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手里有七百万部队?您还加个还可信吗?题主大兄弟您可拉倒吧!苏德互相开打之前的时候,也就八百五十万兵力而已。
经过两年薅毛一样的征兵,德国人都快把地皮刮破了,连奶瓶师都招,德国的兵力也就翻了个翻达到了一千七百万。
等到柏林会战,眼瞅着德国就要被打崩了,就这点上希特勒手里头的兵力,撑死了也就三百来万,不能再多了。
而这些个兵力当中间,能听希特勒调兵遣将的,也就剩下守卫柏林的一百来万部队。如果还有多出来的兵力,那也就是临时凑数,凑出来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部队,一帮子老头老太太一人扛着一支铁拳上战场的队伍。
说真格的就这些个队伍,能叫部队吗?不能够,这哪是部队啊,整个就是炮灰。这算是希特勒在最后垂死挣扎的时候,弄出来的数字而已。搁到账面上去瞅挺好看,起码数字上去了,其实实际的战斗力也就那样。
您要知道,在整个柏林会战,参与进攻的也就只有苏联一个国家,什么英国,美国,法国都钻到山沟沟里头,调查什么德国东山再起的资本(其实啥都没有),吃瓜到是有很多时间的。
所以苏联在历史上,最终动用了足足二百五十万的兵力,对柏林进行最后的围攻。
其实这事的原来,咱孙子兵法都给大家伙唠叨过,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同倍则分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
您自己个琢磨一下,这要是希特勒手里真攥着七百万大兵,按照咱孙子兵法的教诲,苏联二百五十万红军,真要是对柏林动手,说真格的苏联投入的这点兵力不够看的,塞牙缝都不够。
而且您还别忘记了,整个二战时期,德国人的军事装备可不白给,没有数量优势,光拼质量,就连美国也自叹不如,不然也不会在二战结束后,可劲的搜刮德国的科技和科学家,往自己地盘上拉。
这一说就说的有点远了,咱拉回话头接着聊。
您要是翻阅一下整个苏德战役,不管那一次作战,苏联都是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进行作战的,兵力上不去,真拿不下来。
所以柏林会战这个点上,德国的军队也就三百来万,而希特勒能调动起来,加入到柏林战役的也就一百来万。
就这,柏林会战,一场战役打下来,苏联人也牺牲了八万多人,这要是算上受伤的人,就有三十来万人。
当然这么叙述确实有点干巴巴的意思,那么接下来咱把这场会战稍微的叙述一下,您就明白了。
历史上的事

咋说呢?苏联攻占柏林的计划,其实早在1944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一说这个时间点,您也别嫌早,毕竟国家之间的战役,不提前预备几步,到时候真打到眼跟前了,再开始准备,这就快要抓瞎了。
咱不说军力部署,攻击的先后顺序,就光说各种军备物资的准备,他也得好长一段时间的。
那么具体确定下来进攻柏林的时间,是在1945年的四月三号,当时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在最高统帅部的组织下开了一个高级作战会议。
这次会议除了斯大林之外,还有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朱可夫,以及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科涅夫等一系列的高级将领。
一说这里,大家伙就都知道了,最后对柏林经进行围攻的,就是朱可夫和科涅夫带领的两个方面军。
因为这两个方面军是对一个地点进行攻击,所以当时参谋部划定了两个方面军的作战分界线,这就相当于切蛋糕,一人一块一样。
毕竟攻占柏林,这不管是搁在苏联的历史上,还是搁在国际上,那都是相当大的荣誉和成就。
结果斯大林不同意参谋部的这个方案,直接把那条分界线的一部分给擦了,又重新画了一下,最后的终点搁到了柏林东南方向上的吕本。
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第一个攻入柏林,就让谁占领柏林!”
其实这句话就已经告诉所有人,德国人的崩溃就在眼跟前了,顺道还激励了自己手下两大元帅,狠狠的打希特勒,谁打的狠,这份荣誉就是谁的。
回头咱来看看,希特勒的准备。
为了防守住柏林,希特勒已经是孤注一掷了,他是一门心思想要把柏林建成一个铁桶,有那么个意思是,想要拿下柏林,就等着拿命来换吧。
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坐下来好好谈谈,把二战的事情,搁到桌子上谈个结果出来。
这招吓唬美国人好使,但吓唬不住苏联人,苏联红军在二战中和德国人的仇恨那都是解不开的死扣,不用鲜血了解扣,想都不用想了。
这事就算是苏联最高层同意了,下边的老百姓也不会答应的,毕竟报仇雪恨就在眼跟前了,你说不打了,那是不可能的。
憋屈了整整四年的功夫,就等着这最后一击了。
所以,咱就看到了美国人带着英国人和法国人先怂了。
那么在历史上,咱就看到了,当苏联人距离柏林只有六十公里的时候,而盟军部队还在莱茵河苦战阿登战役,战役没打完不说,他们距离柏林差不多有五百公里的距离,就这五百公里的距离上,中间还搁着一座山和一条河呢?
咋说呢?六十公里对于钢铁洪流来说,就是一层窗户纸的距离,一个手指头就能给捅破了,咔咔的就能冲到柏林和德国人掰手腕了。
就盟军这五百公里的距离,这中间还搁着一座山,一条河,您别说好几个手指头了,翻山过河就得费老大劲了。
所以最终希特勒的想法只能落空了,他要面对的就是苏联人打苏德战争开始积攒下来的怒火,这把子怒火足可以看成是火山喷发,大地母亲都挡不住他的怒火。
希特勒也没辙了,只能不惜血本的打西线开始抽调兵力搁东边补窟窿。
说道这里,小编不得不说上一句二战整个战场上,分成西线和东线,东线和苏联人打的那叫个残酷,德国人百分之八十的兵力都搁这里头消耗着呢?而西线盟军顶着百分之二十的德国兵,还是各种各样不满编的德国部队,都打的好费劲,哎!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希特勒还是从西线挤出了兵力,在柏林这块好不容易硬生生的拼凑出两个集团军,一个是维斯瓦集团军,另一个是中央集团军群,合一块也就一百来万人。
这一百来万人的部队,什么坦克自行火炮一千五百辆,火炮和炮击炮这差不多也有个一万多门,作战飞机三千三百来架。
为此德国人在柏林地区,硬生生的挖出了三道防线,奥得河—尼斯和地区,纵深达到了二十到四十公里。
而在柏林这块构筑了三道防御环,所以前后加起来,德国人的防御纵深达到了四十五到八十公里。
而苏联人这块,给准备了十八个合成集团军,四个坦克集团军,四个空军集团军,合共二百五十万。
硬件设施那也是一点都不差,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了六千二百五十辆,火炮和迫击炮就有四万两千门,飞机七千五百多架。那一项数据都比德国人多,这也算是一场富裕仗。
开打
那么等到1945年四月十六号,凌晨五点的时候,朱可夫头一个发出了总攻命令,什么迫击炮啦,火炮啦,甚至于咱耳熟能详的喀秋莎都上场了,一通火炮洗礼,就打开了柏林会战的前奏。
奥得河西岸整个德军阵地,一瞬间就被各种各样的炮弹火箭弹给包了场子了,这通炸,德国人一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但是这仅仅是初期的战斗,攻打柏林并不好打,而且是越往后越难啃的。
打一天下来,朱可夫也就突进了八公里,被挡在了外围三道防线上的第二道。
到了第二天的晚上才堪堪突破了第二道防线。
到了第三天早上,攻占了泽劳弗高地,这才让苏联红军进入了一个宽大的正面战场,一马平川啊。
一说到这里,估计大家伙也就知道了,苏联的坦克这就派上用场了。
所以在钢铁洪流面前,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整个奥得河防线就被突破了,德国人也开始往市区进行撤退。
至于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进攻的时间比朱可夫元帅的要迟一个小时,在十八号的时候,也完成了强渡斯普利河的任务。
这就算是,将整个柏林给包了饺子,就等着再合个口子,也就完成了围攻的第一个步骤。
当然了,再合个口子啥的,其实也用不上了,为了不给德国人一点喘气的机会,等着他们准备好了再上。
所以二十号的时候,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就开始向着柏林的市郊发起了进攻。
一天后就攻进了城市里头。
这中间的叙述也没多大劲,咱就说一下四月二十六号的一个事,挺有代表性的。
等到了四月二十六号的时候,苏联红军对上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军。
这事一打就打到了二十九号,德国人就被压缩到了两公里的地段上,德国人实在是撑不住了,就打算到了夜晚进行突围。
至于向那突围,这不用问,一准是向西,这都成了德国人的老惯例了。
结果这次突围不是很成功,到了五月一号的时候,整个德国法兰克福古本集团二十多万人被全部歼灭,十二万人做了俘虏之外,就啥也没有剩下了。
就这点上的柏林,都已经开始疯狂起来了。
咋说呢?就在这个点上,整个柏林被希特勒营造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堡垒。
整个市区划拉出九个防御地区,您要是在当时的环境中,抬眼瞅哇,那那都是街垒,反坦克障碍物等等。
就那些个建筑物,原本的窗户口都给封了起来,变成了一个个的射击孔。
各种高射炮也不放空了,去拉到了街垒里头当做反坦克炮来使用。
您别说高射炮了,就连那种还没修理好的坦克和火炮,只要炮管子能发射炮弹的都塞到了街垒里头去了,变成了一个个的火力点。
您以为这么准备就完事了吗?不能够的,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德国还给地铁灌水,防止苏联红军从地铁的线路中攻入各个防区。
您都不知道,当时地铁线路中,还有很多避难的人口,他这么一淹,光死在里头的德国人就有不少。
在这种情况中,也有逃亡的德国士兵,而那些个纳粹军官大呼小叫的追杀这些个逃跑的士兵。
所以整个柏林已经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也就是说,苏联红军要想打下柏林,这才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毕竟战争当中,巷战总是最残酷,最困难的,但这个困难对于苏联红军来说,不算什么。
因为他们为了这件事,整整憋屈了四年,四年的天气里头德国人在苏联的土地上没少干坏事,该到报仇的时候了。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德国人已经没有了反抗的余地,至于垂死挣扎的最后一击了,失败那是板子上的钉子早就定好了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翻盘是不可能的了,希特勒只能自杀了事,毕竟这个世界上已经容不下他这个大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