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宋庆龄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称得上是一生为公,身为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被人们尊称为“国母”,足以见得宋庆龄在当时的地位和分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却并没有选择和国民党站在一起,而是选择了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因此宋庆龄基本上和整个家族对立起来。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她临终之前,她突然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愿意和孙中山先生合葬,这样的要求让很多人都十分疑惑,究竟是为何,宋庆龄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原来和她的父母有关。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

宋庆龄出生于1893年,乃是上海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其父亲宋嘉树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家境颇为殷实,因此宋庆龄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当中,可是她并没有成为不问世事的大小姐,反而成为后来为国为民的“国母”,这离不开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善良。

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之中,宋庆龄很小就感受到了国家积弱所带来的巨大耻辱,想要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怀抱着理想远赴美国留学,在学有所成之后,宋庆龄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回国之后,宋庆龄便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在21岁之际,机缘巧合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感情,宋庆龄出于对孙中山的爱慕与敬仰,好感不断增加,孙中山先生则是被眼前这个年轻漂亮且智慧果敢的女孩深深吸引,很快两人便陷入爱河之中。

两人相恋之际,孙中山已经是一个48岁的中年男子了,宋庆龄的父母原本就和孙中山有交情,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却一反常态,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坚决不支持两人的恋爱。宋庆龄心意已决,不管父母怎么反对,自己都坚持跟随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之后,更是直接跟随孙中山去到日本,在日本举行了婚礼,正式成为孙中山的夫人。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成为孙中山老婆之后,宋庆龄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彻底交给了革命事业,她深刻认识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道理,并且成为将其执行下去的长期践行者。在宋庆龄眼中,自己的生命,和革命事业以及孙中山比起来,都显得微乎其微了。

1922年,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以及孙中山的寓所,当时宋庆龄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在危急关头,她却坚持留下来吸引叛军的注意,以便掩护孙中山离开,孙中山拉着她一同撤离,她却坚决地说:“你不止是我的,更是四万万中国人的,中国可以没有我,但是绝不能没有你”。

孙中山再三劝诫宋庆龄,她依旧执意选择留下来,危难之中,孙中山只能先转移离开,在宋庆龄的掩护下,最终孙中山得以安全转移,但是宋庆龄却在掩护的过程中不幸流产,从此以后失去了生育孩子的能力,孙中山对此愧疚不已,同时又对宋庆龄的这种大爱深深感动。

时间匆匆流逝,仅仅三年之后,孙中山先生就去世了,当时宋庆龄年仅32岁,和孙中山在一起的岁月也仅仅十余年而已,自从孙中山逝世之后,宋庆龄再也没有另寻他人,而是选择孤独地生活了整整56年,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宋庆龄一生为公

孙中山去世了,宋庆龄没有一儿半女,孑然一身生活着,不久后蒋介石成为了国民党的领袖,而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其余家族成员也和蒋介石来往密切,唯独宋庆龄早已经看透了蒋介石的野心,对蒋介石那种独裁的行为很是不满,因此就选择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这一决定直接导致宋庆龄和家人之间成为了对立关系,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宋庆龄是多么孤独,但是她却能够忍受住这种孤独,始终向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公无私。

在孤独寂寥的那些岁月里,宋庆龄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儿童福利事业当中,在宋庆龄的心中,自己没有能够成为一个母亲,那就将全天下的孤儿都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去关心照顾,这是她能够做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残酷战争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增加了很多孤儿,于是宋庆龄先在武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呼吁全国一起救助处于战争灾难之中的那些儿童,在宋庆龄的倡导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先后成立了20多个分会,60多座保育院,救助的儿童数量超过三万人。

她始终全身心投入到儿童福利事业当中,在1949年上海取得解放之后,宋庆龄继续在上海创办了儿童福利站,将自己的积蓄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不得不说宋庆龄的这些举动,都是大爱之举。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在宋庆龄的倡导下,建立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少年宫、第一个妇幼保健院、第一本少儿刊物、第一个儿童剧院等,在宋庆龄的关注下,新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那些受到她帮助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宋妈妈”,她俨然已经成为了无数儿童心中最称职的妈妈了。

对于自己一直在做的儿童事业,宋庆龄是这样说的:“我们现在所努力的一切,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中国的未来”,确实如此,一个祖国的未来永远离不开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宋庆龄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

临终前心愿

可以说宋庆龄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以及祖国的未来了,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私事考虑过,要说她唯一一次为自己考虑,那应该算是她临终前的那个心愿了,不过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也完全合乎情理。

1978年12月,已经85岁高龄的宋庆龄,最后一次回到上海的家中,并且在家中住了两个月,在临别之际,她专门让随行的摄影师拍摄了一些自己老房子的照片,以便之后的日子里拿出来看一看,以解思乡之情。

1981年初,宋庆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躺在病床上的宋庆龄,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她拿出之前拍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她深知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所以就开始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以及后事安排。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她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请示中央,在自己离世后,能够回归故里,葬在父母旁边。对于宋庆龄提出的这个心愿,很多人表示比较疑惑,党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宋庆龄的心愿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另外一些人则觉得宋庆龄应该和孙中山先生合葬在一起。

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组织也难以下定决心,于是就专门找到宋庆龄的秘书杜述周,叫他再去征求一下宋庆龄的意见,是否可以将她和孙中山先生合葬于南京,毕竟南京中山陵规模宏大,无疑是宋庆龄最好的归宿。

当杜述周和宋庆龄说明中央的意思之后,宋庆龄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告诉杜述周转达自己心愿:“我死后,请不要将我同中山先生合葬,我想葬在上海的万国公墓,那里有我的父亲和母亲”。

听到宋庆龄这样说,杜述周终于明白了宋庆龄的意思,她之所以要这样做,无疑就是两点原因,第一点是自己二十多岁就离开父母,不听他们的意见,选择和孙中山先生在一起,从此以后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宋庆龄觉得亏欠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弥补,就只能在去世之后和他们葬在一起,慢慢去弥补了。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宋庆龄经常和杜述周提及自己的家人,比如宋美龄之类的,他们都居住在国外,宋庆龄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落叶归根的重要性,希望此举能够让宋美龄等人有所反思,最终回到祖国怀抱之中。

宋庆龄临终前,为何说不与孙中山合葬?原来与她的父母和家人有关

结语

宋庆龄的一生都为国为民,大公无私,就算在她临终前说不愿意和孙中山先生合葬,实际上也是自己对大局的一种思考,她更加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让亲人回到祖国怀抱,这样一来,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