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君为让臣子当官,拜他为干爹,他因此成为“华夏第一相”!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各诸侯国逐鹿中原。其中率先称霸的,便是齐桓公。而齐桓公之所以能从诸国国君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有管仲辅政。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管仲最开始是跟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混的,当初为了阻止齐桓公回国继承国君之位,还射了齐桓公一箭。那齐桓公又是用了什么手段让管仲为他效力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留下了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后来太子诸儿继承国君之位,即齐襄公。管仲和鲍叔牙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由于齐襄公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私通,并杀害了鲁桓公,所以管仲预感齐国将会发生大乱,便带着公子纠逃到了鲁国。而鲍叔牙则护着公子小白去了莒国。

国君为让臣子当官,拜他为干爹,他因此成为“华夏第一相”!

公元前686年,齐国公族公孙无知杀害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掉公孙无知,齐国群龙无首。大臣们便暗自通知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回国继位。时间就是胜利,如果谁能率先回国,谁就会是齐国的下一任国君。为了防止公子小白提前回去,公子纠派管仲截杀公子小白。管仲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以为公子小白已经丧命,便回去向公子纠复命。

公子纠听说竞争者死了,开始慢悠悠地向齐国进发。殊不知,公子小白只是被射中了带钩,装死骗管仲而已。他躲在马车中,星夜兼程赶回了齐国,并在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下继位为君,即齐桓公。而公子纠只能怨恨地回到鲁国。对于数次想出手置自己于死地的哥哥,齐桓公也并不手软。但他又不想背上残杀兄长的罪名,于是命令鲁国国君杀死公子纠,送回罪犯管仲,否则就攻打鲁国。鲁国实力不如齐国,鲁庄公便听从齐国的指示,杀死了公子纠。

国君为让臣子当官,拜他为干爹,他因此成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被押回齐国后,齐桓公恨得咬牙切齿,打算将他开膛破肚。但鲍叔牙却劝齐桓公将管仲收为己用。齐桓公说:“他当年想杀死我,我还要重用他?是你脑子有泡,还是我脑子有泡?”鲍叔牙淡定地问了齐桓公一个问题:“君上是只想治理好齐国呢,还是想成就天下霸业?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那有我和高傒就够了。但若想成就一番霸业,非管仲不可。管仲去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便会强盛。”

齐桓公野心很大,自然不甘只做齐国国君,所以便没有杀管仲。但管仲真的像鲍叔牙说的那样有才么?这还得他亲自考核一番才行。当管仲入朝后,齐桓公问他:“襄公在位这些年,骄奢淫逸,风气很不好。他四处修建亭台楼阁,还喜欢外出打猎,与美女游戏。搞得现在美女地位比贤人还高。针对此事,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国君为让臣子当官,拜他为干爹,他因此成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略一沉吟,回复道:“很简单,只需倡导礼义廉耻就可以了。之前齐国风气不好,是因为国君品行不端。他自己都与妹妹私通,下面的人又怎会成为正人君子呢?如果从上至下倡导礼义廉耻,百姓懂得礼节,风气自然会好转。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你必须保证国家富裕,百姓衣食无忧,才能让他们知礼节。”

齐桓公又问:“那你认为如何才能成就霸业呢?”管仲说:“四个字,以天为贵。这个天不是你头顶的天,而是以百姓为天。只要百姓支持你,何愁霸业不成?相反,如果百姓怨恨你,讨厌你,你非但无法争霸,还会动摇自己统治的根基。”齐桓公听了管仲的一番妙论,认为他确实是有才之人,便问手下臣子:“我打算将齐国托付给管仲,你们觉得怎么样?”

结果大臣们还没发言,管仲自己就说了:“不可!”齐桓公问:“这是为啥?”管仲说:“贱不能临贵。”齐桓公心想:“管仲这是嫌自己身份低啊!”于是便拜管仲为上卿,官至齐国太宰。这太宰就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齐桓公问:“这次没什么问题了吧?”管仲又说:“还是不行啊,我是穷苦出身,手里没钱。当了太宰丢齐国的脸啊!”于是齐桓公又下令将齐国每年市租的十分之三分给管仲。

国君为让臣子当官,拜他为干爹,他因此成为“华夏第一相”!

这下权和钱都有了,管仲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么?别说,管仲还真有。管仲接着对齐桓公说:“疏不能制亲。”啥意思呢?管仲的意思就是说,我再位高权重也还是个外人,是无法管制齐国王族和公族的。齐桓公说:“这好办!”然后称管仲为“仲父”。这仲父就是后世干爹的意思,秦始皇当年也这样称过吕不韦,项羽则称范增为“亚父”。在齐桓公满足了管仲的条件后,管仲终于接任了齐国太宰之位,并助齐桓公走上霸主之路。而他因为对齐国杰出的贡献,也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