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现代人看来,儿子多了压力大,但古人可不这么认为,古代非常家庭观念,把延续香火作为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儿子的话,不仅有可能会被别人嘲笑,还对不起列祖列宗,这就是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且不讨论这种观念是否正确,毕竟时代不同,无法根据现代思想评判古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古人确实希望留下更多子嗣。

帝王之家不必多言,皇帝娶那么多妃嫔,自然想延续皇室血统,况且古代医疗水平欠发达,皇子夭折的几率比较大,多生几个相对保险,万一没人继承皇位,那就太尴尬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除了延续香火,养儿防老也是非常重要,认为女儿出嫁之后,如同泼出去的水,假如没有儿子,老了就比较凄凉,连送终的人都没有。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宋徽宗赵佶,一生共有将近八十个孩子,光皇子就三十几个,单凭这个数据,足以秒杀绝大多数皇帝,唯有清代的康熙能与他比肩。由于古代允许三妻四妾,一些大臣所生的儿子数量,未必比帝王少,比如春秋时期的田常,竟然有70多个儿子,简直令人不敢相信。田常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了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为何这样说呢?

田常,出身于齐国贵族之家,父亲田乞担任国相,并成为掌控朝政的权臣。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田常比他父亲的野心还大,在田乞死后,田常继承了他的一切,包括爵位和封地,从而成了田氏家族第八代掌门人。田常城府很深,先挑唆鲍息与齐悼公的关系,劝他弑杀齐悼公。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鲍息没看出田常的诡计,真的把齐悼公杀了,改立太子吕壬为国君,史称“齐简公”。田常做事手段狠毒,但凡与他不和的大臣,都未能躲过被杀的结局,包括鲍息、晏婴等人。公元前481年,胆大妄为的田常,把齐简公也干掉了,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即齐平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齐平公有名无实,田常独揽齐国大权。田常的所作所为,可谓世人皆知,孔子实在看不下去,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田常。《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然而,鲁哀公拒绝孔子的请求,并反问道:“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当时的齐国,可以说是田常的天下,他的封地面积太大,占据齐国过半城池,齐平公都比不上他,不是国君却胜似国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田常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的封地那么大,没有精力管理,必须让值得信任的人前往各城池。人心隔肚皮,田常不相信外人,甚至连家族兄弟也信不过,认为只有儿子才让他放心。

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发现根本不可能,因为田常的儿子不多,但他拥有几十座城池,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田常绞尽脑汁思考对策,终于想到一个自认为相当完美的主意,他激动到不行,感叹自己真是个人才,都不敢照镜子,怕爱上自己。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田常到底想到的是哪种方法,在史书中不难找到答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写道:“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

大概意思是说,田常在很短时间内,把妻妾人数扩充到几百人,而且他挑选的妻妾的标准较高,颜值必须过关,更重要的是,身高要达到七尺以上,可见他比较注重后代的基因。之后,田常做出一个惊人举动,安排宾客任意进出妻妾的房间,既然有如此好事,宾客们当然不会拒绝,不遗余力帮助田常。

齐国一大臣为了多生儿子,使用一种特殊方法,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田常使用的这种方法,简直让人三观尽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常人都接受不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脑袋进水了。等到田常临死前,细数一下儿子的数量,竟然有七十多个,只是谁也不清楚,其中有几个是他的亲儿子,或许在田常看来,这根本不重要。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