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澳门一直是中国租借给葡萄牙的,主权的归属从来没有异议。明朝对待葡萄牙人的态度,其实跟土司差不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但必须遵守明朝的法律。历史上还曾有葡萄牙人首领被香山县令笞刑的记录,可见,澳门是要服从香山县管治的。

澳门同时也是明朝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欧洲先进的历法、数学和火炮技术,从这里流入明朝,促进了明朝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明末战乱不断,对火炮的需求越来越大,雇佣葡萄牙人来打仗的建议被朝廷批准。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徐光启,明后期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内阁次辅,算得上是中国历代科学家中,官职最高的一位。努尔哈赤占领沈阳等地后,开始对山海关构成直接的威胁。为了加强守备力量,徐光启派人到澳门购买火炮、聘请炮手。

一开始,有数十名葡萄牙炮手来到中国,在涿州等地,与后金军发生过战斗。他们是第一批被中国政府雇佣的欧洲军人,在战场上忠于职守,大部分都战死或被俘。

满清入关后,南明坚持了很长时间的抵抗,永历皇帝接手了一支澳门雇佣军,人数达到300名。他们原本是隆武皇帝在澳门召募的,但隆武政权垮得太快,等雇佣军完成准备后,发现雇主已经跑路。于是,在传教士的牵引下,转而为永历皇帝服务。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1647年3月,清军先锋部队逼近桂林,他们骄狂惯了,只有几百骑兵依然长驱直入,丝毫不担心明军的反击。清军到达桂林城下,满以为这里的明军会像其他城市一样,闻风而逃。事实上,永历也确实逃掉了。城里只有广西巡抚瞿式耜,带着部分明军坚守。

瞿式耜命令手下明军将领,和雇佣军指挥官费雷拉,分别守住城门。当雇佣军发现清军后,用火炮和火绳枪轮番开火。清军的盔甲只能防弓箭,对火绳枪弹丸没有抵抗力。手里弓箭的射程又比不上火绳枪,对射了一阵,清军伤亡惨重。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趁着清军不知所措时,雇佣军冲出城门,排成欧洲流行的莫里斯方阵,一边射击,一边逼近清军。这种方阵由火枪和长矛紧密配合,长矛可以阻止敌军靠近,火枪不断地杀伤敌军。清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好撤退。

不得不说,当时欧洲的军事理论和实战水平已经超过中国。虽然领先得还不算太多,但已经拥有了明显的优势。只是规模太小,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而明清都已经意识到,这些红夷在军事上有独到之处。但政治、经济方面的国情,使他们都不会去选择学习欧洲人。这种小部队战斗力固然较强,可在优势数量的清军面前,并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清军除了骑射后,对火炮是非常重视的。可能是在东北吃了红夷大炮不少亏,清军对投降过来的明军炮兵一律厚待。结果是,明朝辛辛苦苦买来和自制的红夷大炮,都便宜了清军。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在入关后的战斗中,清军一次调集上百门火炮是常事,把守城的明军轰得抬不起来。老式的四方城墙已经抵挡不住火炮的威力,更何况明军战斗意志越来越弱,经常是一听到炮响便投降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后,清军多次进攻桂林,都被明军和葡萄牙雇佣军击退。虽然总的战斗规模不算大,但保住了永历皇帝的老窝,使永历成为隆武之后,天下反清力量一面新的旗帜。原先闯王的人马纷纷投靠过来,收复四川、湖南等地,南明的形势似乎有了转机。

但是,永历小朝廷仍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停地内斗,使一支支精锐力量被无谓地消耗掉。这支葡萄牙雇佣军最后的结局如何,各方面的史书都没有记载,与他们相关的人物全部被杀。

租中国的地,就要为中国打仗,澳门三百葡萄牙雇佣兵为明朝血战

他们要么自行溃散,要么被消灭在某个地方。虽然他们的步兵方阵很难攻破,但只要清军集中足够多的火炮,300人的小方阵是不可能幸存下来的。也许这正是欧洲的军事技术没有引起清朝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清末,面对比葡萄牙雇佣军更先进、更强大的英国军队,清军甚至把明朝火炮都从仓库里翻了出来。整整两百年,中国的军事技术几乎没有进步,被欧洲甩下了老大一块,付出的代价是百年屈辱史。

【参考文献:《明史》、《南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