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钾肥涨价雷声大雨点小?或许架不住雷声隆隆

作者:金农网化肥粮油畜牧通

短短几天,2022年年初的钾肥市场还真是精彩!先涨,然后被质疑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又出现新情况……首先,本身大部分的市场预期就是看涨,笔者也是(有兴趣的可以回看一下12月初写的《钾肥短中长期走势初探》和元旦假期发的《2022钾肥市场初判》);其次,12月份价格的回落跟年底因素等临时利空息息相关;第三,尿素、磷铵价格同期也呈现涨势;第四,国储钾肥是否继续竞拍投放还不确定;最后,被干预的盐湖公司价格突然大幅追涨300元/吨。于是,元旦归来后氯化钾价格迅速上涨,幅度达到50-100元/吨,个别喊价还要更高。

  但是,一方面下游行情不佳,硫酸钾、硝酸钾以及复合肥等行情都不理想,开工率不高,而且部分厂家前期有所储备,刚需暂时有限;一方面大合同仍无确定消息,毕竟这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却又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市场关于大合同(要)签了的传闻却越来越多(有人说已经签了,有人说马上要签了,几乎所有传闻都指向550美元/吨左右,咱也不知道真的是无风不起浪,还是仅仅是误传、甚至谣传);一方面盐湖公司涨价的同时增加了货物投放量,这几天货源还是紧张,但过不了几天又有新的一批货源了,其市场流通价格虽涨但多只是回到前期的高端,并未有明显突破;一方面短暂的悸动和迷茫过后市场渐渐冷静了下来,对于整体原料肥春节前难有大涨的预期逐渐兴起。所以,大家慢慢发现,原来大部分的涨价只是喊的高,而实际成交价格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硫酸钾市场也只有部分报价跟涨,大部分暂时维稳。

  到底大合同是不是要签了,价格还不算太高?到底国储竞拍投放会不会继续,低价货源有没有了?到底立陶宛能不能让白俄罗斯钾肥继续过境,或者白俄罗斯是否有能力找到新的高效的出口路径?到底中化、中农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销售,盐湖公司会不会又被罚?到底看涨看跌,该不该拿货……?就在市场瞬息万变,大家纠结万分的时候,上面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是市场又传出新的消息:罗钾因库存有限,结合市场变化,将取消阶段性优惠政策。这,又是什么情况?

  看似两大国产钾龙头的操作有点违逆保供稳价大局呀!目前看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就是:首先,市场就是市场,企业就是企业,按照当前市场环境,两位涨价没毛病;其次,被干预的主要是工厂,中间环节被干预的却有限,导致下游没得到实惠,上游的积极性又受打击,这样的保供稳价存在隐患;第三,保供稳价是一件事、两方面,其中保供显然更为重要,前面取得了稳价的阶段性成果,虽然下游认为依然不低、风险还大,但其实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太过硬性压低或许会起到反效果,而不管咋说,事实就是冬储至今依然启动不佳,下游看似岿然不动但实际已是嗷嗷待哺,再考虑到疫情、气候、春节等诸多因素,再放之、任之春季用肥恐怕会出大问题,这对粮食安全影响重大,所以需要适当的刺激好让冬储启动。

  盐湖涨不少,但毕竟是补涨,市场终端价格并未大变,而且放货量增加了;罗钾取消优惠,但主要涉及与代理前期订单的结算问题,而且据了解此间的种种价格都在市场正常价格区间之内。氯化钾涨价,是市场本身存在涨价空间,龙头的调整只能说是恰到好处地刺激了下游观望的神经。与此同时,这与氮、磷肥方面的临时增储、适当出口等举措相配合,既提高了供货者的积极性,又刺激了下游的需求启动,在化肥保供稳价本应进入到保供环节而迟迟不见进展的困境下,这或许正是上头的良苦用心罢。

  开头说了,春季市场的钾肥本就是看涨的预期,现在看似上头的重心和策略也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那么下游市场的确也该放下低价的执念,好好想一想是否会缺货的问题了。当前国内的肥价在国际市场处在绝对的低端,按照市场库存情况对比来看工厂也并无大的压力,所以冬储的风险是比较小的。其实笔者很早前就提出了稳价向保供转移的问题,不断建议下游针对氯化钾要适当储备。实话实说,现在的价格再拿,从利润空间来看那意思也许已经不太大了,但没办法,就算不涨了该缺货也还是会缺货,所以缺原料的人还是抓紧上车吧。

  只是,切忌过度炒涨。一来大合同本身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是基于国际肥价瓶颈和长期供需形势的担忧,二来保供稳价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完全放弃稳价搞保供,政策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化肥网 作者阿杜/审稿车艳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