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琼的带头大哥,被李世民一语点中死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浩浩荡荡向关中杀去。李渊的部队,在霍邑遭到隋将宋老生的顽强抵抗。李渊攻打霍邑久攻不下,又遭到长时间的大雨,士兵的盔甲都生锈了。裴寂等人以李密和刘武周的威胁为由,劝李渊回军太原,等待时机再战。

李世民驳斥裴寂等人,劝李渊抓住机会,一举拿下霍邑,进而攻打咸阳。李世民的话很多,提到李密的时候,特意强调他“顾恋仓粟,未遑远谋”。李世民的这句话,不是小说段子,而是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纪八》的记载。

当时的李密,拥兵三十万,手下有秦琼和程咬金、单雄信、徐世绩等一大批猛将,还有魏征等顶级谋士。

李渊、窦建德等人纷纷劝李密称帝。李渊写信给李密说:“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

秦琼的带头大哥,被李世民一语点中死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把李渊的话翻译一下,就是说:“贤弟是应该早日名应图谶,登基称帝。愚兄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求贤弟把我的名字留在陇西李氏族谱,并且把唐国故地分封给我,愚兄就感激不尽了。”

李渊明面上推举李密,让他称帝,背地里却说李密是“蒿箭”。蒿是一种芒草,我们常见的芒草扫把,就是蒿杆做的。箭一般是箭竹做的,蒿杆做的箭,轻飘飘的没有用。李渊把李密称为“蒿箭”,就是认为李密轻飘飘的没有用。

在李密如日中天的时候,李世民却认为李密贪恋仓里的粮食,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李世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这件事情,柴孝和最有发言权。《新旧两唐书》记载,李密手下有个谋士,在李渊起兵之前,就向李密献计说:“秦地阻山带河,项背之亡,汉得之王。今公以仁基壁回洛,翟让保洛口,公束铠倍道趋长安,百姓谁不郊迎?是征而不战也。众附兵强,然后东向,指捴豪杰,天下廓清无事矣。迟之,恐为人先。”

秦琼的带头大哥,被李世民一语点中死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

李密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把柴孝和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关中地势险要,项羽丢了关中,就灭亡了。刘邦得了关中,就得了天下。魏公可以让裴仁基镇守回洛仓,让翟让镇守洛口仓。魏公率领兵马,向关中进兵,一举攻下长安。拿下长安之后,再挥师东进,攻打洛阳。如此一来,平定天下就指日可待。如果下手魏公下手晚了,恐怕就会被别人抢占先机。”

柴孝和给李密献计的时间是大业十三年四月,李渊太原起兵的时间是同年七月。如果李密按照柴孝和计策行事,把两大粮仓交给部将镇守,自己驱兵关中,天下的形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只可惜,李密舍不得回洛仓和洛口仓、黎阳仓的粮食,没有采纳柴孝和的计策。

隋文帝设立了四大官仓,隋炀帝又增设了两大官仓,使得隋朝有六大官仓。六大官仓中的回洛仓和洛口仓、黎阳仓,在瓦岗军手里。三大官仓里的粮食有多少呢?

史料记载,光是洛口仓的粮食,就达到了二千多石,足够瓦岗军30万将士吃30几年。三大官仓的粮食加起来,足够瓦岗军吃将近一百年。

李密占领了三大官仓之后,就像是穷小子中了五百万大奖一样,死死抓住粮仓不放手。瓦岗军吃不完这么多粮食,李密就用来收买人心。李密放出风声,打开三大官仓放粮,让老百姓免费取粮,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秦琼的带头大哥,被李世民一语点中死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

隋文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密的命令发出之后,各地的居民纷纷来取粮食。李密说话算数,任由百姓取粮。老百姓拿粮食的时候贪多,到了半路实在是搬不动了,就把粮食扔了。史书记载,在通往三大官仓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扔掉的粮食,路面上铺满了粮食,都变成白色道路了。

老百姓取了粮食,纷纷对李密交口称赞。李密声望日隆,非常享受这种万众归心的感觉。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徐洪客的隐士,给李密献计曰:“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厌战,难可成功。”

官仓的米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等没有米了,李密所谓的万众归心,就会化为无有。到了那个时候,瓦岗军就会军心涣散。徐洪客指出了李密的隐忧,也给李密指了出路。徐洪客让李密去打江都,活捉隋炀帝。

李密就像李世民说的那样,迷恋三大官仓的粮食,既不想西进关东,也不想南下江都,只想在洛阳与王世充死磕。

在李密久攻洛阳不下的时候,李渊迅速攻进关中,并且打进长安城。李渊建号帝王,成了唐高祖。

秦琼的带头大哥,被李世民一语点中死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被迫投奔大唐。李世民说李密那句“顾恋仓粟,未遑远谋”,被历史的进程证明是无比正确的识人之言。

李密投奔大唐之前,以为李渊会“台司待我”,李渊却让李密当了一个光禄卿。昔日的瓦岗军首领,秦琼河程咬金等人的带头大哥,居然要给李渊传菜。美好的愿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李密心里失衡了。

李密铤而走险,在桃林县起兵造反了。李渊早就预料到李密会造反,早就让李世民准备了兵马。李密刚刚起兵,李世民的部将盛彦师就率领大军截住了李密。

唐军剿灭了李密的叛乱,还杀了李密。李渊下令,将李密的首级斩下来示众,以此来威慑首鼠两端的瓦岗降将。

李密被杀的同时,王伯当也为他陪葬了。王伯当一代名将,因为跟错了带头大哥,结果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惜啊。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