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历史上重大的战役有很多,时事造就了英雄,有的智勇双全名流千古。有的却因各种原因而血洒战场。其实在战场上,胜败就是常事,没有绝对的胜者。

废话不多说,今天聊一下长平之战,这场战斗直接导致战国七雄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来形容这场战役中双方大将是最以适合不过了。与此同时,也让另一位将领饱受争议此人便是赵括。赵括真的是无能吗?我认为不是无能,而是无能为力。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此战打了很久,当时两个国家都消耗巨大。承受不住失败的后果,武力不行,就要看哪个国家的谋士更胜一筹了。可惜最终结果,赵国死伤高达45万人,被坑杀的就有20万军队,从此之后,国力日渐衰微,甚至再也没有雄起过。

赵国战败后,把责任都推到了死去的赵括身上。于是,大家都觉得赵括是一个骄傲自大,口出狂言的失败者。那么大的一场战斗,难道就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虽然他是主帅,要对战斗胜利负最大的责任,把这场战争失败的所有过错,全都推在他一个人身上,这有点说不通吧?首先赵王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到赵王,我们就来说说长平之战发生的原因。

这件事要和韩国有直接关系,当时秦国要攻打韩国的上党,但是韩国肯定不乐意了,不能白白挨打,可是又打不过,他们极其不甘心,便把上党这块宝地给了早已垂涎已久的赵国。借此,让秦赵两国去争夺吧,自己坐收渔翁就可以了。赵王当时也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平原君的名气也很大,极力劝说赵王趁机将上党收入囊中。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当时很多的谋士都看出来其中的利弊,显然赵王还是更自信秦国不敢攻打自己,于是很高兴的接受韩国的馈赠。可是,秦昭王已经出动那么多士兵了,总不能无功而返吧?你赵国得了上党,那么我就火力也就对准赵国了,秦国可以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于是长平之战便开始了。

赵国应战初期,赵王让老将廉颇指挥三军,廉颇深知双方实力相当,以防守为主就行,而且自己防守能力也很出众,无论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出战。这时候秦国便陷入了非常不利的局势。两国开始拼国力资源和耐心,在国力上赵国不比秦国弱。战国时的赵国可是在中原地带,资源极其丰富,而秦国却异常偏僻。久而久之,秦国就僵持不下去了。长久耗下去,赵国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秦国军队拖垮。但是关键时刻赵王坐不住了,多次命令廉颇主动攻击,妄图歼灭白起的力量。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样一来,赵王就不开心了。而且谋士范雎就发挥作用了,到赵国使用离间计:廉颇有什么了不起的除了骄傲,连赵王的命令都不屑一顾。这样的人其实很容易对付,秦国最惧怕的还是赵括。

赵王听到消息恼火的不行,那时李牧还小,还不能带兵打仗。既然别人说秦国怕赵括。那就用赵括。他当了主帅之后,没有办法,之后按照赵王的策略走,主动出击秦国。结果就是被秦军围困了没能突围,好不容易突破一次吧,自己还被乱箭射死了。主帅都死了,没人指挥,战争自然也就失败,而且四十多万人也葬送了性命。后来人都认为长平之战主要是赵括能力不足,但不知道的是他只是服从安排。却承担失败的后果。不能不说,这锅背得有点冤。后来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之久,赵国几近灭亡,后来秦国却休养生息了,范雎怕白起地位超过自己,建议秦王休养生息了。这都是秦国的历史了。

长平之战白起封神,赵括大败并不是自己无能,只怪此人太过迂腐

可惜的是,一带名将遇到的是一代杀神。白起用强大的秦国军队打败了赵括。最终,成就了自己,然而,赵括也并不是无用之人。回到战国,你愿意当白起还是赵括呢?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