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前言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许世友将军

2018年,许华山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她同身边的人说:

“为解放济南的烈士、特别是九纵烈士墓地敬献花圈,这是我父亲生前未了的心愿......”

许世友与二十七师

1955年,许世友到前身为华野九纵的二十七军八十师视察工作。

重新回到老部队,许世友高兴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军长和政委的陪同下,许世友走向列队欢迎他到来的八十师官兵们,正当许世友同战士们招手的时候,突然一阵鼓号声响了起来,听到这个声音,许世友扭头就往回走,军长、政委见状赶忙追上去询问怎么回事。

只听许世友怒斥道:

“搞什么东西,形式主义!”

军长赶忙解释:“按照条令规定,上将军衔以上的领导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要奏乐迎接。”

许世友冷哼一声,又说:

“我是九纵的老司令,大家又不是不认识,还搞这个形式主义的东西干什么?”

军长和政委听完后,赶忙按照许世友的要求,立即让军乐队撤离现场,直到军乐队离开,许世友这才走进二十七军八十师的营院。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许世友务实的作风深深印在了二十七军的脑海中,时至今日,二十七军依旧保持着这种务实的作风,不练空把式,也不搞任何花架子。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许世友将军与战士们在一起

1969年8月,许世友突然接到毛主席的指示,要南京军区抽调一个军到华北,当时与苏联关系紧张,以防突然袭击,许世友再三思虑过后,决定把二十七军调去。

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后,许世友立即打电话给二十七军的军长、政委,命令他们第二天一早乘军区派去的直升机到军区接受任务。

8月的江南天气闷热,凌晨时大家睡得正香,作战、机要、通信等有关人员突然接到通知,立即赶到八十师大操场乘坐直升飞机到南京接受新任务。

8月18日,二十七军接到军区下达的预先号令,20日接到军委电令,随后二十七军进驻张家口宣化地区......

而留在无锡的二十七军部队进行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21日发出收拢部队命令,仅用37个小时,就将8个团和7个营以及12个连队全部收拢完毕,23日先头部队进发,27日八十师、军委直属部队、七十九师陆续从无锡、镇江、苏州出发。

当列车经过南京时,许世友特意到车站为战士们送行,几十年来,二十七军官兵在许世友的带领下建功立业,培养了深厚感情,而这支部队也是许世友的最爱。

据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回忆:

“从火车站回到家里,父亲一个人待在屋里,关上门好长时间,这种情况在我记忆中有两次,另一次是在周总理去世时,父亲也是这么痛心。”

在二十七军还没有完全脱离南京军区时,当许世友得知北方已经进入冬季,干部战士演习训练和构筑工事都露宿在野外,就指示有关部门购买了一批单人羊毛毡子,发给全军每人一床,以防冻防潮,二十七军全体将士十分感激,也备感亲切温暖。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许世友

二十七军从苏南鱼米之乡来到塞北高原,对干燥气候十分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在南方吃惯了大米,吃不惯粗粮窝窝头。

为此,尤太忠军长打电话向许世友反应,并说:

“我们二十七军一个师在苏北农场为军区机关生产了那么多稻谷,做出了贡献,现在我们遇到困难,也不好向北京军区张口,能否支援我们一批稻谷以解决当前燃眉之急?”

当许世友得知此事后,立刻答应无偿给二十七军几十万斤稻谷,随后续出发部一并运达。

尤军长代表全军对许世友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当稻谷运到后,干部战士才得知这一情况,很多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二十七军在宣化驻防期间,有一天南京军区后勤部门负责同志突然来到宣化,军里热情接待,席间问及来者有何事需要办理时。

来人直接说是来结算稻谷经费,对此,尤军长十分不解,赶忙给许世友打去电话,并说明了原委。

许世友对此十分不高兴,立即通知那位干部赶紧返回,还说他不请示、不报告、乱弹琴。

11月,八十一师也奉命北上规建二十七军,1970年5月,二十七军留守处、家属全部北上,临行前,许世友又特意跑到驻地看望了干部战士和家属留念。

有道是“壮士非无泪,不撒离别间”,二十七军的官兵和家属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恋恋不舍地登上了列车,不断回望着这片生活了多年的土地,回望着许世友将军挥手告别的身影,仿佛这一刻永远定格在了那里,也定格在了官兵的心中。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从此,二十七军这支许世友最为信赖,也最能打硬仗的部队就离开了驻防多年的江南,脱离了南京军区建制,不再受许世友的直接领导了。

但是,许世友与二十七军官兵几十年的战斗情谊,是无法割舍的,他们的心始终紧紧连在一起,而

许世友与二十七军的战斗情谊还要追溯到二十七军的前身华野九纵......

许世友和华野九纵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在考虑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把眼睛盯住了山东,为此,毛主席先后向山东派去了罗荣恒和徐向前。

但光有帅才还不够,还需要先锋大将,这时毛主席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那个不是和尚的“许和尚”。

在当时,对于让许世友握兵权而占据一方,很多人表示不同意,但面对众人的质疑,毛主席依旧坚持己见:

“不秃不毒,还是许世友吧!”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决定下,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为胶东军区司令员,在得到毛主席的命令后,许世友很快就策马奔向山东战场。

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在胶东首次公开登台“亮相”,在胶东区党委召开的大会上,许世友发言:

“我来胶东就是来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蒋介石制造了‘皖南事变’,胶东投降派配合日军天天打我们。我们不打就没有出路,不打就不能抗战到底,我们要坚决打出去,打垮日本侵略者,打垮投降派,打出山东的新局面。”

许世友别具一格的发言,短短一席话,讲出了7个“打”字,直接使整个会场布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许世友和毛主席

许世友初到山东时,最突出的贡献并不在于歼灭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武器,而是他一到位就打破了“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让胶东部队指战员看清了自己的力量,大大增加了战胜日军的勇气和信心。

正是因为这种硬碰硬的刚猛精神,也使得许世友不仅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传奇,甚至在敌人那里也是传奇人物。

从1941年春到1945年9月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4年里许世友带领胶东子弟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成功扭转了我军在胶东的被动局面,粉碎了日军多次拉网式“扫荡”,并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兵武装、游击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大显神通。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许世友转战山东长达16年,率领胶东子弟兵打了许多漂亮仗,半个世纪后,当地老人还念叨:

“那年头哇,俺胶东先后出过24个司令,统统被一个共产党司令收拾掉了!”

而这位老人所说的共产党司令正是许世友将军,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1947年初,胶东军区所属部队奉命列入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序列,被编为第九纵队,许世友便成为了第九纵队的司令员。

在许世友与九纵并肩作战的岁月里,有许多战役是让他难以忘怀的,这其中就包括孟良崮战役中打败被称为蒋家王朝“御林军”的第七十四师和

济南战役

在孟良崮战役中,九纵起到了至关重要,无论是开始的阻击还是后面投入主攻,九纵都为消灭七十四师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对于身经百战的许世友来说,攻克济南更是他指挥的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也是他军事生涯中一篇最为得意的杰作。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1948年,在济南战役前夕,毛主席在批阅华东野战军关于济南战役作战方案时,发现并没有许世友的签名,在了解到许世友正在蓬莱艾山汤养伤时,主动致电华东局:

“此次攻济是一次重大战役,请考虑在许世友同志许可的情况下请他回来担任攻城总指挥。”

面对毛主席的再次“点将”,许世友带伤上阵,来到战场上的时候,许世友便明白这场战役只许胜不许败,而在这其中,

最让他觉得伤脑筋的事情是济南城防工事坚牢,附近抵御地带纵深长,兵力强悍,火力凶猛,部队究竟该往哪里打?

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许世友决定在攻济战役中,抓住敌人的要害部位,集中兵力和火力,以此打击敌人的“心脏”。

攻城的计划也分为攻外城和攻内城,在聂凤智带领的九纵和宋时轮带领的十纵的东西围攻下,在三天三夜的英勇作战下,成功攻破了外城。

接下来便是进攻济南之敌固守的核心部位——内城,午夜时分,攻城部队全部被阻在内城城下,一场恶战之后,敌我双方都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整个战场呈现出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沉寂。

对此,聂凤智提议连夜攻城,许世友表示十分赞同,他找来谭震林商量后,重新下达命令:

“全线再一次组织攻击,由东、西集团两面对攻,一定要把内城拿下。”

随后,许世友对各纵指挥员说:

“我们的困难大,敌人的困难比我们的更大,现在就看谁的决心硬过谁,我们要跟敌人比毅力,比顽强,比后劲,胜利往往就在最后五分钟取得。”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就这样,9月24日凌晨1时30分,攻城部队东、西线集团众炮齐轰,一时间济南城便淹没在了火海之中。

而聂凤智率领的

九纵“刀尖子”七十三团

更是率先突破内城,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济南城头

,因此,九纵七十三团也被华东野战军山东团授予了“济南第一团”的荣誉称号。

这一天,济南城获得解放,守敌11万人全部被歼灭,而

九纵也因此牺牲了1466人

许世友未了心愿

一支军队拥有悍不畏死的精神,就能在战场上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在许世友看来,九纵战士无论是在胶东战场上与日伪军作战,还是在济南战役中的勇猛冲锋,都是前仆后继、悍不畏死,而也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感情就倍显真挚。

在战场上有战士伤亡的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许世友始终把这些烈士记挂在自己的心间。

198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华东区委员要在青岛召开座谈会,许世友便决定参加这一会议。

这时的许世友已经感到自己的身体无法支撑太久,这时的他想要趁此机会前往济南为九纵烈士墓地敬献花圈。

于是,在临行前许世友特别致电当时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提出这一要求,他说:

“我最近要路过济南,想为解放济南的烈士们,特别是

九纵烈士墓地敬献花圈

,请做好必要的准备。”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挂断电话后,迟浩田便赶忙派人前去寻找九纵烈士的墓地,但是在经过多番寻找后,始终没能找到九纵烈士的墓地。

许世友到达济南后,立即通知迟浩田到列车上汇报情况,迟浩田见到许世友后,将未能找到九纵烈士墓地的情况作了汇报,许世友听到这句话有些失落地说:

“既然九纵的烈士墓尚未找到,我就不再济南下车停留了,请代我向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献上一个花圈。”

接着,许世友轻叹一声,回忆着说:

“毛主席点名让我打济南,原定打几个月,结果我们打了8天8夜就打下来了,胜利来之不易。这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我们的战友,是解放济南的英雄,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解放济南九纵牺牲了1000多人,怎么就找不到墓地呢?埋到哪里去了?继续查找。找到后转告我一声,我还要为他们敬献花圈,不然我们对不起牺牲的烈士,对他们的亲人也无法交代啊......”

许世友嘱咐完九纵烈士墓地的事情后,便乘坐列车离开了济南,迟浩田为了立即落实许世友这一指示,并找到九纵烈士的墓地,便立即给二十七军政委打去电话,将此事原原本本叙述了一遍,并请二十七军根据所存烈士资料尽快到济南寻找九纵烈士墓地。

二十七师政委得知是许世友将军的指示后,立即派三名机关干部组成寻墓小组,并立即赶往济南寻找烈士墓地。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丨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在接到指示后,寻墓小组先是前往济南市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得知九纵打济南时是从城东边进攻,而济南外城东边属于历城县,于是寻墓小组立即前往了济南城东的集中和散葬的三个陵园。

在经过寻找和询问后,他们得知在历城县烈士陵园有1100多个坟,大多是九纵烈士的,因当时无法立碑,坟头边只插上了木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木牌也早已腐烂,字迹也无法辨认。

最后,这些烈士墓地被迁往了济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园,因烈士名字和遗骸无法一一对应,所以都作为无名烈士安葬。

除此之外,寻墓小组还了解到在距孙山镇10多公里的一座荒山里,其中有46名九纵烈士被安葬于此。

虽然这个陵园长期无人管理,而且坟墓没有立碑,但是当地老百姓在每个坟头前的一块小石碑上都雕刻了烈士的姓名和职别。

寻墓小组得知后立即赶往陵园,并逐一对烈士墓地石碑拍照,将资料带回,巧合的是,九纵所属的三个师及直属部队均有烈士安葬于此,可以说这46座墓极具有代表性。

但在核对时,寻墓小组发现了令人诧异的事情,在对照二十七军烈士登记表的时候,并未找到这46名烈士的名字。

在经过调查后,他们才知道解放济南时九纵医疗队在孙村镇,这里收治的都是重伤员,很多重伤员牺牲后就安葬在了这里,因此这些烈士没有被登记在册,而是被作为失踪人员进行调查。

墓地找到后,寻墓小组与济南市政府部门商议过后,才将这46座具有特殊代表意义的烈士墓迁回英雄山烈士陵园,随后,寻墓小组又同济南市民政部门进行了沟通建造烈士纪念碑。

就这样,迟浩田对许世友作出的指示有了一个完整的交代,但是在九纵解放济南烈士迁墓工作完成、烈士纪念碑也落成后,许世友将军已经去世了,

直到去世许世友将军也未能达成亲自到现场为烈士们敬献花圈的愿望,而这也成为了许世友将军的一大遗憾。

虽然许世友将军未能前去为烈士们敬献花圈,但是许世友将军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依旧不忘那些为解放战争做出贡献的烈士们的举动,始终会被后人所铭记。

85年许世友途经济南,向迟浩田提一要求,为何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图|许世友之女许华山祭奠无名烈士

2018年10月12日,许世友将军的女儿许华山来到了革命烈士墓区,在陵园无名烈士墓碑前,她向济南战役牺牲的无名英雄敬献花圈,其间,她用手细心地擦拭着无名烈士碑,眼含热泪,嘴里喃喃道:

“父亲,我终于完成了您的遗愿。”

这句话,她不由得重复了很多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