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作者 | 樊登读书 · 夏萤

主播 | 樊登读书 · 阿成

电影《东邪西毒》中有句台词:

“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了,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是新的开始。”

我们每天最多只能有24小时的记忆长度。

世间熙熙攘攘,快乐的、悲伤的、烦恼的,如果全要记住,是很快会崩溃的。

因此,我们要试着像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的:

“如果别人对你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要立马转头就忘掉。”

只有训练把不好听的话、不好受的事立马转头就忘掉的钝感力,生活才会晴天常见,彩虹常现。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钝感力》一书中,记录了作者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他在札幌大学整形外科当助理医生的时候,每次上手术台都免不了要受到前辈——主任教授的牢骚。

像“动作太慢”、“你在看哪儿呢”、“赶紧拿好”等,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话。

可当时,年轻气盛的渡边淳一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责怨。

所以每次在手术的前一晚,他心里就会烦。

但跟他一起上台的S医生就不一样,作为首席助理的他,总是会被前辈当做发牢骚的对象。

不一样的是,S医生在挨训过后,每次都用“是呀是呀”地回应,跟主任教授的唠叨竟形成一应一和的默契,手术也都能进行得很顺利。

因为他强大的忘性和顽强的顿感力,每次挨训后完全不觉得委屈,下一秒就立马投身到工作中去。

所以,每次手术都能站在靠前辈最近的地方观看。

久而久之,S医生成了科室里面手术技术最高超的医生。

生活纷纷扰扰,人声叨叨扰扰,只有对别人的烦恼话转瞬即忘,生活才有重新开始的可能。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小时候看过这样一则童话故事:

兔子艾莎最近刚结完婚,隔天她去拜访好友狐狸,离家前特意打扮了一番,几天前还专门去弄了个新发型。

去到狐狸家,兔子一脸兴奋地向狐狸展示自己的新发型,直问好不好看?

没想到狐狸脸一黑,撇着嘴应了一句:“跟你的风格一点都不搭,难看死了!”

兔子吃了一惊,但没说什么。

回到家后,她委屈地向丈夫倾诉,丈夫安慰她说:

“没事嘛,我觉得好看就行了,何必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丢了好心情呢?”

有时候,别人有心或无意的一句难听话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心情。

但仔细想想,说出的话就像覆水难收,我们又何必为已泼掉的水再浇注自己难受的情绪呢?

《钝感力》中说:

“不必在乎朋友或同事的嫉妒、中伤和刁难,要体察对方这么做的心情。

这种心胸宽广的钝感力会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

就像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盖利那句名言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只有像个傻子一样,学着让刺耳话过耳即忘,让别有用心之人成为过眼云烟,生活才能在下一秒重启,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渡边淳一说:

“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

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种钝感的态度。

不过分沉湎过去,不过度解读所遇之事,生活才能精彩又美好地持续下去。

同理,运用到生理上的创伤也是正确的。

经典励志电影《阿甘正传》中,在越战中失去双腿的邓·泰勒嫉妒阿甘的勋章,一度心理失衡而整日沉溺酒色度日。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和主角阿甘一起创业,最后还发家致富了。

电影中有个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在创业成功后的一个闲适的晴天,他们在船上回顾过往,悠然自得。

泰勒转头对阿甘说了一句“谢谢你”,随即跳进大海中,畅快地游起来,与四肢健全的人无异。

所以,人不可能一辈子活在受伤的阴影中。

即使伤口再深,总有愈合的一天,回忆再苦,总有淡忘的一天。

只有主动忘却过往的痛,主动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主动努力经营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同样的故事,还有《美丽心灵》里的主角小约翰·福布斯·纳什。

他是个天才数学家,却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常常因为怪异行为遭到周围人的误解。

但这并没有成为他研究数学题目的阻碍。

他一边克服精神疾病的折磨,一边专致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

直到最后,他的精神分裂症依旧没有治好。

他依然会时不时地出现幻觉,但他选择忘记这种刻意与病症抗争的痛苦,能与自己的病症和谐共生了。

正如渡边纯一在《钝感力》中所说:

“即使患上癌症,也不要害怕焦躁,要有与癌细胞一起享受人生的勇气和钝感力,癌细胞会被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吓跑的。”

有时候,与无法改变的事实作斗争,就像一只困兽在猛斗。

即使花费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最终只会徒劳无功。

还不如选择钝化掉这种心理上的疼痛,主动解开心灵枷锁,走向绝望的背面,主动迎接更悠游自在的人生。

毕竟,所有选择的最终决定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伟大钢琴家贝多芬说: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一滴水的力量无穷小,但经过日日夜夜不停歇的滴坠,也能形成一股穿透坚硬石头的力量。

青年作家刘同在读大学的时候,选了被全家人不看好的中文系。

怀抱着一颗作家梦的他,进了大学后每天埋头写稿子,写得不好权当练字,写得好了就拿去杂志报刊投稿。

一次次的杳无信讯,让他自信心遭到挫败。

可他依旧没有放弃,仍旧保持一天写一篇文章的好习惯。

后来,因为他这股不轻言放弃又很快忘记挫败感的好习惯。

毕业时凭着发表过的大大小小一百多篇稿子,成功应聘上湖南电视台,进入他梦寐以求的传媒行业。

正如鲁迅那句名言一样:“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成功是需要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的努力叠加才能做到的。

就算遇上挫折、困难也要坚定目标,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才能到达理想的终点。

我们都需要训练这样的钝感力:

遇到阻滞时尽快从挫败感中走出来,如失忆般忘记这种得不到的痛苦,然后像个傻子一样日日夜夜地争取,终会得偿所愿的。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记得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个“绿手指”的故事。

“绿手指”是法国一个小镇对好园丁的称谓,有这么一位老奶奶,就长着“绿手指”。

当时,金盏花只有金色和绿色两个品种。

有一天,老奶奶在报纸上看到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的消息,震惊之余,她萌生出自己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想法。

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她在自家花园里撒下种子,精心侍弄。

等到开花之后,她从金色的花里挑出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取得种子第二年再把它们种下去。

如此一季季,一年年,循环往复。

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儿女远走,丈夫去世......

但这些苦痛都成了遗忘的过去,种出白色金盏花成了她唯一的信仰。

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她打开窗子往花园中一看,一朵纯白的金盏花在向她微笑着绽放。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

“做出了决定,便不要理会周围的目光和窃窃私语,果断实行。

这样的钝感力,正是人们挑战新领域的原动力”。

老奶奶的坚持和毅力,正好印证了撒贝宁那句话: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如果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和行动力,没有虽挫还勇、迎难而上的决心和钝感力,事情还没到最后,是肯定会失败的。

渡边淳一: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记性太好,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容易忘记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人生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如果吃的第一颗是苦的,那就只记得这个苦味,以后再也不吃了吗?

生活有苦也有甜,我们无须对不幸之事太敏感。

毕竟人生那么长,把不快乐的事定格在过去,才能活得从容自由、肆意洒脱!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夏萤,夏日点点荧光照亮晚空,微不足道亦可发光。高校行政,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也想增一技之长,学一手好艺。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君と世界と物語-松浦貴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