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刘琮、蔡瑁的迅速投降,既因其内部严重分裂的局面,也因为荀彧“间接路线”战略的成功,两者缺一不可。有这两个因素,即使刘表在,恐怕情况未必会有多大改变。

刘琮的内部处境:兵少且分裂首先,更正题目中的25万大军之说。刘表集团当时的兵力,应为10万左右。刘琮投降曹操时,带了7万余投降。未投降的刘备、刘琦各有兵力万余,如果算上长坂坡战斗中刘备损失的兵力(大约几千),总计10万出头。

10万大军,如果兵力防守,那可不是没有一战可能的。可是,此时刘表集团早已发生分裂。(在刘表去世前,就已分裂)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上屋抽梯”,说明刘表在时,二位公子已各拉外援,分裂对坑了。当时,刘表集团中的实力派分别支持了刘表的两个儿子。刘备,支持刘琦;蔡、蒯等本地士族,支持刘琮。

虽然从掌握的兵力上看,刘琮应该占据优势,可是,不代表刘琮的军力更强。刘琦所在的江夏,是当时刘表防御孙权的前线,刘备所在的樊城,是抵御曹操的前线。有理由认为,拥护刘琦的势力战力不弱于刘琮。事实上,刘琦在得知刘琮接班时,就曾经计划借奔丧为名讨伐刘琮;诸葛亮在得知刘琮投降时,也曾建议刘备袭取襄阳。

事实上,刘表去世后,刘琮本人是希望打下去的。傅巽在说服刘琮时,就了一大堆,刨去地方对抗中央之类冠冕堂皇的道理外,关键点就是:刘备如果能打败曹操,刘备回头就会干掉你;刘备如果打不过曹操,曹操就会干掉你。

可见,刘琮最后投降,可不仅仅是畏惧曹操,对“自己人”的畏惧,才是最终促使其下定投降决心的关键。

群雄的猎物而荆州,此时正是群雄的猎物。

孙权方面:计划抢在曹操之前占据荆州

早在200年冬季,孙权刚上位时,鲁肃就建议孙权保有江东,进去荆州,但当时孙权位置未稳,没有行动。

到了208年,甘宁再次要抢在曹操之前讨灭荆州,这次,孙权采纳。并在同年大战,大败荆州军,斩杀黄祖。

刘备方面: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隆中对》已将取荆州纳入刘备的战略步骤。刘备正在结交荆州士族,积极扩大在荆州的影响力,疑似计划在荆州进行“和平演变”。

蔡瑁等士族早就想挟刘琮投降的说法有待商榷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蔡瑁等士族早就想投降曹操。

事实上,士族集团确实是相对容易放弃抵抗,服从强者的。毕竟,战火对既得利益集团的伤害是他们所不希望的。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如曹操攻略不得当,荊州的“投降派”可能也会像东吴“主降派”一样,先坚持坚持看看。但是,纵观汉末三国时期的各个军阀。他们都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才开始组织“投降大业”。像刘琮集团这样“打都不打”就投降的却极少。

以蔡瑁为例,他在荆州,是土皇帝下面的实权人物,手握重兵,这比后来在曹操手下,做职位更高的虚职士族要有利多了。

因此,要想让他们迅速放弃抵抗,还需要讨伐方采取正确的策略。否则,这些荆州士族,很可能和赤壁之战前怂恿孙权投降的士族们一样,继续支持割据。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做一个手握重兵,威风凛凛的士皇帝,正是历史上所有支持割据的士族支持割据的理由。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放弃。曹操能迅速“迫降”刘琮、蔡瑁,得益于他正确的攻略。

曹操间接路线策略得当

促使刘琮迅速投降的,还是曹操正确的策略。

当时,曹操虽然实力强大,但荆州毕竟河网纵横之地,以力抗衡,未必曹操啃得动。后来不论是关羽,还是孙权,在荆州地区配置的实力都不如刘表集团。但曹魏在该地区发动的攻势却都效果不佳,可见,此时刘表军绝非因实力差距而不能战。

此时,荀彧的建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荀彧建议:“华夏已平,南土知困”大张旗鼓在宛、叶之间行动,造成依然是局部战役的假象。主力却“间道”进入荆州,直接威慑“南土”的统治集团。该建议被曹操采纳。

这是一次战略突袭的策略。

如果曹操军采取直接的进军路线,刘表军很可能节节抵抗,获得充分的动员时间。而集团内部各派系也可能“急则相济”,暂时抱成一团。

但“间道”进入荆州,以其突袭效果避开在敌军预定战场的纠缠,直接把战火烧到荆州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附近区域,震慑刘表集团内的投降势力,极可能分化、瓦解刘表(刘琮)集团的抵抗意志。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战火已烧入士族们自家利益所在附近区域,好筑屋置田的蔡家等士族,即使刘表尚在,他们又怎会在这种情况下与曹操开战?

蔡瑁投降曹操时,荆州尚有25万精兵,为何轻易地就投降了?

二战初期,德军也正是利用英法的惯性思维,造成继续执行“施里芬计划”的假象,装甲精锐却取道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直接切断英法盟军,造成法国“投降派”心理崩溃,迫降法国。可惜的是,这似乎是荀彧最后一次给曹操出“奇策”了。郭嘉已去,荀彧不言,曹操失其智囊,最终赤壁败北,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实在可惜。

因此,尚有战力的刘琮、蔡瑁之所以迅速投降,既因为自身混乱的形势,也因为曹操正确的攻略。两者缺一不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