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苏州属于江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文人汇集、经济发达的地方,在这样富饶之地,文化气息特别浓重,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众多特产。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苏州除了东山的琵琶、盛泽的丝绸、阳澄湖大闸蟹、碧螺春和刺绣外,还有状元这种顶级学霸也是苏州特有的产物。

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写到:“清代鼎甲之盛,莫盛于苏州一府,而状元尤多余榜、探”。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从这句话即可看出,古代的苏州盛产状元到什么程度,据资料显示,在大清六朝中,苏州的状元一共就有二十多个,其他的榜眼、探花更是不胜枚举。因此说,举全国之力科考中,苏州一地能出现这么多的状元,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出现这么多的人才。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那么,为何比起其他地区,苏州的状元会多这么多呢?这其中说起来,主要还是有两个原因: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中国古代皇帝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而社会等级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大夫为最高等。因此,想要受人瞩目,永享富贵荣华,就要通过参加科举然后步入仕途,一旦考中状元,从此平步青云,脱离底层劳动人民的行列。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明朝时期的王士性还特意分析了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利益,因为从读书、科举、做官、发财,里面是一整条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能考中,那么升官发财就不是梦,而读书参加科举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一个字“钱”。

另外,苏州的名门望族最早是从北方迁移过来的,想要在南方立足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而最好的实力就必须来自官方的支撑。这么家族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家族利益,比如官商合作便于生意扩展、比如扩张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等,如果家中有人在朝廷做官,就能够便于行事。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在这样利益和学习氛围的驱使下,大家族的子孙必然发奋图强,而那些寒门士子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进入庙堂,脱离农民的身份。于是,大家其一努力着,苏州自然就产生的大批的状元也是能理解的。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学风

中国文化的发展最早在北方,后来为躲避战乱举族迁徙南方,在迁徙中也把商业、经济、文化带到了南方。再加上苏州位属于江南,风光无限、气候宜人,这样的地方非常适合吟诗作对、舞文弄墨,所以才子佳人倍增。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在明清时期,苏州更是将中国多地区文化汇集一起,融会贯通,在本身就丰厚的文化底蕴上再添上浓重的一笔,不但有新鲜的文学冲击,还有丰厚的底蕴融合,造就了苏州学子好学成风,教育普及比其他地区更为广阔。

清朝有句话说“北人做官取小,南人做官刻稿”,从中可以看出,南北两方人对做官的理解,也就导致学风不一。

很多人认为明朝时期山西是状元大省,但在清朝时期的《郎潜纪闻》中统计过,从顺治三年到同治十三年,一共出现了93为状元,而苏州作为江南一省状元就出现了45个,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碧螺春、大闸蟹、檀香扇、丝绸刺绣。除了这些,状元也是苏州特产

状元,作为最为顶尖的人才,一直都是让人佩服的存在,古代的状元可不是现在的大学生、硕士可比,他们经历过的种种考验比现在的考试要严格的多。而古时历代产生的状元基本都是汉人,也可看出汉人学子的刻苦与智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