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大学士坐官轿上班:4名轿夫抬轿,4名轿夫坐着骡车备用

清末,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但官场依然做派老旧,毫无生机可言。

以新成立的外务部为例。

由庆亲王奕匡为总理部务大臣。此君一年仅到部一次。他在实行新官制前,是实际上的首席军机大臣,后来任内阁总理大臣,公务实在繁忙。

管部大学士兼尚书是那桐,此君则每周到部一次。其他时间干什么去了,大家也不清楚。

实际工作则由专任尚书梁敦彦、侍郎胡惟德、邹嘉来及丞参、司长等办理。

清朝大学士坐官轿上班:4名轿夫抬轿,4名轿夫坐着骡车备用

当时京官的官服,需要自备。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官服按季节更换,四时不同,种类繁多。有单、夹、棉、皮之别。单、夹衣料,又有纱、葛、绸、缎、锦绣,种种区别。

皮毛官服,种类亦多。有羊皮、狐皮、貂皮、灰鼠、猞猁、水獭、海龙等等。

其中狐皮一种,又分大毛、二毛。羊皮一种,又分珍珠毛、草上霜、紫羔等。

缝制则分出锋或不出锋。穿着则有正穿或翻穿,均视参与的场合,而有不同的规定。

照以上所述,如完全置办,非白银数千两不可。

有些爱排场的小官,还要花一大笔钱,捐一个虚衔。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官帽上,配上一只孔雀翎,以资炫耀。

清朝大学士坐官轿上班:4名轿夫抬轿,4名轿夫坐着骡车备用

上班时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按照大清的规制,只有官至大学士,才有资格由官方提供轿子。

乘坐官轿,好不威风!四名轿夫,肩负而行。另外后备的四名轿夫,则乘坐骡子车紧随其后,以便在中途,或是回程时,可以换班接替。

其他品级不够的官员,只好交通工具自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归来的颜惠庆官卑职小、俸禄较低,且开明豁达,每天乘胶皮人力车到部办公。门房甚至不知道这是一个御赐进士出身的“四品京堂”。别人进外务部大门,门房都高声喊:“某大人到!”颜惠庆进门,门房不闻不问。

清朝大学士坐官轿上班:4名轿夫抬轿,4名轿夫坐着骡车备用

外务部的薪俸不低,但由于开销实在太大,所以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入不敷出。

好在外务部只在下午办公(也算怪事),上午时间,大家纷纷外出兼职。颜惠庆就去了严几道先生在学部开设的“审定编译馆”襄助审定工作。

至于那些没有能力凭本事挣钱的官员,他们也会想别的办法补贴家用。

在晚清民国时期颇有名望的外交官陆徵祥先生说:“凡担任公职的人,必先使个人经济独立,然后可望忠于自己的信仰,实行平生的抱负。否则顾虑身家衣食,势必仰人鼻息,依阿取容,终致一无成就,甚至丧失人格。”

陆先生所言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更多官员是为官后才实现经济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