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你们放心,让我亲自走一趟,这数万大军便会尽数退去!”面对包围自己的数万国民党军队,一名地主没有丝毫恐惧,反而眼中带有一丝笑意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与这个地主一起的还有6000多名解放军战士,他们是掩护大部队撤离的断后部队的鄂东第二旅,经过数天的奋战,他们逃到了小镇中休养生息,这天本来是解放军部队撤退的日子,正准备出发之时他们发现自己竟被人数多于他们数倍的国民党军队包围。

面对数量众多的敌人他们并没有害怕,反而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为了防止己方战士牺牲之后,国民党部队会将怒火迁就于小镇的居民身上,他们还专门留下了部分战士用来保护他们。

做好一切准备之后,正当他们准备开始作战时,那名地主要亲自去敌方阵营的事情传到了解放军指挥官的耳中,在指挥官看来这与送死没有什么区别,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前往地主家中阻止他。

但是听到指挥官的劝说之后这个地主只是摇了摇手并且表示:“你们放心吧,这群国民党交给我足够了。”

随即便出发前往国民党的阵地之中。

这个地主到底是谁?他又是什么身份,真的以一个人的力量劝退了数万国民党军队吗?今天我们便来一起了解发生在胡之杰身上的故事。

胡之杰出生在安徽的一个书香世家之中,家境优越的他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并没有让胡之杰变得爱慕虚荣,反而十分享受安静闲淡的生活。

成年之后的他如愿在自家的私塾里教书过活,但是那时的中国动荡不安,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虽然看起来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但是胡之杰与其他人一样爱国也想在战场上报效国家,思前想后,他决定弃笔从军。

起初,胡之杰的从军之路走得十分困难,因为本就没怎么锻炼过,再加上一副书生模样,许多军队都不要他,觉得要他只会徒增物资浪费,辗转多地之后胡之杰终于进入了川军。

当时各个军队之间的条件差距十分之大,川军就是属于条件差的军队,不论是从人员文化素质来说还是武器装备品质来说,川军都难以与其他军队相比。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胡之杰)

与其他军队不同,川军需要的正是像胡之杰这样的读书人,加入川军之后的胡之杰立马就受到了重用,同时胡之杰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每次打仗的时候他都像不怕死一样冲在部队的最前面。

胡之杰就这样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战功,再加上胡之杰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文化素质,没有多长时间胡之杰就成为了川军第一师的师长。

正当胡之杰以为自己的军旅生涯会越走越顺畅的时候,国民党内部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抗日战争之后以胡之杰为首的川军将领频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说其原因也是让人感到哭笑不得,蒋介石这个人大家也都知道,一直以来他都是个心眼十分小的人,也是个十分多疑的人。

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其实派系分裂十分严重,各个派系谁也不服谁用人只会用与自己派系相同的人,不管这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只要不是与蒋介石是一个派系的,他就不会重用。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正在训练的川军战士们)

并且胡之杰半路出身,不是黄埔出身,在国民党内的资历也不算老,更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更何况川军大都是实干派,根本不会溜须拍马,这让他们丢失了大量升官的机会。

但是蒋介石这个人又十分贪心,不愿意失去川军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对川军的将领们明升暗降,表面上是让他们升职,但是这些职位全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职位。

看到自己还有身边的人遭受到这种待遇,胡之杰对蒋介石失望透顶,再加上胡之杰参军本来就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了保家卫国,同时,胡之杰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蒋介石为了彻底控制住川军甚至会派人暗杀自己。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老年身穿中山装的胡之杰)

最终胡之杰决定停止受气生活,离开国民党,反正日本侵略者已经被赶了出去,自己也已经失去了待在军队的理由,于是胡之杰便提交了辞呈收拾东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蒋介石看到胡之杰主动离开国民党自然十分高兴,甚至还做样子送了胡之杰一程。

回到老家之后,胡之杰用自己攒下来的钱买了一片地,成为了一名地主。但是与其他地主不同,胡之杰十分在意老百姓的生活,只要他有空便会前往镇上的学校,给学生们上一课。

但是这样安稳的日子胡之杰并没有过多久,为了把全中国都握在自己手中,蒋介石决定撕毁“双十协定”发起国共双方之间的战争。

胡之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蒋介石竟然会亲手破坏这得之不易的和平,但是想到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平民他又无可奈何,同时他又对老百姓们的性命安全感到担心,现在他连自己都难以保全,更何况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呢。

担心这些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又开始为自己留在国民党的老朋友老部下们担心,为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胡之杰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给他们写信问他们是否健在,他还劝说这些人不要与共产党互相残杀,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蒋介石)

1946年,蒋介石发动二十多个师的兵力进攻中原解放区,想要打共产党一个措手不及,削弱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控制力。

当时,我党在中原解放区的部队只有六万人,而国民党的军队有三十多万人,为了保存我党的实力,解放军们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开始突围行动。

这些部队中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为了给其他部队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解放军鄂东第二旅就是这样一支部队,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撤退时间,他们硬是在佛塔山阵地坚守了三天三夜。

为主力部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之后,鄂东第二旅开始艰难地突围战,经过艰苦奋战之后终于甩掉了身后的国民党部队。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双十协定)

为了调整状态,他们决定前往岳西的一个小镇休养生息,好巧不巧,这里正是胡之杰所在的小镇。

当他听说解放军来到了自己所在的地方之后,胡之杰立马就把自己的房子腾了出来给解放军休息用,甚至还为他们提供粮食。

胡之杰对解放军的了解并不多,大都是通过人们口口,但是当他亲眼看到这群可爱的人即使自己吃不饱也不愿麻烦当地老百姓的时候,胡之杰从心底里对这群人感到尊敬。

当所有人都以为解放军会在这里平安无事地休整完毕然后离去的时候,变故突发,小镇里竟然有国民党的特务,得知解放军在小镇休整之后他便立即把消息报了上去。

这个消息传到了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的刘峙耳中,本来就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的他听到在岳西休整的竟然是从自己手中逃跑的鄂西第二旅怒火中烧,立马就派遣主力部队前往小镇包围解放军。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猪头”刘峙)

7月20日,正准备离开小镇的解放军发现自己竟然被国民党给包围了起来。人数高达三万人,可鄂东第二旅在长时间的战斗之后只剩下6000多人,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

得知国民党有3000余人的时候鄂东第二旅的旅长当即下令立即销毁所有机密文件,并让所有战士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面对战斗力远高于自己的敌人,解放军战士们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斗志高昂,随时准备与国民党以死相搏。

同时他们还想到如果己方不幸战败,给自己提供过帮助的老百姓们一定会受到波及,尤其是胡之杰,没有丝毫犹豫,旅长安排了一个排的战士留在小镇保护胡之杰以及小镇的百姓们。

听到旅长的安排之后胡之杰十分感动,当即找到解放军的指挥员表达自己的谢意,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正是这一找让事情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国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可击退数万人

(鄂东第二旅旅长吴诚忠)

与指挥员交谈的时候胡之杰得到了前来围歼解放军的国民党部队番号,当听到番号之后胡之杰随即大笑起来并说:“你们不用担心,让我亲自走一趟便可劝退这数万大军。”

原来外面的国民党部队不是别人,正是川军部队,而正好他们军队的领头人傅翼还是胡之杰的学生。

随即胡之杰便起身前往国民党的阵地,看到出来的人竟然是胡之杰,傅翼立马命令手下不要开枪,随即便去迎接胡之杰。两人见面之后先是一起回忆了之前的日子,随后便开始进入正题。

交谈中,胡之杰告诉傅翼,现在的川军要保存好自身实力,不要轻举妄动,并且还表明了蒋介石心胸狭隘,随时都有可能落井下石。并且还拿自己举例子,说明了自己当年在国民党受到的种种不公。

一来二去二人达成了共识,决定给包围圈开一个口子,当天晚上解放军便借着夜色离开了这个小镇。

胡之杰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拯救了共产党6000多名士兵的生命,也为川军保留了实力。

历史上像胡之杰这样的好人很多,虽然与我们的阵营不同,但是在他们心中一直有一杆天秤,谁是真正为人民着想他们看得很清楚,在恶势力面前他们不会低头,敢于为人民发声,而对于为人民着想的人,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