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们接力抢救的样子,真美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近日,一名乘客在K232次列车上突然昏厥,7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下称“肇庆医专”)学生紧急控场,组成临时医疗队接力心肺复苏。这一好人好事被全网多家媒体报道,各地网友纷纷为这几位年轻人点赞。

这7名学生分别是黄华钦、侯江南、潘兴铭、陈春颖 、郑幼辉、黄毅韬、陈敏宜,是肇庆医专护理、临床、康复、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学生,现在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茂名中医院、高州人民医院等医院实习。

当时情况有多危急?南方+记者采访到“临时医疗队”的学生,听听他们是如何施救的。

遇到险情,紧急控场

南方+记者:当时车厢内的情况如何?

黄华钦:当天,我们在茂名实习的几个同学相约乘坐列车返校参加招聘会,大家都坐在5号车厢。

事发时,我正在看着招聘信息,突然听到列车传来广播,播报乘务员发现一名男乘客在4号车厢厕所晕厥了,需要紧急寻人施救。

“我是学医的!”我当时也没多想,只想着救人要紧,就往厕所赶去。

南方+记者:见到病患以后,你们是怎样做的?

黄华钦:赶到现场后,我看到一位50岁左右的男乘客正处于昏迷状态,就协助工作人员将乘客抬出厕所,并检查他的身体情况。当时,病人已无法自主呼吸,颈动脉、腿动脉均无搏动,失去了基本生命体征。

病人情况危急,我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边抢救边大声呼喊护理等专业的同学们来帮忙。我们组成了临时救援小分队,各司其职抢救病人。

潘兴铭:到达事发现场时,看到许多人都围着,我便大声呼喊:车窗要打开,空气要流通,列车上不要太多人拥挤。

两三分钟后,一个急救箱传递过来,我们迅速打开急救箱寻找工具检查患者心肺的血压是否异常。

我在学校学过了相关知识,在实习时也实操过两次。现场非常紧急,脑子里一直在回想要如何做,持续观察生命体征和进行下一步抢救。

你们接力抢救的样子,真美

一名乘客在火车上突然昏厥后,数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下称“肇庆医专”)学生紧急控场,组成临时医疗队接力心肺复苏。

“你累了就换我上”

南方+记者:在施救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配合分工的,当时想的是什么?

黄华钦:我是针灸推拿相关专业的学生,会随身带着医用毫针。当时,我与护理系的同学接力后,便拿出毫针为病人施针,刺激他恢复意识。

在学校,我们都上过不少临床课程,而且实训经历比较丰富。以我为例,现阶段我在茂名市中医院实习,也有过一定的抢救经历,所以这次我始终保持冷静。其他同学也一样,大家配合默契,严格按照急救流程施救。

当时我们只想着救人,轮流为病人做心肺复苏抢救,你累了就换我上。虽说病人仍无生命体征,但救人是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我们没有一个人放弃,都拼尽全力抢救。大家持续抢救30多分钟,列车紧急靠站,我们和乘务员把病人护送下车,交到当地医院急救队手上,绷紧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但仍旧为患者的病情担忧。接下来的旅途里,大家一起对刚才的施救复盘,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位了,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了。

陈春颖:在学校模拟练习时会很淡定,这次是第一次在没有老师带的情况下施救,有些紧张。但救人是我们医学生的天职,还是尽自己的能力和所学施以援手。

按压过程中,持续关注瞳孔和脉搏的情况,观察看口腔的情况,防止他咬舌头。由于事发突然,便没有考虑太多,病人情况危急,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你们接力抢救的样子,真美

临时医疗队施救现场。

南方+记者: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求学阶段,学到了什么?

黄华钦:上学第一天,我们就学习了校训“大医精诚、知行合一”的内涵。

在课堂上,老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也乐于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行医的故事,要求我们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医生就是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

潘兴铭:学校的校训——大医精诚、知行合一始终引导者我们。学校平时就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严抓学生的成绩和实践,同时看到过师姐在公交车上跪地救人的报道很受感染。

陈春颖:学校每周都会开设急救课,课程持续一个学期。在课堂上,老师会用专门的模型教授胸部按压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当前,这几位同学们都回到了医院继续实习。“列车救援只是我众多救援经历中的其中一次,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还会冲在前头。”黄华钦告诉记者,新的一年里他打算继续学习考证,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医生,在医疗一线服务更多的人。

【南方+记者】施亮 梁洁

【通讯员】段文彪

【作者】 施亮;梁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