反弹中,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出现了尿毒症患者无法透析、心脏病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孕妇因核酸检测过期无法就医而流产的情况,事件经媒体传播造成负面影响非常大。为何防疫政策一刀切,未能照顾特殊群体?原因值得深思!孕妇、心梗、脑梗等危急重症患者,无论做过核酸检查,该及时进病房的,务必通过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进入医院治疗,那么问题来了,万一这些患者有核酸阳性怎么办,可以考虑入院后隔离、观察,直至多次核酸阴性再出院。

西安疫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专家:这波疫情反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虽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但经过广大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一线防疫人员的努力,这次西安疫情拐点终于已经出现,这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疫情的变化,做好充分应对,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迎接未来Omicron病毒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