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土”的国军名将,走在大街上,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兵

历史客栈前几天介绍过抗战名将冯安邦,一生清廉,殉国后家里竟没有钱给他安葬。

其实在国军中,这样清廉的名将还有好几位,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傅作义。

最“土”的国军名将,走在大街上,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兵

傅作义的清廉程度,跟我军将领相比都毫不逊色,堪称最“土”的国军名将。

傅作义1935年就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有相应级别的上将军官服,但他从来不穿,说穿上这玩意儿,就脱离士兵了。傅作义在给士兵们发军装时,总是给自己留一套,扎上绑腿,走在大街上跟一个普通士兵没两样。

有一次,傅作义接见一位重要客人,这位客人见了傅作义,以为只是个普通老兵,就没打招呼,结果经傅作义的副官介绍,才知道面前这个“老兵”,就是大名鼎鼎的傅作义将军,不可思议地说:“你没搞错吧,这不是个老兵吗?”傅作义哈哈大笑,说:“没错,我就是个老兵!”

傅作义的部下鹿钟麟有一次去南京开会,有人问傅作义平时都是什么作风,鹿钟麟说:“什么作风?就是土作风,一身都是土,土得掉渣。但就因为他土,士兵们才服他!”

南京很多大员都私下嘲笑傅作义,说这么大的官,成天土里土气,简直就是个土包子将军。在南京,一提“土包子将军”,都知道指的是傅作义。

最“土”的国军名将,走在大街上,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兵

傅作义自己“土”,也要让别人跟他一起“土”。黄埔军校有一批毕业生要来傅作义的部队,傅作义非常欢迎,然后把这些毕业生都拉到训练团,跟士兵们一起训练。

很多人不高兴,说我们是堂堂军校毕业生,不是来这里当兵的。傅作义说:“你们身上的官气太重,想在我这里混出名堂,得先洗掉官气,弄上一身土气才行。”

很多国民党大员都住豪宅,这公馆那公馆的,傅作义也有“傅公馆”,就是一套七间瓦房的小院,北边四间,子女和岳母住两间,自己和夫人住一间,还有一间充当厕所;东边三间,警卫员住一间,保姆住一间,最后一间是厨房。

在那个年代,不少大官豪宅里都有抽水马桶,还有单独的淋浴间,但傅家一律没有。那他们洗澡怎么办?傅作义找来一个汽油桶,刷干净,盛满水,晒上一天,就这么洗,谁都不能例外。

傅作义不光自己“土”,一家人都得“土”,尤其是子女,绝不能搞特殊化。傅家子女上的学,不是什么贵族学校,都是普通军人子弟上的普通学校。

在那时候,大官的孩子都被叫做少爷、小姐,但傅家的孩子从来没有被这么叫过,因为走在大街上,别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实在是穿得太“土”了。

最“土”的国军名将,走在大街上,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兵

傅作义建国后担任水利部部长,依然不改“土作风”,平时外出视察都是能省就省。1951年,他去视察淮河洪泽湖蒋坝的防汛,距离蒋坝还有15公里,路特别难走,当然,你要开车过去也行,但很耗油,对车也不好。有人提议大家都步行过去,让傅部长坐车过去。

傅作义眼一瞪,说:“你们嫌我老了,走不动了是不是?这点路对我来说算什么?再说,车坏了还得花钱修,我傅作义可不想花那冤枉钱!”就这样,15公里的烂泥路,傅作义带着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都成了泥人。

其实,傅作义建国后的工资不低,而且他还有一笔更大的款项,那是在解放前,傅作义每年都会从军队饷银中扣除一部分,当作公用金,用于军人子弟入学,开办公司,给军人发补贴,到傅作义起义时,这笔钱累积已高达好几百万。

新政府没有要这笔钱,傅作义实际上成了这笔巨款的主人,不过,傅作义十年来没动过一分钱。直到1959年,国家经济困难,傅作义二话不说,取出40万元买国家公债,剩下的全捐了出去。

主席听说后,说:“你要捐也可以,捐了之后,这笔钱名义上是国家的,但你可以随意支配使用。”但傅作义直到1974年去世,都没有用过其中的一分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