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薛岳能顶住日本人,咋就守不住个海南岛?大兄弟您说笑了,这两件事是一个人做的,而且都是防守,但有可比性吗?

一个是内战,一个是外战;一个是军民一心,一个是军民两不相干;所以啊,这就跟孙猴子一样,前脚大闹天空好不得意,想咋闹腾就咋闹腾,后脚碰上如来,却连个如来佛的手掌心都逃不出去。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当然您要是想继续了解实际情况,接下来咱就掰扯掰扯这个事。

三次进攻长沙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这事咱得把时间线拉长了来说,先说说日本人这头的事,不然说得不全乎。

话说,日本人自打明治维新之后,那国力也是蹭蹭的往上长,拿下琉球,攻下朝鲜半岛,跟腐朽的清政府打了一个甲午海战还打赢了,小心脏直接就膨胀变成了野心了。

后来跟是和俄国人打,和德国人打,便宜那是捞了不少。

再往后,一战那会,俄国没了,站起个苏联,欧洲那帮子人看见苏联那是人见人烦,趁着苏联还很弱小的时候,直接出兵干预苏联的内战。

日本人更是没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自己掏出十万大兵,九亿日元也参与了这场围猎,结果死了三千人,毛都没捞着。

但这野心一点都没有少,回过头来就侵占了东北,还拉来溥仪建立了伪政权,这小日子过得好不得意。回头就一步步的走上了,全面侵华战争。

可咱也没法子,那个时候咱也乱不是?全国各地军阀,军头到处都是,蒋介石忙乎着攘外必先安内,对外抗战他就拧不成一股绳。

当然这里头也有日本人的兵强马壮的原因,毕竟多少年的养精蓄锐了,日本就等着这一嘚瑟呢?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干的那些个事,那叫个天怒人怨。

走那烧到那,走那杀到那,老人妇女不放过,连个小娃娃见了都要捅死,后来更是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想得倒是挺好,他是想通过这种战争的威慑力,不放过一草一木的屠杀,恐吓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投降。

那么中国人的反应呢?日本人的算盘算是砸锅了。

日本人虽然在战场上,还是一步步的得寸进尺,将大半个中国变成了沦陷区。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但明眼人都能瞅的出来,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甚至让中国在整个过程中,打了几个漂亮的反击,您比方说台儿庄血战,万家岭大捷等等。

虽然数量不多,但有亮点总比没有亮点来的痛快,至少打破了什么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到了武汉战役的时候,日本人的伤亡更是达到了二十五万七千人的地步。

本来日本人就是一个岛国,为了准备这次全面侵华,士兵都是拔尖中的拔尖,这种伤亡日本人是承受不住的,直接导致了日本人的战略进攻部队不足。

列一组数据,您体会一下。

武汉会战那会,日本人聚集了三十万兵力。第一次长沙会战这就十万多一点,到了第二次长沙会战十二万多一点,第三次长沙会战,这就变成了六万多一点。

咋样吧嗒出味道来了吗?

越整越回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让抗日战争进入到了双方对峙阶段的一个原因。

日本人真心打不动了,为侵华战争的资金储备都用光了。咱别的不说战前日本人准备了四十多亿日元,到这点上,外汇就剩下两万马克了。

所以日本作为进攻方,在长沙会战中,可以说是强弩之末了,跟那秋后的蚂蚱一样,就只能蹦跶几天而已。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那日本人为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偷袭了美国人的珍珠港?”

您这说就是另一个话题,咱就稍微的说明一下。

战争潜力这玩意得靠压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他是将全国最精锐的那部分力量给挤出来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了。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就连招兵把人都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人家就招甲等兵。

打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又把全国什么战五渣都挤出来了,什么甲乙丙丁,只要能跑能跳他都招呼进去了。

所以就显得日本人的兵员开始充裕起来了,这 也是为什么在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时候,日本人聚集了三十六万军队,进攻咱三十万守军的事情出现。

当然第四次长沙会战,咱输了,但输是输了,日本人也无力继续南下了,这就是事实,日本人进攻中国大的战役基本上就没有听说过了。

好了,咱对日本人分析得也差不多了,大家伙知道,长沙会战那会日本人属于强弩之末,进行最后的挣扎而已。

反过头来,咱再来瞅瞅中国军队。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首先一点,中国的军民被日本人这一打,团结起来了,没多少人愿意当亡国奴的,当然这里头不包括大汉奸汪精卫之类的人物,什么曲线救国,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尽往自己脸上涂金子了。

而薛岳作为一员大将,绰号老虎仔,很早就加入了同盟会,跟着孙中山先生参加了北伐,后来跟是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员重要将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薛岳也是主动请缨,那也是战功赫赫。

最为出彩的他打了两个战役,一个是万家岭大捷,另一个就是长沙会战。

万家岭大捷算是武汉会战中的外围战斗,他是咱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对日本军队发起的一次战略反攻。

因为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已经被逼到绝路上了,从沦陷区内撤离的人,物资,各种设备都汇聚到了武汉,这要是顶不住日本人的进攻,这些东西全得毁在武汉了,那么日后撑过漫长的对峙期就更加的艰难了。

所以这场战役,您别看是以武汉命名的战役,他的战场扩张到了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是个省份的区域。

那么当时薛岳是第一兵团的总司令,指挥的南浔铁路线和潘阳湖沿岸的防御工作。

在接下来的万家岭大捷中,薛岳调来了十万大兵,经过十天十夜的战斗,歼灭了日本四个联队,一万五千日本人报销了,为此蒋介石奖励每一名参战将士五万元。

武汉会战,咱的战略任务完成,将汇聚到武汉的所有东西都拉走了,这就主动地退出了武汉,武汉会战结束。

这次会战结束之后,长沙成为了下一个双方胶着的地方,那么因为薛岳在武汉会战中的突出表现,所以在蒋介石就任命薛岳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还兼任了湖南省主任委员以及省主席的位置。

军政一体全压在了薛岳的身上了,薛岳的担子可一点都不轻松。

这不,日本人喘了口气,缓了缓,又聚集出十万人带着一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艘军舰,这就分成六路进攻长沙。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瞧见没拢共才十万人,他就分成了六路。

说道这里,咱得插上一小段。

啥内容呢?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在日本人输掉和苏联人的诺门坎战役之后发生的,所以第一次长沙会战,更加像日本人输了之后,要找一个出气筒出气,给自己打一打掉下来的士气而已。

对于这一战,薛岳的自信心那是相当强劲,可作为国民党的领头人蒋介石,不打算守卫长沙,退到湘南这块进行抵抗。

咋说呢?蒋介石的军事才能有是有,但大家伙都有目共睹。这回薛岳算是顶住了压力,说服蒋介石长沙这块就得死守。

其实这一战,来犯的日本兵不多,整个军民一心,打死日本人这基本成了一个全体共识的大目标了。

武汉会战的余威还在,至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要狠劲去打日本人,就算是输他也能撕下他一块肉不是,只要逮住机会去撕,日本人不是马更加不是骆驼,再怎么肥壮,总有被撕穿了的时候。

最后一个就是战法恰当,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不和敌人硬碰硬,诱敌深入,后退决战,一个天炉战法,这就算是把日本人给焖到火炉里头可劲的烧。

咱就说最后的结果吧,按照蒋介石的说法:“此次湘北战役,歼敌过半……举国振奋,具见指挥有方,将士用命。”

最终犒赏每一个参战将士十五万元(这是第一次长沙会战)

等到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时候,搁了一年,这中间苏德战争爆发,日本人还带着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恼怒,纠集了十二万日本人,发起了这第二次长沙会战。

还是那老酒装新壶,老战法一个天炉战法又把日本人给装了进去,这一次杀敌四万。

搁了两个月,日本人又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一次日本人疲态就出来了,六万人的兵力冲上来伤亡五万多人。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最后岗村宁次不知道杵在哪里说了这么一句话:“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日本人的实力打从淞沪会战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了,虽然看起来气势迅猛,但他的伤亡人数是在不断的增加的,最终武汉会战成了压死他进攻势头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日本人挥霍完他最后一点外汇储备,在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前就发动了偷袭珍珠港。

日本人的窘境可见一斑,而且中国军人在战争也在学习战争,本来就是弱兵,老兵越打越多,至少知道了打仗到底是个啥意思了。

一降一升之间,日本人可不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其实日本人但凡有点子力量,您感觉他不会接着打下去吗?他还会没事去惹美国人,这不有毛病吗?

那么到了薛岳防守海南岛的时候,薛岳虽然也是防守,但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军民一心这一条是在解放军的手里,薛岳可不占这一条。国民党那会人心惶惶的,从解放战争开始,就看见他们跑了,您基本上就没有瞅见过他们打过几次胜仗。

咱别的不说,就说解放战争期间,前脚还是国民党的士兵,被俘虏没有多少天,整个士兵的面貌都焕然一新了。

蹲在国民党哪里,能不露头打枪,他们都会窝在战壕里头朝天放枪,等到成为解放军的时候,一个个成了小老虎,都往前头挤,子弹迎面打过来都不怕。

后来淮海战役,那明明是蒋介石占了优势,不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解放军在打这场战役的时候,还有点看不清战争结局的样子。

结果一旦开打,解放军压根就不用担心后勤,上了战场给解放军运输物资的老百姓,比解放军还多。

有的老百姓,鞋走坏了,明明自己运输的物资里头就有鞋,没舍得穿,硬是光着脚将物资推了上去,那可是大冬天啊!

所以国民党和解放军孰高孰低,那是一目了然,都不用怎么掰扯这事。

一百多年的战争史,中国老百姓想过安稳日子迫切的心里,谁能体会得到。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国民党您估计他占了那一条?民心所向啊!

薛岳在这种大趋势之下,不败都没有道理可言!

再说,薛岳防守海南岛,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孤岛,打赢打不赢的,就他手里那几颗棋子,想要得到外援,别想了,蒋介石困守小弯弯都没援兵,哪里能顾得上海南岛。

薛岳的天炉能顶住日本人对长沙的三次进攻,为什么守不住海南岛?

就国民党那会的士气,就算是薛岳有死守的心,国民党的士兵有没有这都两说,毕竟在之前的战役当中,国民党的士兵差不都就被打秃噜皮了,士气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最终海南岛战役,迎来的结果,薛岳败退带着几万人回到了台湾。

当然这是军事上的事情。

您再看看薛岳,他本身的性格比较直接,毕竟有才能的人总是这样的。

而蒋介石那最不喜欢的就是违逆自己的人,薛岳的战功是赫赫,但蒋介石不喜欢,最终会导致薛岳在国民党内部被排挤,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所以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解放军,这个结果不是一个薛岳就能扭转得了的。

其实朝鲜战争要是能迟点爆发,小弯弯何尝不是囊中之物呢?

纵观解放战争,您其实不难发现国民党的将领总是有一个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圈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