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众所周知,日本是存有大量汉字的,最大的日文汉字字典——《诸桥大汉和辞典》中,就记载了差不多5万个汉字。二战之后,日本针对斑驳繁杂的汉字,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与合并。所以到了现在,日本人在生活中常用的汉字,仅有2136个。不过,这却并不影响汉字在日本的社会地位,毕竟在日本护照上,就有明晃晃的5个汉字。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1878年2月20日,日本发布了第一代护照,名为“大日本帝国海外旅券”。当然,这只是官方称谓,平常的时候,日本国民都喜欢叫它“日本国旅劵”。一般来说,世界各国的护照颜色各不相同,分别有蓝、绿、红、棕、黑等多种颜色,每个国家只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是,日本的护照却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而是有4种。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最初,日本护照的颜色是深绿色,上面印有“大日本帝国海外旅券”的字样和菊花图案。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字却不是用日文书写的,而是中国的小篆。不过,尽管现在的日本,将“大日本帝国海外旅券”几个字缩减为“日本国旅劵”,但他们依然没有用日文替代小篆,反而将这一“传统”保留、沿用了下来。日本之所以会如此“怀旧”,其实与当初的那段历史,尤其是与秦始皇之间,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各国的文字不统一,交流起来经常会产生歧义,而当时的秦国,使用的文字则是大篆。大篆,也称籀(zhòu)文,是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从甲骨文演化而来。《汉书·艺文志》记载:“《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西周的大篆发展至战国时期,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鉴于天下分裂的局面,大篆会衍生出多种文字形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能更好地颁布政令与进行统治,他提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因此,他将统一文字、书体的任务交给了丞相李斯,命他在原来的大篆基础上,再次对文字进行简化。最后,李斯从轮廓、笔划、结构定型入手,改变了大篆那种弯弯曲曲的线条,开创出了一种笔划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这便是小篆。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从此之后,秦始皇便大力推行小篆,将原本那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书体统统废除,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并影响了周围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日本。当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而那个时期,正是日本的弥生时代早期,没有农耕文明,没有文字传播,也没有医药出现。

日本护照上的5个汉字,源于秦始皇的一声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所以,徐福的到来,恰好为日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引导他们突破瓶颈,走向文明社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可见,日本之所以坚持留有护照上的小篆文字,正是对徐福的缅怀,如果没有他,没有秦始皇当初的一声令下,就不会有如今的日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