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是那些被侵略的国家,人民遭受了无妄之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一声枪响,日本法西斯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抗战之路。而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有血性,有骨气的民族,面对亡国灭族的危机,英勇的中国人民挺身而出,无论男女老幼,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行动中。
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无疑是充满“鲜血和罪恶”的,无数学者对这段历史都有深入的研究,但其背后的辛密依然掘之不尽,小编最近就在拜读《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这本书。
咱们接着说,在千千万万的中国军人里,谢春生是普通的一员,也是不平凡的一员,他15岁参军,和老母分别71年,他的一生是无数抗战老兵的缩影。
在谢春生10岁那年,他的父亲就在战场上被日寇杀害了,母亲带着他和妹妹逃亡。这件事在年幼的谢春生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但要想成为一名抗日军人,已经失去丈夫的母亲肯定不会同意。
当时谢春生瞒着母亲,加入了国军的抗日部队中。在战场上,他目睹了侵略者更多的暴行,也收起了自己身上的稚气,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抗日士兵,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还奇迹般地幸存下来。那时的谢春生并不知道,等待他和家人的将会是怎样的别离。
在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又发生了内战,谢春生随国民党部队败退到台湾,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他和大陆的联系,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都完全没有家人的消息,不知道母亲和妹妹是死是活。
但谢春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在海峡两岸解除了隔绝的状态,重新开始通信的时候,79岁的谢春生就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由于长期的隔绝状态,申请回乡要经过复杂的审批,加上离家时年龄太小,记忆模糊,谢春生寻找母亲的过程异常艰难。
最后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他106岁的母亲竟然还活着,并且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离家参军的儿子。于是,在母亲人生的终点,这对分离71年的母子终于相见相认了。
早在汉朝就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十五岁离家参军的孩子,八十岁归乡时,家中已经没有亲人在等待了。
可谢春生八十归乡时,还能等到亲人,可见他是多么的幸运。可惜的是,在中国的战争史上,像他这般幸运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士兵要么永远留在了战场,要么回乡后成了孤身一人。
事实上,没有谢春生这样的中国军人的牺牲,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敌欺辱,堂堂正正地屹立于大国之林。因此,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先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