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古代女人地位不高,在男人心中就好像一件衣服一样,想穿就穿想丢就丢,想离婚更是简单,一纸休书就可以修掉妻子。尽管“七出”限制了男方随意休妻,只有犯了“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这7条才可以休妻。

但七出还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去考虑,为什么妻子有恶疾,就可以成为丈夫妻的理由,丈夫不能与妻子共患难吗,为什么丈夫可以凭借无子休妻,妻子却不可以凭借这条休夫?说来说去,古代女人还是因为没地位,只能被丈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清末,新式思想进入中国,给中国吹来了男女平等的春风,皇妃文绣就受到了新式思想洗礼1931年8月23日休掉了她不爱的皇帝丈夫溥仪,这件事史称”刀妃革命“。不过,残余了2000年的封建思想哪是文绣这一个两个特例能改变的,民国时期还是有很多丈夫随意休掉妻子,徐志摩因为爱上林徽因休妻,郁达夫不喜欢小脚妻子孙荃休妻,徐悲鸿出轨女学生休妻……

民国男人休妻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些人是因为妻子没文化休妻,民国将领陈诚就因为妻子吴舜莲没文化休妻。民国很多名人都有海外留学经验,肚子里都是文化,喜欢有文化的女人也是人之常情,但错就错在他们的父母,老一辈的人还是封建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懂得生孩子做家务就好,不需要会认字,就擅自做主操办包办婚姻,连哄带骗要儿子娶目不识丁的文盲妻子,最后酿成一桩桩悲剧。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爱国将领张治中也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一个文盲妻子,随着官阶越来越大,他与妻子的身份隔得越来越宽,张治中身边的人都看不下去,劝张治中修掉妻子再娶一个。那时候的达官贵人休妻如吃饭,反正也没什么人敢说,张治中完全可以效仿别人休掉原配再娶一个家世更好有文化的女人,但张治中一口回绝友人休妻的提议,到死都是原配洪希厚一个。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出生在安徽巢县贫困家庭,16岁之后就要养家糊口,经过长时间的找工作,最后在扬州找到警察的工作。1909年,张治中正在上班,他就收到了母亲让他回家结婚的来信,张治中当时只是个没钱的小警察,家里条件差还有很多弟弟要吃饭,他这样的条件不算好,有女人不嫌他穷肯嫁给他,他也就不挑剔了,收到信不久就回去结婚。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张治中的妻子洪希厚是张治中同乡,比张治中小两岁,因为家境贫寒一个字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不过她勤劳能干,有着传统女性优良的品德。张治中才结婚几天就又要去扬州工作,洪希厚一个人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还有小叔子们。

1912年,张治中父母去世,张治中赶不回来,又是洪希厚一个人料理完双亲的后事,可等后事操办完之后家里的钱也没了,洪希厚没有抛弃年仅7岁的小叔子,而是带着回娘家,自己做些女工赚钱。张治中虽然经常在外面,但对洪希厚的为人不是不知道,所以只要战事不忙他就回来看洪希厚,洪希厚做起家事来也就更有干劲。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1915年,洪希厚生下第一个女儿,之后又生了4个孩子,张治中的地位也随之上涨,到1921年他已经是将军,他把洪希厚和孩子们都接到身边团聚。洪希厚现在的生活已经比过去阔绰了不少,但她还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并教育孩子也要勤俭。

洪希厚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的思想并不贫瘠,懂得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许节约这点有点在别的高官眼里不算什么,但在张治中眼里就是闪光点,愈发得爱她经常推掉外面的应酬回家吃饭。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1924年,张治中官职又上一层,已经是上校,张治中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堂堂上校,家里的老婆是文盲太配不上他的地位,劝他再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张治中听了后想都没想就说:”那不行,洪希厚不只是我的妻子还是我孩子的母亲,如果我休掉她你让我怎么跟孩子们交代?“

洪希厚自己也意识到丈夫今时不同往日,别的上流太太都会读书写字,还能帮丈夫周旋好人际关系,自己却连重大场合都不敢上,更不用说帮张治中什么,她决定自己不能再一直没文化下去,就拿起半辈子都没碰过的纸笔,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洪希厚文化上面不如其他太太,但她很会女工,没事的时候就常做一些女工送给其他太太们。没想到洪希厚的女工小礼品受到了很多太太的喜欢,宋氏姐妹都是她的粉丝。宋氏姐妹在她们的太太圈里夸奖过洪希厚,张治中无意知道后才知道自己的太太原来这么受欢迎。

发妻目不识丁,升官后部下劝他休妻另娶,他:我怎么跟儿女交代?

民国女子固然可怜,但有的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们天生条件不能读书,但后天可以像洪希厚这样开始学习,就好比鲁迅的原配朱安,鲁迅1902年在日本读书时知道自己的妻朱安子是一个裹小脚没读过书的女人,曾给过她一次机会,让她从此放足并且学文化,那样自己也可以与她结婚,但朱安没有放足也没有学文化,鲁迅从此对朱安彻底失望,如果朱安能多接触外面,不要一直束缚在封建的枷锁里,说不定就能捍卫住自己的婚姻,何况放足和学文化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能说她自己不争,那个时代也害了她。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去世,享年79岁,洪希厚在人世多了7年,于1976年跟张治中在地下重逢,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都被人们记得,也给那些一有钱就抛妻弃子的人树了个榜样,哪怕你再有权有势,还能比得过张治中?张治中还是一样恪守婚姻,赢得无数的尊重。

继续阅读