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题/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皇位更迭事件,其结果是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建文皇帝失踪,成功夺权。

朱棣以藩王的实力,吊打建文皇帝的中央王朝,其实力有目共睹。但在靖难前期,朱棣如何在危局中保命,最后反败为胜的呢?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剧照)

一、装疯卖傻

1398年,太祖朱元璋一命归西,皇长孙朱允炆登基为帝,刚刚即位的建文帝,便在齐泰、皇子澄的怂恿下,进行削藩。

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

朱棣

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

燕王

朱棣。此时的朱棣,手中除去王府的几百护卫,没半点兵权。由于建文帝下手太快,为了保命,开始装疯卖傻。

他整天胡言乱语、披头散发的,完全蒙蔽了建文帝的手下。朱棣表面上在装疯卖傻,但暗地里却一直在计划着谋反。当时的朱棣手里只有八百王府护卫。每天夜里在自己的后花园,训练士兵,打造兵器。

为了能够秘密进行,他买了许多鸡、鸭放在后花园用来掩盖练兵时的声音。此时估计朱棣也没想到,他日后就是靠这八百士兵成功反败为胜的。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明建文帝时期分封示意图)

二、张信叛变

朱棣前期能够保命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一个人,那就是张信,张信在老早以前就跟着朱棣了,后来,被朝廷升官为都指挥佥事,变离开了朱棣。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对朱棣进行削藩,决定派人去接管朱棣手中的军队,朝中大臣便推荐张信,认为他有勇有谋,便将张信被调为北平都司,同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一起去北京,接管并调走了朱棣在北京的军队。

随后张信接到密诏,要求杀了朱棣,结果张信不忍下手,就将消息告诉给朱棣,朱棣听得到以后,便立马起兵造反,攻打九门,开始了他的谋反之路。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朱棣画像)

三、上天眷顾

朱棣刚刚起兵,虽然平定北京后兵力有所增加,但与建文帝的中央王朝相比还是具有天壤之别。但却在三次重要的战役中,反败为胜。

在“白沟河大战”中,在朱棣正要落败之时,突然刮起一阵妖风,吹折了李景隆的帅旗,一瞬间就让六十万明军士气低落,因为古代帅旗掉落意味着战斗失败,朱棣抓住机会,进行反攻结果大胜;在“夹河大战”和“滹沱河大战”,又是多次刮起大风,帮助朱棣击败明军。

整个靖难之役,朱棣率军冲锋陷阵,却几乎没有受过伤。可见其运气之好。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插画)

四、建文皇帝频出昏招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建文皇帝有多次机会能杀了朱棣,但却硬生生的错过了。

第一件,就是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朱棣实力弱,打得并不顺利,此时,朱允炆下令前线将领“毋使朕负杀叔父名”,命令前线将士不得伤害朱棣,前线将士打起仗来畏手畏脚。多次饶过朱棣性命。

第二件,刚刚开始削藩的时候,没有直接对燕王下手,反而向几个没实力的藩王出手,导致燕王朱棣提前做好了准备。最终成功反杀。

第三件、在削藩之前,朱棣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放在南京做人质。有这三人在手,建文帝能够轻易制衡朱棣,但却心软将其放回北京。儿子回来后,朱棣立马就起兵造反了。

看《大明风华》了解明史: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全靠气运加身

(建文帝画像)

五、总结

靖难之役中,朱棣以一藩之地,对抗中央并且成功夺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例。除去朱棣自身的实力以外,其气运之强也世所罕见。怪不得黑衣宰相姚广孝说“天道在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