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革命先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精神丰碑。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那些为我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辈们!

傅国光(1916年3月-1943年秋)河北省盐山县百尺杆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学回乡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盐山县抗日政府文教科长、冀鲁边总动委会宣传部长、文救总会出版部部长、《烽火》报社社长兼总编、《冀鲁日报》社长等职。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他勤奋学习,努力加强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在恶劣的环境中,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日记。他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为冀鲁边抗日斗争的宣传、教育做出了贡献。1943年秋,他住在庆云县小魏村。一天拂晓,敌人的扫荡队突然包围了村子。他来不及转移,被抓到李营村。敌人把他绑在一棵大树上,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童世明(1912―1943年)河南商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后随军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新四军工作。1941年,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1943年3月16日,三师主力反击日军的大"扫荡",所率二十二团于连东县黄营歼日军100余人。18日,日伪军600余人沿旧黄河堤寻找新四作军战。19日上午,指挥所部在阜宁单家港与日军交战,毙敌340余人。当日下午,见敌人大部队援军已到,随即果断下令撤出战斗。在指挥部队撤退时,头部中弹牺牲。时年31岁。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曾海庭(1914―1943),江西瑞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随军长征到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在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二团任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后调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骑兵团政委。平常战斗中,总以一支短枪和一把马刀,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加之善于做思想工作,故深得干部战士爱戴。1943年5月,骑兵团在河北省唐县白华山与日伪军激战,率队勇猛冲杀,壮烈牺牲。时年29岁。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马吟南(1912年-1944年10月),又名马宗周,字承武,化名崔林、李杉,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马店子村。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任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1944年10月17日,冀热边特委机关在丰润县杨家铺遭日军独立第八旅团3000余人的奔袭合击。在战斗中,为了使数百名同志得以突围,马吟南和特委领导一起指挥突围战,掩护同志们转移。战斗中,马吟南身负重伤,仍顽强坚持战斗,但终因伤势过重,未能突出重围,壮烈殉国,时年33岁。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王克寇(1915.12.1-1944.05.26),原名王汝廉,后名王禄清,王汝清,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今属禹城市)人。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冬,任中共山东禹城县委书记。1938年,任冀鲁边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改任鲁南三大队政委。1939年,中共鲁西区委成立鲁西区特务第三大队,任政委。1941年春,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基干团,任团政委。1943年春,基干团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一分区第二团,任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1944年5月,率部攻打东阿县牛角店据点,久攻不下。后发现敌据点前有一眼水井,即下令封锁水源,迫敌弃据点逃窜。在率部追击逃敌的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

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五)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希望大家不要忘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和那些为我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辈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