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说起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讲义气,抱不平,兄弟情,令人为之钦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更是展现出了万丈豪情,而当宋江竖立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后,直接将剧情推上了高潮,人们的期待更上一层楼了。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但是,或许是受到儒家思想的缘故,骨子里有一种忠君报国、衣锦还乡的思维,让宋江不管艰难险阻,毅然的走上了“招安”的道理上,虽美其名曰,替众兄弟求个功名,光宗耀祖,实际上,却从此成为了朝廷的枪手。当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后,便被朝廷派往各地去平叛,讨大辽、灭天虎、败王庆、征方腊,最终108将,折损十之八九,而最后的宋江,更是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对于宋江的“招安”政策,很多人都气得咬牙切齿的,特别是在多次的征伐中,将原本辉煌的一众梁山好汉弄的死伤大半,心里更是质疑这宋江昔日所做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换句话说,要是当时,他不选择招安,继续与朝廷对抗,发展自身的势力,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熟读《水浒传》的伙伴都知道,这梁山先后经历了3位掌门人,第一任是王伦,此人虽然能暂居掌舵人之位,但却是个没有远大理想之人,他只想守着梁山这一亩三分地,有钱花,有肉吃,有酒喝,那么,便足够了,其他的不在乎。应该说,王伦目光短浅,缺乏胸襟,更没有远大目标,一个“山大王”足够他安乐一生。

第二任掌舵人晁盖,此人目光长远,有很好的规划,且胸襟广阔,做事情光明磊落,深得梁山兄弟们的信赖,以他的侠肝义胆和英雄豪气,加之深得民心,必然会带领着梁山的108将轰轰烈烈的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最终晁盖却意外战死,一切的美梦破灭,也终改变了梁山的走向。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而宋江作为梁山的第三任掌舵人,在晁盖死后,他继任了“大哥”的角色,但是,素有儒家思维的他,不甘心只为“山大王”,甚至有些羞于此,换句话说,要不是当初自己落了难,被逼无奈上了梁山,他永远不会踏上梁山一步。所以,当他有机会被招安,而朝廷也有意招安的情况下,两者一拍即合,愉快的牵手了。

但是,我们不免心中产生疑惑,这宋江占据了梁山一地,手下108名能征善战的将士,为何还要接受朝廷的招安,难道就不能以此为根据,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吗?就那么喜欢屈居人下,受人指点吗?其实,纵观《水浒传》一书,我们可从中窥测一二,这宋江的招安之策,其实是有原因,无外乎就这3点,而最后一点更是致命的!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都知道,108将都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逼上梁山的,他们有的人是被奸臣所害,与朝廷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有的人原本就是朝廷的将领,但却被设计拉拢上了梁山,唯有大喊上当,而有的是一些无业游民,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打家劫舍的土匪,因此,看似豪气冲天,英雄满屋,实则内部并不团结,甚至个个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九九,所以,不管是招安与否,其实,都早已注定了梁山的失败。现在,我们不妨来分析分析——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一、狭小的梁山,地盘有限

从书中,我们能看出这梁山是个弹丸之地,尽管它景色宜人,易守难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平日里这些英雄好汉鲜有征战,整日在梁山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情义气不断,根本没有向外扩张之意,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甘于享乐,重要的是,每个人上梁山的原因不同,各自的想法也不同,因此,想要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内部的裂痕必然要先解决。

换句话说,如果梁山想要壮大,甚至剑指天下,那么,势必要往外面发展,而非占山为王,宋江的招安之策,其实也体现出了他内心的不安,这么说吧,如果梁山一众英雄拒绝了朝廷的招安,那么,当朝廷大军压境,先不说被攻城剿灭,就是以围困之法便能让梁山水尽粮绝,最终走向了灭亡。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二、内部并不团结

刚才说了,能上梁山的无外乎那3种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身份也不同,尽管身处梁山,可内心的那份小九九谁也看不透,表面上,个个英雄盖世,豪情万丈,实则当各自的需求一旦碰撞,那么势必会产生小帮派,互相不服气,完全被激化。这么说吧,当那些被昔日朝廷迫害的官场之人,他们势必会对朝廷怀有仇意,一定拒绝招安;而那些土匪出身的,反而乐意被招安,毕竟摇身一变,有了一官半职,两种身份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从此走路都带风。

所以,当获悉招安时,这两种人的内心是不一样的,一个拒绝,一个乐意接受,如此必然产生间隙和摩擦,内部的矛盾瞬间爆发,如此,那用得着朝廷的大军来剿灭吗?没多久的功夫,内部就一拍两散了,失败其实早已注定了。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三、缺乏群众基础

古语云“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缺乏群众基础的队伍永远做不大,甚至会被抛弃,而梁山虽然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但却受人质疑,拿攻打祝家庄来说,在攻城的开始并不顺利,士兵折损了许多,这激起了好汉们的怒火,最后在拿下祝家庄后,便大肆的屠戮,不管男女老少,刀起刀落,全然没有的一丝顾忌,这点与土匪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当老百姓看到了梁山好汉的嗜杀和匪气后,民心早已消失的一点不剩,而当失去了民心,如同一艘大船失去了航向,是极其危险的,甚至会随时触礁而沉船。要知道,历朝历代多少开国帝王,在创业之初,无不为得民心而绞尽脑汁,对部下下达了多少个入城后“不可扰民”的命令,所以,梁山看似豪情万丈,其实都是土匪心态,打家劫舍尚且还行,争夺天下,想太多了。

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而最后一个更是致命弱点

而这第三条,其实是最致命的,也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宋江最后选择了招安,其实他是看出了梁山好汉的内心,根本非一支正常的义军所持有的心思,每个人身上的匪气太重,占山为王显得更适合大家,而如果想要打天下,争天下,其实是很难。当然,也许宋江心中仍然渴望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在古代的传统思维中,并不为过,毕竟这是几千年骨子里所带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