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日俄之间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日本经过十九世纪90年代明治维新后,对内推翻了德川幕府将军的封建统治地位,对外则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一举成为当时亚洲范围内唯一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然而因为改革不彻底日本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于是对外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国内弥漫。如此一来,当时近在咫尺同为封建军国主义的俄罗斯帝国,就成为日本对外扩张中绕不过的一只拦路虎。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1894年,日本在与清朝的甲午战争中取胜,第二年日本就逼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由于其中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协议内容在俄看来损害了其利益,于是俄罗斯帝国联合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打着“友善劝告”的旗号通过干预,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清政府。日本虽然后来获得了清政府3000万两白银的“补偿”,但俄罗斯帝国此举无疑是与日本直接交恶。

1896年,俄罗斯帝国为了从中国东北攫取更多的利益动工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此举更是大大刺激了同样想要从中国东北及朝鲜地区夺取利益的日本。于是日本将《马关条约》中获得的赔款大量投到军队建设方面,其积极军备意图明显就是准备与俄罗斯帝国争夺中国东北的“归属”。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1897年,俄罗斯帝国通过一系列巧取豪夺霸占了整个辽东半岛地区,并获得了其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旅顺。

1900年,包括日俄在内的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进犯清朝首都北京,俄罗斯帝国则利用此机会派重兵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其目的就是为了占领整个东三省,此等阴谋必然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虽然在多方压力下俄罗斯帝国与清政府最终签订了撤兵协议,但其一直想尽办法拖延。

1902年,日本瞅准俄罗斯帝国妄图独吞整个中国东北引发多方不满的机会,与英国通过利益交换结成同盟,同时拉拢一直想要插足中国东北的美国,相约共同针对俄罗斯帝国。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1904年,日本一方面看到俄罗斯帝国内部对战争准备不足,另外结合当时国际形势对己方有利的态势,于是在2月8日这天夜里,不宣而战对停靠在旅顺港中的俄舰队发动突然袭击。

然而,在这场日俄战争之初几乎没有哪方势力看好日本,就当时的实力而言日本与俄罗斯帝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从资源上来看,俄罗斯帝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傲视全球各类资源储存丰富,而日本作为狭长岛国资源匮乏根本难以比较。就拿战争中消耗极大的钢铁来说,1904年俄罗斯帝国年产量是272万吨,而日本则仅有6万吨。近50倍的差距。从军队数量上看,俄罗斯帝国人口几乎比日本多1个亿(俄罗斯帝国1.41亿,日本4400万)。无论是从常备军的数量,还是从后备军兵源上俄罗斯无疑都是占尽上风的。从各式装备上看,俄罗斯帝国陆军实力仅次于当时的德国、法国,海军的军舰吨位也妥妥高于日本。就综合战力而言日本在与俄罗斯的较量上明显处在下风。

那么,为何日俄战争的走向与最终的结果会如此出人意料?

1904年日俄战争中,两帝国相较而言,俄国真的是占尽优势吗?

首先,俄罗斯帝国军队整体的数量虽然远高于日本,但在具体到部署方面,俄罗斯帝国绝大部分军队都部署在了靠近欧洲的西部地区,而当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队数量与日本相比并不占优。其次,俄罗斯帝国军事装备不适于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而日本方面则针对中国东北多山地密林的特点,为陆军配备了大量适合作战的山炮。而且,日本的海军舰艇多为英国人制造的新式舰艇,不仅性能更优越而且规格很统一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三,日本为此战准备多年,对中国东北情况十分的熟悉,交战过程中战术运用得当优势明显。最后,就是俄军指挥官的重要失职,当时俄罗斯帝国战场指挥官库罗帕特金不仅官僚作风严重,而且下起命令优柔寡断常常错失战机。更严重的是其强调的整体作战思想,严重落后于当时的战争。反观日军方面,不仅许多基层的指挥官有过西方军事学校留学的背景,加上日军统帅大山岩不仅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军事思想而且其本身就用兵诡诈,指挥作战能力大大高于俄军统帅。

综上,这场两大帝国列强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日本人的获胜而告终。但我们更不能忘记的是,这场帝国主义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战争,给中国以及朝鲜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