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根据《徐氏宗谱》所记,可以得出徐福是徐国人。

在秦朝时期,徐福,字君房,为著名的方士,为秦始皇所知,其师父传闻是鬼谷子,但因鬼谷子不知所踪,徐福身份也就无法确认,不过,此说流传甚广,在此不做深究。

徐福寻丹另有任务

单说徐福善于炼丹,而秦始皇多次出巡以求稳固统治,同时兼顾国土扩张,此刻的秦始皇想了解各地风情,更想了解海外世界,此时正遇徐福善于远航,徐福又说,海外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上有仙丹以及仙人。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秦始皇听到此处,出巨资制作大船以及童男童女数千交与徐福,还准备了3年的粮食以及生活用品和工具。以寻求仙丹为由,派遣徐福出海寻求仙丹。实则也为了让徐福出海探路,查看海外情况。

”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仙人“——《史记》

为什么说徐福此去并非单纯寻找丹药呢?因为此次的出巡“耗资巨大”,只为寻求丹药,恐怕难以服众,群臣会多有不满,尤其是李斯,也会对秦始皇加以阻拦。不过,秦始皇一生5次南巡,主要是增加威望,同时治理秦直道,疏通交通,这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志向,不仅仅是一统而已,而是“日光所照之处,皆为王土。”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8年后,徐福回来复命,徐福连一个仙丹的影子都没有找到,花费如此巨大,耗时8年的航行,在归来时就带了一个这样的结果。当时秦始皇是什么态度呢?他并没有发怒,在与徐福交谈之后,就决定让徐福再一次出海了。

寻丹是假

8年前的寻丹是假,实际上是徐福有别的任务,为秦始皇探查海上是否还有其他国家存在,秦始皇好去攻打,开拓疆域。如果徐福遇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可以留下童男童女,在当地开荒发展,所以给他们带了农具、种子和粮食。

寻丹是一个托词,所以没寻到仙丹归来,秦始皇也不发怒,这应该是徐福在这8年中任务完成的很好,所以秦始皇才再一次派遣徐福出海。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秦始皇老了

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次秦始皇来到琅琊见徐福,徐福交代完任务后,接了新的出海任务,这与秦始皇老了也有关系,毕竟,秦始皇一生争霸天下无敌手,但是他的寿命却十分有限,面对秦朝国内的矛盾,他也有点力不从心,只有靠外战来转移矛盾。可见,秦始皇的布局很大,他的志向还远远没有完成,此时的秦始皇与8年前的心境截然不同,曾经他不屑一顾的“不死药”,此刻,他有一点心动。这一点从秦始皇当时的自称就能看出来,他已经不自称为“朕”,而是自称“真人”,这一改变,体现了秦始皇内心的独白。因为徐福若真的找到“不死药”,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了。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秦始皇没有和徐福发怒,一个是因为他的任务完成,一个就是因为他有新的任务,这一次徐福的主要任务,很可能是真的寻找“不死药”。

徐福不想再出海了

徐福一听说秦始皇想让他再出海,内心十分不情愿,毕竟每中国人都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日子不好过。

所以,徐福就推脱海上有“海神”阻路,不能出海,想以此为借口达到不出海的目的。

“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然而,这一次秦始皇却下定了决心,亲自上船去追杀“海神”。所谓的“海神”真身是一只大鲛鱼,最后,鲛鱼被杀。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如此一来,徐福不得已只好再次出海,带上了粮食、童男童女数千、农具、种子、士兵等等,一应俱全之后,徐福再次出海,也正是这一次出海,徐福再也没有归来。

徐福出海不归的难言之隐

有人说,徐福在撒谎骗人,他根本找不来仙丹,所以畏罪潜逃了,最终登陆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的祖先。

徐福没理由出海潜逃

如果徐福真的是一个骗子那么简单,第一次出海后,带的物资和人员与第二次相差无几,在8年之后,一无所获之下,他为何还要归来面见秦始皇,难道第一次他徐福不怕死,第二次就畏罪潜逃了吗?显然不合逻辑。

而且,第一次归来的时候,徐福就是两手空空,根本没有拿到仙丹,秦始皇并没有处置他,这说明徐福完成了秦始皇暗中交代的任务。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况且,徐福第二次并不想再继续出海了,只是找的托词,被秦始皇亲自下海给“消灭”了,随着鲛鱼的死亡,徐福不得已才第二次出海,是秦始皇“求”他出海,他没理由畏罪潜逃,何罪之有呢?

徐福有充足理由不归

徐福东渡不归,有充足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徐福东渡的船只上,并非只有徐福一个成年人,当时还有士兵,有士兵自然有将领,这位将领一定是秦始皇相信的人,主要任务是保护徐福,次要任务更是监视徐福。

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详细,当时相信当时徐福的船队中,一定有很多人在,否则几千的童男童女,这么多人就让徐福一个大老爷们照顾显然不现实,应该还有很多的女眷同行。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回国,不是徐福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他想畏罪潜逃,其他的人根本不会听命于他,搞不好还会抓了徐福回国复命。

皇帝送数千人出海,最终无一人归来,君房:“有负皇恩!”

最终的情况是,徐福东渡之后再没回国,其他的人也似乎没有半点异议。从这一角度我们去看徐福东渡不归,实际上徐福东渡不归是得到了全体人员认可的。

徐福二次东渡之后,秦始皇返程的路上,就因为病重在沙丘宫死亡了。后来,李斯和赵高假传遗诏,扶苏自尽,胡亥上位,一时间秦国大乱,再也不是原来秦始皇活着时候的大秦帝国了。这样的消息传到东渡的徐福一行人耳中,徐福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到秦国复命。

因为徐福已经没有了复命的对象,回去之后,乱世之中恐遭不测,还不如在新发现的“平原广泽”留下,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而这样的决定,得到了徐福一行人的同意,这才有了徐福东渡不归,而不是找不到“仙丹”畏罪潜逃!

秦始皇耗费巨资,资助徐福再次出海,最终徐福没能再次归来复命,深感有负皇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