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在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之后,抗日战争算是正式结束了,可是日军当时并没有完全撤离中国,还有少部分打算留在中国继续等待时机,实现他们的野心,刚好当时国民党内部有诸如阎锡山这种别有用心之人,于是这些日军得以顺利留在太原,并且成为阎锡山手下的王牌军队。

1948年,当徐向前率领大军去解放山西之际,在晋中之战中,偶遇这群日本兵,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中日终极一战,这场战争中,徐向前靠着高超的指挥能力,最终将日军队伍打得魂飞魄散,大大鼓舞了解放军士气。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阎锡山手下的王牌军队

1945年9月,已经战败投降的日军心有不甘,冈村宁次居然向何应钦提出将华中长江以及华北地区尚有的三十万日军留下来帮助国民党围剿共军的建议,可以说冈村宁次此举是相当毒辣且一阵见血的,他十分清楚国民党当时的痛点,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当然了,蒋介石虽然想要剿灭共产党军队,但是在民族大义上,他还是不会含糊的,一旦他将三十万日军留下来,就算战斗力大大提升,在名声以及舆论方面,自己都是无法给全国百姓交差的,再说了,日本人心中的那点小九九,蒋介石还是看得清楚的,所以最终蒋介石坚决不答应日军条件,冈村宁次的这个计划只能宣告破产。

虽然这三十万日军没有留下来,蒋介石也不想背负骂名,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日军继续留下来了,因为蒋介石有民族大义,不代表国民党军队中所有人都有, 比如阎锡山当时就因为自己的野心做了一些错事。

阎锡山是老牌山西军阀,从辛亥革命之后,就一直盘踞在山西地区,到日本投降之际,已经盘踞在山西长达三十多年了,他妄图将三晋大地直接经营成自己的铁桶江山,就是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阎锡山在抗日战争期间,就经常和日军在暗地里虚与委蛇。

日军早就看出了阎锡山的野心,也明白这个人是可以拉拢的,因此日军专门派遣一些特务去拉拢阎锡山,要不是当年共产党极力劝诫阎锡山,可能他就走错路成为汉奸了。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正是因为阎锡山一直有和日本人合作的想法,所以在1945年9月,身为第二战区司令员的阎锡山,在接受了山西日军的投降之后,随即便听信了日本华北参谋长高桥坦以及第一军司令澄田来四郎的建议,答应日军“寄武力于中国”,打起利用日军对抗解放军的如意算盘。

在阎锡山看来,数量不多的日军,不仅对山西和自己造不成什么大的影响,反而日军比较骁勇善战,几千日军可以抵几万国军,用他们来对付解放军,显然是最佳选择了。在这个如意算盘下,阎锡山和日寇一拍即合,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阎锡山挑选出6600名日军留用,后来还组建成了第十教导总队,成为阎锡山手中的王牌军队,不到万不得已之际,阎锡山根本舍不得使用这支军队。

1946年1月,在太原阅兵场上出现了一支1300人左右的日军队伍,这就是阎锡山的第十总队,这个总队的第一负责人是徐向前的故交赵成绶,他们跟随阎锡山一同出现在阅兵场上,让在场的人十分震惊,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赵成绶带头喊完“中华民国万岁”之后,他又高喊了一句“大日本帝国万岁”。

当时的这些日本人在山西过着相当富足的生活,开豪车、住豪宅、兴办学校、组建社团,甚至公然为那些被处决的战犯烧香超度,百姓早已对此十分不满,但是阎锡山却假装不在意,甚至还刻意庇护这些日本人,让百姓敢怒不敢言。

阎锡山对这些日军的纵容,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就连自己手下的一名国民党军官,因为没收了日军的国旗,在阎锡山知晓后便直接将这个军官撤职驱逐到省外,可见在阎锡山眼中,他对这些日军的重视程度很高。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晋中之战打响

阎锡山以为他有了这些日军王牌军队,就可以抵挡住解放军的步伐,奈何最终他还是低估了解放军的能力和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在1948年,阎锡山便感受了一番徐向前带领下的解放军之战斗力,并且经此一战,阎锡山再也无力回天,就连他的王牌军队也沦为一个笑话。

内战全面爆发之后,毛泽东任命身体还未痊愈的徐向前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的副司令员,带领6万军队去解放山西,和阎锡山展开殊死大战。

当时的解放军武器低劣且缺乏训练、缺乏作战经验,反观阎锡山的军队,不仅数量多达13万,而且长期盘踞在山西,可谓是兵强马壮,想要对付这样一支军队,徐向前必须采用智取的方式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刚好徐向前在指挥作战方面,本身就拥有极高的天赋。

到了山西战场之后,徐向前靠着自己的指挥天赋,很快就取得了运城、临汾、阳泉等战役的胜利,并且将晋南地区彻底解放,打得阎锡山军队晕头转向、不明所以。临汾解放之后,徐向前听从毛泽东的命令,决定发起晋中之战。

之所以要发起晋中之战,是因为晋中对于阎锡山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算得上是阎锡山盘踞山西的粮仓了,一旦晋中失守,阎锡山就算是彻底断了粮食了,那样的话,阎锡山将很难再继续作战。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也许有人会觉得为何当时不直接攻取太原呢?实际上这就是毛泽东和徐向前的高明之处,太原乃是阎锡山重兵把守之地,本来我军在兵力以及战斗武器方面就落后,现在冒然攻打太原,胜算不大,但是反过来攻打同样重要的晋中,不仅可以达到引蛇出洞的效果,还能打阎锡山一个措手不及。

一切准备就绪后,徐向前就带着解放军对晋中发起进攻,阎锡山果然慌了,安排了34军、43军以及61军各一部、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等13个主力团组成“闪电兵团”,阻止解放军北上。

不仅如此,眼看情况危急之后,阎锡山还动用了自己的王牌军队,也就是日军组成的第十教导总队,当时由元泉馨当指挥官跟随长官赵成绶一同上战场,元泉馨是一个比较自负之人,与赵成绶之间经常意见不合,他也不愿意听赵成绶的建议,甚至在出发之前,元泉馨还专门带着自己的“俳句集”,打算在战场上随性发挥创作更多作品。

单纯从元泉馨和赵成绶之间的关系,以及元泉馨这个人的骄傲程度来看,就明白这支队伍其实有很多击破点,再加上徐向前本来就对赵成绶了如指掌,所以面对装备以及武器都要强很多的第十总队,徐向前十分从容淡定。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在第十总队到达战场之前,解放军已经重挫了阎锡山手下的国军,取得歼灭阎锡山部1.7万人,缴获各类火炮100多门的优秀战绩,这些缴获的火炮极大程度地补充了解放军的火力,让解放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再处于武器劣势。

看着日军组成的第十总队已经离开太原,徐向前心生一计,安排一些人去阻断他们退回太原的退路,同时安排另外一群人去和他们展开激战,牵制他们退回,在徐向前紧密的安排下,很快第十总队就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之中,想要前进充满难度,想要退回太原也毫无办法。

没有办法,第十总队最终只能和解放军展开殊死一战,这一战成为中日之间的终极一战,原本在之前的战场上,不管是八路军还是国民党军队,遇到装备精良的日军,都还是比较恐惧的,可是此战之中,解放军对日军丝毫不畏惧,当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大家看清楚面前的是日军之后,更加奋勇应战,他们要让日军血债血还,给当年牺牲的英烈们一个交代。

在解放军的仇恨以及顽强意志力坚持下,经过100门火炮的打击后,第十总队已经死伤惨重,解放军战士直接不顾一切拿着刺刀就冲出去和日军火拼,最终歼灭了184个日本军官,俘虏了200多名日本士兵,第十总队的士兵,共被击毙1150余名,经此一战,日军和阎锡山的如意算盘彻底破产。

1948年,徐向前对战阎锡山,却发现队伍中有一支日本军队

结语

此战取得胜利后,中央还专门发电报表扬了徐向前,不久后发起的太原战役,解放军一鼓作气取得胜利,成功解放太原,还将剩下的日军一举拿下,打得他们落花流水。在英勇无畏的解放军面前,那些曾经骄横无比、不可一世的日军,终于彻底败下阵来,阎锡山的野心和美梦也宣告破产,一切刚好应了毛泽东的那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