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作者:婧子昕|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

审阅专家:刘文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主任医师

前段时间,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江西九江一位 60 岁的大叔,义务献血14年,共献血178次,献血量达55500毫升,相当于110斤![1]。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图片来源:九江新闻网

很多人有疑问:献了这么多次血,身体吃得消吗?

Part1规范献血,不会损害健康

献血会对身体有伤害吗?献血会传染疾病吗?这些担心可能都是多余的。

一个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2]。(也就是说,按照血液密度接近水的密度计算的话,一个60kg的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8.5~9.5斤。)

在人体中,通常只有80%的血液会参与血液循环,另有20%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等器官中。一旦血液循环需要得到补偿,这部分血液便会释放参与到血液循环中[2]。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图片来源:soogif

献血时,采血机构一般会根据献血者的身体情况建议一次献血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占总血量不到10%。

献血后,贮存血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循环系统的血液量迅速得到补充,健康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身体可以承受,对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对于健康献血者而言,献血可以促使储存血液进入循环,使骨髓保持活力[3]。

同时刺激造血干细胞造血,产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3]。

献血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短暂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5]。

Part2献血后,身体多长时间能恢复

即使不献血,人体内每时每刻也会有血细胞在衰老和死亡。

全血的50%~60%是血浆,血浆中90%~92%是水分;40%~50%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红细胞最多且周期寿命最长,约为120天,白细胞的平均生命期约为7-14天,血小板的平均生命期约为9-11天 [2]。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献血后,血液中的不同成分恢复的时间也不一样。

献血后,血管周围的液体会立即进入血管内,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在1~2小时内就可以得到补充;

白细胞可以在48小时左右恢复;

血小板在48-72小时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红细胞一般需要3-4个月左右时间可以完全恢复到献血前水平[2][6]。

Part3如果有这些情况,不建议献血

尽管献血不会损害健康,而且可能有一些好处,但还些人不适合献血。具体包括:

未成年人、老年人。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献血。如果既往献血没有献血反应,身体健康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重太轻的成年人。想要献血的话,男性体重需≥50公斤,女性体重需≥45公斤(注意是“公斤”),体重如果低于这个数,是不可以献血的。

如果你有下列情况之一,也不建议近期献血:

感冒痊愈未满一周;

女性月经前后3天;

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

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

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1周;

半月内施行过拔牙或其他小手术;

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1月;

肺炎病愈未满3个月;

皮肤有创面感染。

part4献血前后,要注意这些事

献血前:

1.一定要吃饭!千万不能空腹献血。

2.献血前及献血当天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能大吃大喝,更不能抽烟酗酒。

3.献血前几天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别熬夜。

4.献血前记得带好自己的个人身份证件。既往献过血的小伙伴记得带上献血证,领证盖章的快乐马上就拥有!

14年献血110斤,身体吃得消吗?关于献血的疑问今天一次讲清楚

献血后:

1. 献血后可以多喝水补充水分,但是没必要胡吃海塞一顿大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和含铁丰富的食物[7]就很OK。

2. 献血后1小时,就别提重物啦!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3. 献血后,如果采血的针眼附近出现了青紫的情况,也不用惊慌,这是正常现象,可以试试局部冷敷。采血处24小时内也不要沾水,洗澡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或者贴上防水创可贴洗澡。

Part5多次献血,注意间隔足够时间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

1. 献全血两次,至少间隔6个月及以上;

2. 捐献机采血小板两次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周,总捐献数≤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3. 捐献机采血小板后,再想捐全血,需要至少间隔4周;

4. 捐献全血后,再想捐机采血小板,要至少间隔3个月。

Part6无偿献血,有偿用血,是为了更好地用血

有人问:为什么献血无偿,用血却需要花钱?

献血前,采血者会对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符合献血条件即可捐献。

但血液从采血点到临床使用,还需要经过工作人员的重重检测和审核,加上途中各部门的运输、储存,这些都需要费用维持运转。

另外,国家已在全国范围开展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省内用血费用医疗机构直接减免工作,无偿献血后,其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或者配偶的父母可以免费或优先享用临床用血[8][9]。

我国各省/市有不同的无偿献血优惠政策,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

图片来源:网络

血液,是温热的;

爱心,是相通的。

献血,可以治病救人。

无偿献血,利己利人。

参考文献:

[1] 九江“献血达人”一生献血55500毫升,即将60岁的他献完这次就“退休”了http://xw.jjxw.cn/jjsh/202110/t20211022_5276181.html

[2] 王庭槐 等. 生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Van Remoortel H, De Buck E, Compernolle V, Deldicque L, Vandekerckhove P. The effect of a standard whole blood donation on oxygen uptake and exercise capac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nsfusion. 2017 Feb;57(2):451-462.

[4] Valério de Arruda M, Cruz Silva A, Fernandes Galduróz JC, Ferreira Galduróz R. Standardization for obtaining blood visco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Haematol. 2021 May;106(5):597-605.

[5] Ceyhun G, Birdal O. Relationship between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Lesion Severit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t J Angiol. 2021 Jun;30(2):117-121.

[6] Kaptoge S, Di Angelantonio E, Moore C, Walker M, Armitage J, Ouwehand WH, Roberts DJ, Danesh J, Thompson SG; INTERVAL Trial Group. Longer-term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whole blood donation (INTERVAL): extension study of a randomised trial of 20 757 blood donors. Lancet Haematol. 2019 Oct;6(10):e510-e520.

[7] Kiss JE, Brambilla D, Glynn SA, Mast AE, Spencer BR, Stone M, Kleinman SH, Cable RG;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 Recipient Epidemiology and Donor Evaluation Study–III (REDS-III). Oral iron supplementation after blood don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5 Feb 10;313(6):575-83.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的通知_其他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1/15/content_5452406.htm

[9] 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 (nhc.gov.cn)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8/201911/cc212a05d77e48a3861fea7cc970bcd9.shtml

注: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及《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