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彩的年味守护”——遂宁大英耍旱龙,带你了解不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遂宁文旅

香烛袅袅,鞭炮声声,披红挂彩,祈颂如涛……一阵铿锵的川剧鼓点中,一位眉发皆白的精壮老者高举龙头,站在了庙前空阔的平坝中央。

拜伏,叩首。鼓乐起,旱龙舞。

竹编的龙头凸目横须,犄角飞扬;竹编的龙身浑圆敦实,金鳞烁烁。在时缓时急的锣鼓声中,龙头威武翻腾,龙身随之穿梭,十节旱龙浑然一体,舞姿优美而气韵张扬。围观群众嬉笑追逐,以瓢、盆为具,纷纷舀水泼向旱龙。一时间,笑语欢声如歌,水花四溅若雾,一只巨龙吞云吐雾,翱翔翻腾惊涛骇浪间……

“五彩的年味守护”——遂宁大英耍旱龙,带你了解不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旱龙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安乐办事处干屏村龙王庙及卓筒井镇周边地区民间龙舞。

耍旱龙的道具有石雕龙王,竹编七节龙或十节龙,竹编龙头。

耍旱龙时,在龙舞锣鼓的伴奏下,有的艺人抬着龙王,有的艺人舞着竹编龙头,有的艺人舞着竹编节龙,舞姿优雅、壮观。艺人们举起龙头在龙王庙前舞了起来,一些壮年男子从龙王井中提来泉水,纷纷向龙王身上泼去。

舞龙套式主要有:五龙归位和蛟龙翻滚。

五龙归位:五龙归位是龙头从中心点开始,分别要向东、西、南、北昂头、点头,龙身随之摆动,完成东西南北方位后,复归到原开始时的中心点位。

蛟龙翻滚:蛟龙翻滚是长龙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形成圆圈来回滚动。

“五彩的年味守护”——遂宁大英耍旱龙,带你了解不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