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在《大明风华》中,饰演太子朱高炽的是梁冠华,相信眼尖的观众,一早就瞧出来,他是《神探狄仁杰》中的狄仁杰。朱高炽的唯唯诺诺,与睿智果断的狄仁杰形成反差,在感叹演员的好演技之外,不免也让人觉得,朱高炽懦弱起来,也多了几分可爱。

但其实多看几集后,就会发现朱高炽并非那么简单。首先他表现得如此“懦弱”,是不想犯错,让朱棣找到废太子的理由,同时避免老二找到机会陷害。其次从他与兄弟的明争暗斗来看,朱高炽其实才是最了解朱棣套路的人。

不过他这样的表现,让朱棣很是不满,相比之下,朱高煦和朱高燧,更让朱棣满意。老二老三主张打仗,可太子总是以没钱为借口,不肯通过。于是朱棣干脆让老二监国,使得议案通过,可见他是站在老二老三这边的。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就连自己的儿子朱瞻基,都渐渐有些轻视自己了。再者朱高炽继位后,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就连他想迁都南京的计划,都还没来得及实行。即使是这样,朱高炽在后世仍然颇受好评,这是为何?

朱高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只能算是昙花一现的皇帝,但仅仅是在位几个月的时间,他却能有“仁宗”的庙号,这就足以证明,他比历史上很多皇帝还要优秀。那么他优秀的地方在哪里?

史书记载朱高炽:“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他因自己的仁爱与儒雅,从小就得到祖父朱元璋的喜爱,所以明朝隔辈亲的情况,并不是从朱棣才开始的。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朱高炽与父亲性格不同,他喜静不喜动,从而导致身材渐渐肥胖,需要人搀扶才能行动。也因为这一点,朱棣认为其没有天子之仪,也害怕肥胖影响他健康,曾经强制其减肥。

虽然朱高炽一度令父亲嫌弃,也不如弟弟擅长打仗,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总是想着如何提升自己,同时能够帮到父亲。朱棣每次亲征,都是让朱高炽留守京城监国。

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带兵进攻南京城,朱高炽在北京监国。当时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进攻北京城,而朱高炽带领万人之军,成功阻挡敌军。这一战,成为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最辉煌的功绩。

除此之外,建文帝还派人,给朱高炽送了一封信。信上说,如果朱高炽能主动归顺朝廷,建文帝承诺封他为王。可是朱高炽看都没看,直接将信送到朱棣面前,又立下一功。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由于这一次的出色表现,朱棣知道朱高炽有监国的能力,于是之后每一次出战,都放心带着另外两个儿子。在这段时间里,朱高炽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人,都在这期间成为朱高炽的忠实支持者。

在朱棣执政期间,汉王朱高煦一直想争夺太子位,多亏了文官集团的力挺,朱棣才没有动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朱高炽其实很有能力,如果只是片面评价他“懦弱”,就未免太武断了。

朱高炽通过自己的能力,坐稳了太子之位,最后顺利继位。然而他并不残暴,汉王朱高煦一直想夺位,可朱高炽即位后,并未处置弟弟,反而一直想劝说他重归正途。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但他对明朝的贡献是极大的。

在政治方面,朱高炽改组内阁,明朝著名的文官集团,在这一时期走上政治舞台。不过这时候的文官集团,并不像后期那样迂腐死板,大多都是才干之士。

同时,朱高炽为建文余党平反,包括方孝孺与解缙的冤屈。朱高炽没有效仿朱棣,甚至是朱元璋,他以唐太宗为楷模,时时爱民如子,处处修明纲纪。“仁宣之治”由此拉开序幕。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在经济方面,当初朱棣征战耗费巨大,朱高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想了很多办法。但他并未因此苛刻百姓,他免除了受自然灾害的百姓的田赋,并且免费为他们提供粮食。如果大臣发放延迟,朱高炽还会因此大发雷霆。

至于文化方面,这就是朱高炽的强项了。朱高炽崇尚儒学,因此对于文官极其尊重,他还建立弘文馆,常常与儒臣谈论经史。

另外之前参加科考的人,大多都是南方人,朱高炽认为,北方也有人才,不能顾此失彼。为了保证北方的人才,能够通过科考走上仕途,朱高炽还特地规定,每年科考的取中比列为“南六十、北四十”。后来清朝也沿用了这一规定。

大明风华:朱高炽不受朱棣喜爱,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受到后世好评

朱高炽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仁爱简朴,深得民意。只是突然结束的生命,令他无法实现所有抱负,但他为明朝做出的贡献,以及留下来的遗产,却是清清楚楚的。因此,虽然他在位时间很短,可正因为这样,他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仁宗”这一庙号,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够配得上的。除了宋仁宗一致得到后世肯定外,恐怕也只有明仁宗,能够担当得起这一庙号了。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