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120师出征晋西北,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挥刀斩日军

1937年9月3日,贺龙师长率领八路军第120师8200余人过黄河出征山西。根据军委的战略规划,指示贺龙第120师开赴晋西北管涔山地区,并向大同、绥远游击;林彪第115师转入恒山山脉南段,并逐渐南移,展开于太行、太岳山脉中;刘伯承第129师向黄河边集结,于适当时候进入晋西吕梁山脉,独立自主,放手发展。

八路军120师出征晋西北,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挥刀斩日军

接到八路军总部转发的指示后,贺龙与关向应、萧克等师首长进行了商议,决定师主力开赴晋西北,监视从大同、雁北方向南下的日军,伺机打击敌人。为掌握主动,除王震率359旅717团暂受八路军总部调遣外,将全师剩下的兵力分成两部行动:由358旅716团团长宋时轮率领一个900余人的支队,深入雁北后方敌占区去打游击,迟滞日军向神池、宁武方向的进攻;师主力分别前往朔县、宁武地区牵制日军,寻机歼敌。

就在第120师主力向晋西北展开之时,第二战区组织的忻口会战打响,山西局势极度紧张。奉八路军总部命令,贺龙将手上的全部人马撒开,沿雁门关至忻口、繁峙至忻口的两条线路上主动出击,截断日军运输线,配合忻口正面友军作战。

宋时轮支队北上后,由贺炳炎继任358旅716团团长,与政委廖汉生奉命带2个营去雁门关袭击日军交通线。贺炳炎9岁时投到武当山清道长门下学习凌霄剑法,后改学玄虚刀法,因而练就了一身好刀术。他16岁在湘鄂边加入贺龙领导的红4军,作战英勇,多次负伤,从战士升到了师长。

八路军120师出征晋西北,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挥刀斩日军

在红二、六军团北上长征途中,身为红5师师长的贺炳炎率部队为全军开路。经过瓦屋塘恶战,贺炳炎平生第6次负伤,右臂被炮弹炸成粉碎性骨折。因战事紧急,医生只能用一把伐木头的旧锯子消毒后给他截肢。贺炳炎不打吗啡,嘴咬毛巾硬挺,经受了3个小时地狱般的手术,让旁边的医护人员敬佩不已。贺龙亲自来看望贺炳炎,并收藏了两块从贺炳炎胳膊上锯下来的碎骨。这成为了后来贺龙给部队作战斗动员的生动教材:“看,这就是铁汉贺炳炎的骨头!”

贺炳炎和廖汉生率部进至雁门关后,勘察了地形,决定在关南侧黑石头沟公路西侧高地设伏。10月18日,716团伏击了一支由北向南开进的满载兵员、弹药的日军车队。经过激烈战斗,击毁汽车20余辆,消灭日军约300人。由于另一路日军恰巧赶到,716团遂主动撤出了战斗。两天后,贺炳炎和廖汉生率716团于同一地区切断公路,并进占了雁门关。10月21日,716团又伏击了一支由百余辆汽车组成的日军车队。因日军这次有了准备,防守严密,又有5架飞机支援作战,716团久攻不下,双方陷入拉锯战。在杀伤一部敌人后,716团适时撤出了战斗。

八路军120师出征晋西北,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挥刀斩日军

贺炳炎、廖汉生指挥716团在雁门关以南的两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一度切断了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补给线。战斗中贺炳炎独臂上阵,挥刀冲杀,并手刃日军一名,不愧为猛将风采。该部的出色表现受到了第120师和八路军总部的嘉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发来了嘉奖令。在2005年拍摄的电影《太行山上》中,梁家辉饰演贺炳炎,手挥骷髅大刀左劈右砍,日军是沾着死碰着亡,那叫一个威风!对此梁家辉非常自豪,对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演的是八路军团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