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独孤信出生。拓跋氏鲜卑之初,有三十六个部落,独孤信的先祖伏留屯,任部落大人,和平年间,独孤信的祖父俟尼,以良家子的身份从云中郡镇守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并安家于此。独孤信父亲是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节操义气,北州之人非常敬重佩服他。
独孤信容仪俊美,善于骑射。正光末年,与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起义军将领卫可孤,因而知名。他由此率领家族挺进中原。期间,他曾加入葛荣的队伍,成为其部下。

葛荣被尔朱荣击败后,尔朱荣任命独孤信为别将,就这样孤独信又转投尔朱荣。跟随征讨韩娄。独孤信单骑擒获渔阳郡王袁肆周,因功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久,迁骁骑将军,镇守滏口。后被任前锋,与元颢党羽一起在黄河北面打败乱军,被拜安南将军,封爰德县侯忠。
建明初年,孤独信出任荆州新野镇将,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独孤信连续治理二郡,声望颇高。后又跟随贺拔胜进攻南梁的下溠戍,并将其攻克,升任武卫将军。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北魏孝武帝对他十分信任。
公元493年,因为北魏旧都鲜卑贵族的势力实在过大,孝武帝决定西迁洛阳,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然舍家弃子,单骑追随。真是“世乱识忠良啊”。于是,封独孤信为浮阳郡公。
高欢一路追赶孝武帝请求东还,还派轻骑一路追至关中,但是没有追上。孝武帝到了长安之后,宇文泰、王思政携诸将奉迎孝武皇帝人马随行,孝武帝方才解高欢之围。
公元534年,孝武帝封宇文泰为大将军,时年十月,高欢另拥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徙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史称东魏。
孝武帝迁徙到长安之后,政令全部取决于宇文泰,孝武帝仍受制于人,心中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次年正月,元宝炬于长安城西正式即位,改元大统,是为西魏文帝。宇文泰仍控制着西魏朝政实权,北魏从此一分为二。
宇文泰是孤独信的发小,从小玩到大。因此,他备受宇文泰的信任,并未因站队孝武帝而受到牵连。
548年,独孤信进位为柱国大将军,成为“八柱国”之一。
宇文泰死后其侄子宇文护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自立,取代西魏,建立北周。随之,关陇集团内部最高层的“八柱国家”矛盾公开化,孤独信被逼自尽与家中。
独孤信死后家族到了至暗时刻,然而维持独孤家族权势的,不是他的儿子们,而是他的女儿们。
宇文护后来废黜宇文觉,立宇文毓为王,独孤信大女儿,独孤氏夫贵妻荣,成为王后。只是当上王后仅三个月后,独孤氏就病逝。宇文毓登基为帝后,追封独孤氏为敬皇后。因宇文毓死后谥号为明皇帝,独孤氏遂被加谥为明敬皇后。
独孤信的四女儿当时嫁给李虎的儿子李昞,后来,李昞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唐国公,与独孤氏生了个儿子,正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李渊当上皇帝,建立大唐帝国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遂追封父亲李昞为元皇帝,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还有独孤信的小女儿,当初独孤信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相有奇表、气质非凡,于是把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他。独孤信果然没有选错杨坚后来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成就霸业,独孤伽罗遂为皇后。
独孤信通过联姻的方式,使独孤家族则依靠孤独伽罗这名乱世奇女子,埋下了复兴的种子。
入隋后,独孤伽罗在后宫与朝野中举重若轻的地位,使得独孤家族在经历独孤信被赐死的低沉后,又重回高门大族的行列。
杨坚立国后,追赠岳父独孤信为太师、上柱国、冀州刺史,封赵国公。孤独罗遂继承其父赵国公的爵位。他的几个弟弟,也都一一封爵,不在话下。
这是独孤家族最高光的时刻。等到独孤信的外孙李渊取代另一个外孙杨广,建立大唐帝国,独孤家族因为是李渊的母族,而继续受到优待。
唐朝以后,独孤家族最终与大部分世家大族一起,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