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鹿鼎记》中,讲述了韦小宝与罗刹国公主索菲亚露水情缘的故事。当时,索菲亚为了看望情人高里津特地从莫斯科赶到雅克萨,偶然遇到了韦小宝。韦小宝凭借油嘴滑舌和多年看戏学来的智慧,不但帮助索菲亚发动政变成为摄政王,还和索菲亚做了一段时间的露水夫妻。那历史上真有索菲亚公主吗?她的故事又是如何呢?历史上,同时期,俄罗斯确实有一个公主名叫索菲亚,全名是索菲亚·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她是阿列克谢一世的孩子中唯一一个智商、健康都正常的人。阿列克谢一世另外的子女中,太子费奥多尔患有“坏血病”,还剩下一个弟弟伊凡,智商不高,还有三个孩子夭折了。

顺便说一下,索菲亚长得可不咋地,五大三粗,韦小宝也不容易,大家看图就懂了。1682年,已经当了沙皇的费奥多尔英年早逝,留下他同胞弟弟伊凡和后妈娜塔莉亚生的儿子彼得为候选人。朝中大臣都愿意拥立彼得为沙皇,但索菲亚不满这个结果,她利用娜塔莉亚对射击军的叱责和刑罚造谣,并谎称伊凡皇子被杀害,从而挑起射击军和朝中大臣对娜塔莉亚的不满,并趁机发动宫廷政变,使得伊凡和彼得共同执政,自己当摄政王。这段和金庸小说中,描写的都差不多。索菲亚政变成功后,把后妈娜塔莉亚和彼得发配到郊外。不过,她不像很多中国皇帝懂得斩草除根,反而让彼得成立了少年团,希望以此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想到这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1689年,彼得成年,并迎娶了妻子,照理说,索菲亚应该把政治权力转交给彼得,但是她不乐意,企图再次发起兵变夺取政权,加冕为皇。
但是,因为索菲亚摄政期间与邻国的多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经济也很不景气,这让俄国的贵族们很不满意,他们放弃索菲亚转而支持彼得。而且,这次发动兵变之前,射击军队里有人向彼得通风报信,彼得早做好了准备。
所以,这次兵变索菲亚失败了,彼得凭借自己带大的少年团和大臣贵族的支持,打败了索菲亚,并用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实权。索菲亚则被关在诺沃得维奇修道院里,而跟随索菲亚的那些士兵都被流放到戍边。
1698年,被流放的士兵联名向索菲亚请愿,希望她能领导他们重新夺回政权,索菲亚本身也不甘心就这么老死在修道院里,于是开始秘密通信,联络部署,等待时机,发起兵变。但索菲亚的士兵们还没到莫斯科,就被弋登和谢因两位将军剿灭。彼得沙皇下令彻查此事,并查出幕后指使的索菲亚。
于是,沙皇命索菲亚削发成尼,囚禁在新圣母修道院,而且还在她的窗前绞死了参与兵变的195名士兵。据说,有一段时间,索菲亚的窗前挂满了尸体。所有的野心都已经破灭,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索菲亚无可奈何,最后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