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能被一名外国战俘一眼认出,刘禄曾何德何能?

上文中提到的女兵,就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中,上甘岭坑道内的唯一女兵刘禄曾。

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能被一名外国战俘一眼认出,刘禄曾何德何能?

刘禄曾出生在条件特别好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以说是过着大家闺秀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法学院毕业的刘禄曾本打算加入文工团的,但是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成了她的拦路虎。

直到抗美援朝时期,我军与战俘交流产生严重的语言障碍,便开始招聘一批翻译人才,没有牵挂的刘禄曾参了军,奔赴朝鲜战场。

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地方,环境极其恶劣,负重前行,挨饿受冻,流血流汗,这都是日常,对于生活条件优越的刘禄曾来说,真正的行军生活更多地磨练了她的意志,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了。

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能被一名外国战俘一眼认出,刘禄曾何德何能?

刘禄曾作为一名翻译人才,虽然英语不错,但是军事用语不一定懂,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边查阅资料一边翻译缴获的军事用品和宣传品文字,甚至还要审讯战俘。

在这些被俘的士兵当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但是刘禄曾看人很准,会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对应的处理对策。面对趾高气昂的战俘,她会选择不客气,将他们关在有更不老实战俘的牢房,使这些战俘乖乖交代;面对黑人士兵,刘禄曾便会用感情牌劝说他们做值得去做的事情。

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能被一名外国战俘一眼认出,刘禄曾何德何能?

审讯过程中,刘禄曾了解到,甚至有一个战俘交代,自己才参军是为了抵消先前偷盗的罪行,刘禄曾便告知他,在自己的国家偷盗是小罪,现在来朝鲜战场屠杀别的人民就是大罪,是会被法律重判的,正确引导着战俘,甚至还带他看病,要尊重战俘。

在坑道里的这些峥嵘岁月中,唯一的女同志刘禄曾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晓之以情说服了很多背井离乡的敌军,使得上甘岭战役直打胜仗,直到达成停战协议才撤走。这其中有多艰难辛苦,只有刘禄曾自己心里清楚。

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能被一名外国战俘一眼认出,刘禄曾何德何能?

在70年代末期,刘禄曾跟随一名高龄的博士到美国访问,就在一次饭店就餐的时候,突然一名美国男人凑过来打听刘禄曾的身份,谈话过程中得知,原来这个美国男子就是当年的那名靠参军抵消罪名的战俘,他说是刘禄曾点醒了他,给了他生活的温暖和希望,正因为刘禄曾尊重战俘的一切表现,使得这个美国男子记忆犹新。

也正因为这些无价的关心和指引,使得美国男子成了饭店老板,也使得二十几年多年过去了,男子还能一眼认出刘禄曾。

这一见面是温暖的,是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最高的彰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