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这个动荡的年代,军阀们一言不合就用枪炮开干;从前土匪抢劫大都是晚上,时值民国就连土匪抢劫都出现在了白天...
在上海,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穷苦出生,也是扛大包的可怜工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创建了显赫一时的斧头帮!

影视剧照
此人就是“杀手之王”王亚樵。王亚樵初到上海的时候主要是以苦力为生,但他们经常遭受到黑帮分子的剥削。性格桀骜的王亚樵开始考虑自建帮派,想要立足上海滩。他发现,当时大多数人和他一样以苦力为生的大都是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人,但他们都比较松散,没有自称体系的帮派。
王亚樵来了以后,立即联络这些同乡工人。王亚樵凭借自身高强的身手,出色的组织能力迅速的聚集了一帮骨干,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帮派。
王亚樵
王亚樵刚建立帮派不久,就遇到了发展帮派的好机遇。当时安徽工人和上海的一个大资本家发生了劳资纠纷,这个大资本家有巡捕和青帮撑腰,拖欠了工人大量的工资。这些安徽工人便找到了王亚樵帮忙,王亚樵决定先拿这个大资本家开刀。王亚樵带着一百多个人,拿着短斧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几个巡捕虽然有枪,却也不敢对上百人开枪,他们见势不好,就急忙的逃走了。大资本家也遭了殃,家里东西全部被抢走。
王亚樵这一战出名之后,成员迅速扩张,帮会成员高达数千人之多。他们在上海主要打斗武器是短斧头,所以被人称为“斧头帮”!在上海出了名的斧头帮不久便遇到了新的问题,他们经济上没有固定收入。上海滩传统的贩毒、赌博、妓院等生意全部被青帮所垄断,所以斧头帮当时在经济上很是窘迫!
于是,王亚樵开创了两种新的“生意”,一个是绑架,一个是暗杀。通过这两种生意,斧头帮财源滚滚,帮众们再也不是过去衣衫褴褛的样子。
1933年“福建事变”失败之后,广东势力等人出大价钱请王亚樵去刺杀蒋介石,他们给了王亚樵一张空头支票,签好了名字,金额一项是空白的,让王亚樵成功之后自己填。
1935年,国民党召开六中全会,王亚樵等人化装成记者混入会场,在接受记者的访问时,蒋介石由于外面太混乱,所以没有出来,出来的反而是汪精卫,所以汪精卫替蒋介石挨了几枪,其中,有一颗子弹间接性的导致了汪精卫的死亡!
王亚樵与斧头帮骨干
当时戴笠查出是谁干的之后,蒋介石破口大骂:又是他,他还真有种,在南京行刺子文,在上海大街行刺学良。现在可好了,干脆杀到六中全会来行刺精卫了,我们国民党高层都给他行刺遍了。我现在命令你,限你一个月内捉到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捉不到活的,立即就地打死!一个杀手能够这样被蒋介石大骂,看来蒋介石也是真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