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行刺失败,英雄尸骨未寒,未婚妻竟嫁与他人,双双被击毙

1905年9月24日,北京正阳门火车站戒备森严,岗哨林立。

清廷兵部侍郎徐世昌等五位大臣登上专车准备南下到上海坐船出洋考察。

专车一共五节车厢,前边两节是随员乘坐,第四节为仆役车厢,最后一节是放行李的,五位大臣们坐在中间第三节车厢里。

八点刚过,大小官吏们陆续到达。

革命党人吴樾怀里揣着自制炸弹跟着仆役们一起进入了第四节车厢。前边第三节就是大臣们所在的车厢。

吴樾一步步向前挪着,试图进到第三节车厢里去。但在三四节车厢的中间通道内,吴樾被卫兵拦了下来。

“你是跟随哪位大人的?”

“我是泽公爷府里的。”吴樾按照事先想好的借口回答。

“泽公爷府的?我怎么没见过你?”非常不凑巧,这个卫兵就是载泽的侍卫。

吴樾只好说:“我是新进府的,跟大家都不熟。”

大臣们的侍卫一般都是北方人,说的一口京腔,吴樾的安徽口音引起了侍卫的怀疑。

纠缠间,又过来了几个侍卫,吴樾一看很难再周旋下去了,说的越多越容易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他背过身去,从怀里拿出炸弹转身向三车厢冲过去,准备把炸弹投向大臣们中间。

万万没想到,正当此时,火车突然发动了,惯性之下,吴樾站立不稳,险些摔倒,手里的炸弹脱手掉到了地下。

“轰”的一声巨响,炸弹在吴樾脚下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车厢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车厢顶部被炸开了一个大洞,被炸飞的断手断脚飞上天后又噼里啪啦掉下来,情状骇人,异常恐怖。

火车停了下来,车厢里乱作一团。地下横七竖八躺满了死伤者。

因为炸弹没来得及扔出去就在吴樾脚下爆炸,所以三车厢的大臣们只是受了轻伤,但是惊吓不轻,一个个钻入座位底下哭爹喊娘,吓的屁滚尿流。

载泽举着流血的左手,用右手摸着自己的脖子问身边人:“我的脑袋呢?我的脑袋掉没掉?”

身边的仆人早吓得浑身筛糠一样话都说不利索:“没、没……”

载泽魂都没了:“我的脑袋没、没了?”

仆人都快哭了:“不、不是,脑袋没、没掉。”

行刺失败,英雄尸骨未寒,未婚妻竟嫁与他人,双双被击毙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强征暴敛、血腥专制,对外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形下,一批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揭竿而起,纷纷发动武装起义想要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然而,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武装起义屡遭挫败。

于是,革命党人只好把斗争转入地下,政治暗杀便应运而生。

吴樾,字梦霞,安徽桐城人,七岁丧母,父亲是一位商人。因为家境尚可,吴樾从小便熟读诗书,对中国历史尤为感兴趣。

1902年,20岁的吴樾由自己的堂叔吴汝纶引荐,进入保定高等学堂读书。

吴樾的堂叔吴汝纶是晚清著名儒士,热心教育,在晚清士林地位极高,与李鸿章关系十分密切。

受堂叔吴汝纶影响,吴樾也醉心于办学,参与创办了保定两江公学,并担任国文、地理、数学、历史等老师。

在两江学校教学期间,吴樾广结全国各地革命志士,认识了陈天华、邹容、蔡元培、秋瑾、张榕等一批革命党人。

他深深叹服邹容、陈天华等人的才华和胆略,决定以他们为榜样,在需要时不惜以身殉国来唤醒民众。

1904年11月,吴樾与杨笃生、赵声等人在两江公学成立暗杀团,暗杀团长杨笃生自己研制土炸弹,暗杀团第一目标计划先谋刺兵部侍郎铁良。但因铁良防卫严谨,一直不能得手。

1905年,为了抵制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摆脱危机,清廷以预备立宪来欺骗麻痹公众,宣布成立政治考察馆,派皇室大臣等出国考察欧美等国,宣称为实行宪政做准备。

虽然清政府朝野上下立宪呼声极高,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却早就看清清政府此举只是一个瞒天过海、拖延时间的把戏。同盟会发表了大量文章揭露和批判清廷的假立宪骗局,积极准备武装斗争。

但吴樾和暗杀团成员一致认为,同盟会的武装起义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认为,在五大臣出国前消灭他们,才能彻底给清政府假立宪的阴谋以有力打击。

吴樾决定自己亲自北上,承担起刺杀五大臣的使命。

行刺失败,英雄尸骨未寒,未婚妻竟嫁与他人,双双被击毙

26岁的吴樾已有一个相处多年的未婚妻,两人情投意合就要谈婚论嫁了。

暗杀决心下定后,吴樾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但出于保密自己又不能将真相告诉女友,于是在出发之前,吴樾谎称自己要出差几日,将自己的所有财物托付给女友,两人依依惜别后,吴樾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到了北京,吴樾伪装成投考学堂的学生,在安徽会馆住下,等待刺杀时机。

通过暗线得到五大臣详细的出行情报后,吴樾决定在正阳门火车站用炸弹行刺。

行前,吴樾得到了秋瑾的帮助,两人共同去车站踩点,制定暗杀计划。

临别之前,吴樾将一封写有“不达目的,誓不生还”的遗嘱交给了秋瑾保存。

9月23日,吴樾设告别宴招待各方友人。会客结束,吴樾回到会馆将刺杀行动的缘由详细写了下来,声明自己此次行为与任何人无关。然后将声明藏在枕头下。

9月24日,吴樾怀揣炸弹,按照计划,一大早便来到了正阳门火车站。

八点多,吴樾成功混上了火车,但因原定要扔到第三车厢的炸弹因为火车震动而掉在吴樾脚下爆炸,暗杀行动失败。

因为距离较远,五大臣除了受点轻伤外并没有伤及性命。

吴樾身边的三名大臣卫兵被炸死。因为炸弹在自己脚下爆炸,吴樾的下半身都被炸没了,手臂也缺失,面孔血肉模糊,无法辨认。

爆炸后,正阳门车站陷入一片恐怖之中,大臣和随从们各处逃命,混乱不止。军警持枪将车站包围,吓得魂飞魄散的五个大臣在卫士的护卫下,屁滚尿流逃回了府邸。

由于事发突然,吴樾的尸体又无法辨认,所以正阳门火车站爆炸案因为找不到嫌疑人而成了悬案。

清廷警察只有将吴樾的尸体照片各处分发,寻找线索。

行刺失败,英雄尸骨未寒,未婚妻竟嫁与他人,双双被击毙

一日,警察拿着照片来到安徽会馆。一个在会馆里端茶倒水的小姑娘仔细看过照片后认出了吴樾就是前段时间在会馆住过的“吴公子”。

于是,警察们按照小姑娘的指引来到吴樾房间,在枕头下找到了吴樾的那封信,军警才确认爆炸制造者吴樾的身份。

清朝政府对吴樾生前学习和工作的保定学堂和两江公学进行大肆调查后,没有找到证据与杨笃生、赵声等人有牵连,最后清政府只能将凶手定为吴樾一人,含糊结案。

吴樾牺牲的消息传开后,革命党人悲痛不已。蔡元培、秋瑾、陈其美等纷纷作诗悼念。

暗杀团成员杨笃生等人更是茶饭不思、痛哭失声。

吴樾生前,曾把自己的未婚妻托付给好友代为照顾,然而,在吴樾死后,他的未婚妻很快就嫁给了同为革命党人的白楚香。英雄尸骨未寒,此种行为在革命党人中引起了极大愤慨,蔡元培等人立即宣布与白楚香绝交。

抗日战争爆发后,白楚香夫妇禁不住诱惑和恐吓,叛国投于日本人门下做了汉奸。

一日,夫妻两人在津门出现,被时任天津军统站站长的吴樾的亲侄抓获,当场枪毙于津门城下。

吴樾此次的暗杀行动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英雄壮举,却极大的激励了革命党人的革命热情,令清政府胆寒,对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吴樾之后,更多的人参与到暗杀行动中来,无数国人觉醒,认清了清廷假立宪的嘴脸。

英雄之死,重于泰山!

正如秋瑾为吴樾所写的:

爆裂同拼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