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1938年8月,延安来了位年轻女子,容貌秀丽又端庄,但脸上的神情却很是急切。她称是从湖南长沙来,到这是为了寻找许光达将军,开口第一句话却是:“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此时,许光达正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一职,为人正直又极富才华,颇得女战士们的青睐。但他并不在意这些,长久以来身边都没有伴侣,就连有热心的同志想要为他介绍对象,他也总是直接拒绝了。

所以,对于这位年轻女子的问话大家并不感到诧异,看她这么年轻漂亮,负责接待的八路军干部以为也是许光达的爱慕者,便没有多加理会。但让这位八路军干部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突然眼含泪水,说:“我只是想见见我的丈夫许光达,想知道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众人顿时大惊失色,从来没听说过许光达结过婚啊,怎么凭空冒出一位妻子来?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位年轻女人并没有说谎,她正是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图|邹靖华与丈夫许光达

战争年代,时局动荡,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可以长相厮守,他们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相见,革命战士许光达夫妇就是如此。“为大家,舍小家”是许光达作为革命人士的自觉,邹靖华与许光达结婚10年,也分别了10年。

长久以来的分离让邹靖华十分担忧,她不知道丈夫许光达在外是否安好。更重要的是,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失去消息的丈夫会不会爱上了别人?会不会重建了新的家庭?这一切都是未知,这让邹靖华心中很不安。

那他们二人是如何结识的?又是怎样奇妙的缘分,让二人结为夫妻?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出生于湖南长沙,家徒四壁,十分贫困。贫穷岁月里吃饱穿暖才是要紧的事,读书想都不敢想,况且许家一共七个孩子,靠父亲一个人赚钱哪能够支撑一个家呢?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许光达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割草、放牛。可即使如此,许光达内心想上学的想法从未放弃。当时,在许光达家不远处设有一个学堂,邹希鲁是里面的任课老师,他是附近有名的教书先生,就连毛泽东也曾是他的学生。

邹先生博学强记、因材施教,他讲的课生动有趣,深得学生们的喜爱。那时候,许光达经常去听邹先生讲课,但因为没有钱交学费,许光达只好偷偷躲在教室外面听课。一来二去,邹先生发现了这位偷听的学生,但并没有驱赶他离开。

不过也没有立即叫他进来,邹希鲁想考验一下这孩子,考验他热爱学习的决心。果然,许光达没有辜负邹希鲁的期待,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闲暇时间许光达就会来听课。

有一次,许光达听课太入迷,站在窗边好长一段时间,因没吃早饭,犯低血糖,听着听着便晕倒了。下课时,许光达被发现倒在了地上,先生吓得连忙出来,将许光达扶到家中。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遇到一个这么热爱读书的孩子不容易,于是邹希鲁特许许光达免费来学堂听讲,他非常开心,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教室。本来课程落后别人一大截的许光达,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孩子。看到许光达的努力获得了回报,邹先生心里说不出来的欣慰。

邹先生对许光达倾囊相授,同时也传授了他有关革命事业的知识,在许光达心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许光达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放学后总是留在邹先生家帮忙,挑水、砍柴、做饭,统统都不在话下。也正因如此,许光达与邹先生的女儿邹靖华成了好友,闲暇时总是在一起玩耍,许光达像哥哥对待妹妹一样,对邹靖华呵护备至。

邹靖华也打心眼里喜欢他,长时间的朝夕相处让两人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学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光达于1921年进入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在这里,许光达学到了很多新事物、新思想,也见识到了更为宽广的世界,成长极为迅速。

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险境,怀着一腔爱国热血的许光达,决定投身革命的想法愈发强烈。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邹希鲁决定将自己疼爱的女儿邹靖华,嫁给自己最看好的学生许光达,希望许光达能够照顾好女儿。

能够成为恩师的女婿是莫大的荣幸,更何况他本身就对邹靖华有好感,自然也是愿意的。1922年,在双方父母的一手包办下,14岁的许光达和11岁的邹靖华,简单举办了定亲仪式。

在学校里,天资聪颖的许光达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有了更深远的理想。1925年,许光达成功加入共产党,有着光明的前程。1927年7月,许光达加入国民革命军。

同年8月2日,许光达奉命从九江赶往南昌,想要参加“南昌起义”。但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等许光达的部队到达南昌时,起义军主力部队早已撤退,起义也宣告结束。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不久之后,许光达担任第11军11连连长。但日子过得并不顺遂,在行军作战中时常受伤,甚至有一段时间消息全无。 时间飞逝,1928年初,许光达前往安徽,在国民党军中秘密从事兵运工作。后来由于他共产党身份暴露,无奈只能回到长沙。

革命工作接连受挫的许光达实在高兴不起来,但许光达父母这边却是另一幅景象,紧锣密鼓地和邹希鲁商量起,许光达和邹靖华的结婚事宜。9月28日,许光达同邹靖华完婚。当时邹靖华17岁,许光达20岁。这是他们一生中的黄金年龄。

新婚之夜,许光达深情地拉着妻子的手,无比深情地说道:“桃妹子,能够让你成为我的妻子,是我的福气。但我作为一名军人,随时都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也不能时时陪伴在你身边,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邹靖华坚定地看着许光达说:“我愿意的……”什么都不必再说,想来这一刻的温情,足以支撑起未来十年的分离。随后,两人过上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但没想到短短10天后许光达竟遭到了当地军阀何键的通缉,原来许光达在暗中从事兵运工作被人察觉,身份也不慎暴露。

为了家人的安全着想,他只能先行离开。依依惜别之时,许光达嘱咐妻子:“我要继续革命,如今便要分别了,是我对不住你,三年为期,如若没我的消息,你就不必再等。”邹靖华眼含热泪,说:“你去革命,我支持你,多久我都会等你回来!”如此深情厚谊,实在令人感叹。

也许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包办婚姻中似乎都夹杂着勉强、封建和无可奈何。包办婚姻中的二人也不会交付真心,更不必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但许光达与邹靖华偏偏就是例外,青梅竹马的感情经过时间的沉淀发酵,如美酒一般更加醇厚迷人,历久弥坚。

再说许光达这边。1932年1月,许光达在湖北应城战斗中身负重伤,一颗子弹击中他心脏附近几厘米的位置,情况万分危急。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可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不具备正规的医疗工具,医生只好用铁匠铺的刀子,给许光达做了这个极为危险的手术。然而过程也并不顺利,划开胸膛后医生发现子弹离心脏太近,而且位置很深,不能贸然取出,无奈又重新缝上伤口。

整个过程中没有麻醉,许光达只能一声不吭咬牙忍着,脸都憋得通红。这次重伤以及手术,无疑都让许光达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子弹还没有取出,许光达时刻有性命之忧,情急之下许光达被送往上海治疗。

但由于敌特活动,当时许光达所在的那家医院,负责治伤的红军指挥官被敌人杀害了。所以,许光达不得不再次转移,前往苏联疗伤。养病那段时间,许光达时常想起远在湖南的妻子邹靖华。旷别已久,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于是,许光达给老家寄去了一封信。

从父亲的回信中得知,妻子还在等着他,这么多年都没有另寻他人的打算,一直尽心照顾家人,但现在境况很不好。原来丈夫下落不明,又查无音讯,邹靖华只好先回娘家,可她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另娶,后妈对她极为苛刻,父亲也无法时时护着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邹靖华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加上又无人庇护。国民党政府时常派人去她家骚扰,闹得不得安宁,没有活计,生活也难以为继。为了谋生,邹靖华在当地找了一家袜子厂上班,厂子里熬夜加班是常事,工资却少得可怜。

生活过得很艰难,邹靖华为了丈夫的命运和家里的生计而殚心竭虑,忧思过重,有一次因体力不济倒在了织布机旁。孤苦无依的女人,改嫁是唯一的出路,但她却坚决不肯。邹靖华相信许光达会回来,自己说了要等他,就会一直等着他!

“一处离别,两地相思”,当邹靖华苦苦等待丈夫归家时,许光达也非常想念妻子。数年来,许光达总是孤身一人,加上他又年轻,大家哪里会想到他已经结婚了,都还以为许光达是个单身汉呢!

即使,许光达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有妻子,但大家都不相信,认为这只是他逃避相亲的借口。就这样,高大英俊的许光达经常被人介绍对象,有了解实情的好友也会帮他张罗,毕竟在战争年代聚少离多的夫妻,因没有音讯或下落不明而重组家庭的大有人在,这不算什么稀罕事儿!可许光达从来都是拒绝的,他知道自己深爱着妻子邹靖华。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图|许光达和邹靖华夫妇

得知妻子和家人的消息后,许光达很是担忧。远在苏联疗伤的他束手无策,只好给妻子写去一封又一封信进行劝慰。并且怕邹靖华看不懂俄语,还特地随信寄回去10个写好地址的信封,这样妻子回信时就不必为此烦恼了。

收到丈夫的信,邹靖华欣喜若狂。有了爱人的消息,生活好像又重新充满了希望,她按照地址寄去了许多信件。然而不幸的是,这10封信都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截获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联系又断了。

许光达实在担心妻子和家人,迫不及待想回湖南老家,曾提出过回国的请求,但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直到1937年11月,事情出现了转机,在王稼祥等人的安排下许光达前往延安,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等要职。而在这中间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有一次,邹靖华无意中看到在一份国民党的报纸上,其中一个杀害共产党人的名单中,赫然有着许光达的名字。她又想到给许光达寄的10封信都石沉大海,十分恐慌,难道丈夫真出了什么意外?她伤心欲绝,仿佛天都塌了下来。

多年来,她就靠着等待丈夫回家这一信念,顽强地活在这乱世之中。如今,这唯一的信念也崩塌了,她再没有活着的理由了,于是她到郊外准备上吊自杀。当她把绳子套上脖子的那一刻,父亲及时赶来,将邹靖华救了下来。

死很简单,活着才是难事。二十多岁的邹靖华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势必要寻一条出路!父亲不忍看着女儿日益消沉,便鼓励她发奋读书,天资聪颖的邹靖华在短时间内就考上了师范学校,并走上了革命道路,她还不知道的是,有一个机会正在不远处等着她……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图|徐特立

1938年,父亲邹希鲁的好朋友徐特立来了长沙,在当地八路军办事处任职。他去探访邹希鲁时,无意中得知了邹靖华和许光达的关系和遭遇,诧异之余,徐特立帮邹靖华争取到去往延安学习的机会。

在那里,也许可以找到她日思夜想的丈夫许光达,如果两人得以重逢,也算是一桩美事。对于徐特立的帮助,邹靖华十分感动,安置好公婆,她就和许光达的妹妹许启亮踏上了前往延安之路,二人结伴而行倒也走得轻快。

二人到达西安后,邹靖华遇到了曾经的同窗,她现在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任职。其父亲林伯渠知道许光达在延安,但他不确定许光达有没有重组家庭,他怕到时候空欢喜一场,也怕给部队带来不好的影响。

于是,林伯渠先悄悄给许光达发去一封电报,告知邹靖华二人要去延安的消息,问他作何打算。接到电报后,许光达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然而,邹靖华这边实在等不及了,没等许光达发来电报,便和许启亮离开西安,直奔延安而去。

那段时间,一向沉着冷静的许光达变得焦躁不安,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也不知道向谁倾诉,只知道往延安大旅舍跑,一天跑上个好几遍。

大家都知道他在等妻子。那天,穿过重重人群的许光达,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邹靖华,十年并没有让两人生疏。许光达大喊了一声:“桃妹子——”邹靖华一路跑了过来,两人相拥而泣,泪水打湿了肩头,见这一面可太不容易了!

1928年,许光达新婚10天离家10年,桃妹子问道:许将军现在结婚没?

图|许光达、邹靖华夫妇和他们的儿子

1928年两人就已结婚,分离十年间不清楚对方的安危和生死,只能靠着强大的信念熬到了今天,可想而知有多么不容易。许光达发誓再也不和邹靖华分开,他深知妻子为了自己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她以后受委屈。

在这之后,夫妻俩在延安度过了一段美满的日子。期间,邹靖华为许光达生下了一个儿子,本以为日子会一直幸福安稳下去,然而“世间好物不坚固,彩虹易碎琉璃脆”。

许光达于1969年6月3日逝世,享年61岁。当时,邹靖华痛哭流涕,大家都怕她承受不了这个打击,纷纷跑过来安慰她。可邹靖华却硬挺挺地从悲伤中站起来了,她知道自己要将儿子照顾好,这是她作为母亲的使命,也是许光达留给她最后的任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